謝謝邀請。

絨花是書面語,是合歡樹的別名。在不同地區也有不同的叫法,我們青島這邊的叫法俗稱「福蓉樹」,我們家以前果園旁邊就有一棵這樣的樹,現在每年回家都能看的到,從我上小學時指頭粗已經長到碗口粗了。

絨花這種樹在我們這裡很少,這種樹很好不招蟲,所以葉子永遠都乾乾淨淨,樹皮也乾淨,它的樹葉就像含羞草一樣,到了晚上自動閉合,白天就綻開,葉子非常非常小,是雙排羅列的,開的花不是那種大花瓣,而是像絨毛一樣的小紅花,我一直在想,絨花樹這個名字是不是就是因為花像絨毛而命名呢?


謝謝邀請。按歌詞中描寫的意境,絨花應有這樣的特點:生長在山崖上,血紅色,有香味,有絨毛,對比這些特點,這裡指的「絨花」應該是合歡,但唯一不足的是,合歡的花朵是粉紅色,而不是血紅色,這也許是作者為了表達情感而特意設計的一種升華吧。

合歡,別名夜合歡,絨花樹,馬纓花等,落葉喬木,最高可達9米,屬含羞草科。既喜光、喜溫暖,又耐寒、耐貧瘠,抗鹽鹼,還吸收二氧化硫,氯化氫等有毒氣體。廣泛分布於華東,華南,西南及河南,河北,陝西,甘肅等地。另外,日本,朝鮮半島及東南亞地區也有分布。

當然,也有人認為這裡的「絨花」還可能指的是纓絨花,木棉,杜鵑,雪絨花,紅絨球等,這些花或多或少地符合了「絨花」的持點,但我想,只要你心中有「絨花」,那麼她就是你認定的絨花。


《絨花》

每當唱著我們那個年代耳熟能詳的《絨花》,我就在想,絨花到底是什麼花?有人說是合歡花,沒錯,在華南省份、海南島和台灣,都有合歡樹,它因樹葉有含羞草的閉合功能而得名。同樣,非洲大陸也有金合歡,並且是沙漠上的主要植物。在國內見過合歡花,而非洲卻只見樹未見其花,是它的花期不同么?

正如一位條友說的,絨花絨花,一路芬芳滿山涯,合歡花在這一點上雖然很應景,但我覺得它還是缺少了那錚錚硬骨;有人說更象韶山的紅杜鵑、南國的木棉花,是英雄的滴滴鮮血染紅了它。是啊,《芳華》所描述的那場戰爭,我們有許多戰友長眠在木棉花下,他們將自己的青春和熱血,全部獻給了祖國。

我似乎有了答案,絨花既是美麗之花,也是英雄之花,它是中華兒女用青春吐出的芳華、用熱血綻放的光華。

花里有我、有你、有她,它是青春的記憶,它是成長的腳印,它是永久的芳華!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