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決定從國內轉到美國讀本科的學生內心都有一本書,書中的他們有一種不甘,有一種不服,想要改變,想要自我挑戰,卻因為不被大環境認可而質疑自己的決定。究竟多少人能夠在美本轉學這條道路上成功?

從近幾年的真實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轉學去美國讀本科已經成為一種趨勢。這些真實的案例都一一向我們證實:美本轉學這條路是個改變命運的好機會,如果你有這樣的決心,請現在邁出腳步!

思想準備

首先,美國轉學需要具有背水一戰的心態。對於轉學而言,最佳的申請時間是大一準備,大二申請。如果你大二下或者是大三上才做出轉學決定,就意味著你可能要比別人多花半年至一年的時間拿到美國的本科學位,通常美國大學要求所有的轉學生必須讀滿兩年才能拿到學位。而且國內本科的普遍狀態,大一大二期間,學習氛圍相對鬆散。在這種環境下,能夠在別人逛街玩耍的時候,自己苦逼地全力以赴準備轉學申請,是需要足夠的決心和毅力,才能夠支撐的。

其次,在決定放棄國內學歷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轉學的動機和轉學需要付出的努力,因為前期的努力決定著你的最終申請結果。試想一下,如果折騰一番,最後還沒有獲得理想大學的錄取,只夠得上心目中保底學校的錄取,這樣的轉學申請,有多大的意義呢?

同時,經濟成本也是繞不開的思想準備。很多學生明明非常嚮往美國本科的學術自由和個人發展空間,但受限於家庭經濟能力,只能退而求其次,在研究生階段才能出國。這是一個很客觀的事實。如果必須要有足夠的獎學金,才能順利轉學,那麼所能申請的學校將十分有限。即使拿到了錄取,也未必能夠覆蓋你所有的經濟需求。因此在轉學之前,你需要客觀衡量家庭的經濟情況,再決定自己出國留學的時機。

因此在申請轉學之前,建議大家問自己4個問題:

◆我為什麼轉學?

◆我想通過轉學獲得什麼?

◆轉學需要我付出的機會成本有多大?

◆我畢業後的職業規劃和學習計劃是怎樣的?

想好了這些問題,你就會更加清楚自己的需求,明白如何來規劃你的轉學申請,才有可能全力為這件事奔跑。

明確了轉學的目標之後,接下來就該提早規劃,早做準備了。

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在提交轉學申請之前,需要理清5個任務:

◆轉什麼專業

◆轉哪些學校

◆學校對學分總數和先修課的要求

學校的標化考試要求

◆如何制定申請時間規劃

下面我們逐個分析:

1、專業定位

專業定位是申請轉學流程中最先要解決的問題。因為相對於申請綜合大學的新生來說,轉學生的專業選擇對錄取概率的影響要大得多。而且只有選定了專業方向,才能夠更加高效準備自己的申請。

先說熱門專業競爭激烈的問題,例如申工程學的學生,他們面對的競爭和挑戰通常比申請基礎學科的學生更大,內部Transfer到這些學科的學生也會是我們的競爭對手尤其如果這所學校以理工科見長,其對這類專業的轉學生的錄取門檻會更高一些。你的成績必須要高於這個學校轉專業的平均分數線才可能有優勢,例如校方的要求是GPA3.5,IBT100,錄取平均SAT是1400+。那麼你就得達到GPA3.6+,IBT105+,SAT在1500+,才更有把握進入到目標專業。

再說同專業轉學和跨專業轉學,相比換專業申請,同專業轉學的學生成功率更大,折損的學分也較少。因為課程大方向一致,即使在國內沒有機會修到美國大學GE要求的學分和課程也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而跨專業轉學的學生,即使已經修滿大學前兩年的學分,入學後也可能因為要彌補高階專業課所需的先決基礎課程,而延長本科畢業的時間。再者,對於跨專業申請轉學,有些學校會對某些專業的轉學生,有先修課的要求。如果先修課不足,也會影響轉學成功的概率,甚至有可能被學校調劑到其它專業的錄取。

當然,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我們的本科轉學案例經驗來看,不少轉學生的主要申請動機,就是要換專業。可以說,換專業轉學是非常普遍的。只需要前期明確好自己的目標,針對性做好準備,比如及時補修相關基礎課程等,就能夠如願取得理想的錄取結果。

2、選校定校排名是大家在選校時都能夠想到的一個參考因素。這個無可厚非,排名高低當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大家區分不同學校的總體學術水平差異性。但我們需要謹慎的是,避免落入唯排名論的誤區。這所學校是不是真的適合你,能不能最大限度滿足你的學業需求,你在這種校園文化里能不能很好地適應並融入,學校的氣候環境你是不是能夠承受,你能不能在這所學校里得到學術之外的其它與你的個人特長及興趣點相吻合的優秀資源,等等,都應該是選校時需要考慮的因素。畢竟,本科轉學的最根本核心因素,還是希望得到更優質的教育資源,從而更大限度上全面提升自我。因此轉學申請中的選校,與本科新生申請一樣,需要關注match程度。

3、學分限制及先修課要求

雖然大概率上來看,junior transfer(即轉學成功後入讀大三)是最常見的,但有些學校的特殊專業,可能只接受sophomore transfer(即轉學成功後入讀大二),比如UMich的商科專業。不同學校對轉學資格的描述也有差異,有些學校是對已修過的大學學分做要求,還有小部分學校,是針對可轉學分做限定。即使同一所學校,也有可能針對不同數量大學學分的申請者,給出不同的申請要求。最常見的是,學分較少者,可能強制需要提交SAT/ACT成績。對於大部分轉學申請者來說,SAT/ACT的備考,還是挺消耗精力的一件事情。因此需要提前明確申請要求,好及早規劃申請準備。

如前所述,有些專業,對轉學之前的專業先修課程有嚴格的限定。除了專業相關的課程要求以外,還有一部分學校,針對所有的轉學申請者,有統一的先修課程要求。比如UC系列,GIT等學校,都要求必須完成English Composition課程才能申請轉學。而這樣的課程,大陸本科是普遍並不開設的。因此,所選目標學校中,如果有類似這樣的課程要求,就需要提前通過ONPS網課等平台,及時補修課程,才有可能提交轉學申請。

4、標化考試

在TOEFL/IELTS必須要提供的語言標化成績之外,對於有志於衝刺TOP30名校的學生,還是建議考SAT/ACT的。一方面,TOP30的學校,更大概率要求轉學申請者提供SAT/ACT成績;另一方面,即使不要求提供SAT/ACT的學校,如果在轉學時能夠提供優異的SAT/ACT成績,也是個有利因素。尤其對於GPA優勢不夠明顯的學生來說,SAT/ACT還會起到一定的彌補GPA短板的作用。鑒於SAT/ACT的更高備考難度,建議在備考過程中,調整好優先順序。首先解決TOEFL/IELTS的硬性要求,學有餘力的情況下,再考慮SAT/ACT的備考。如果應付TOEFL/IELTS已經非常吃力,可能要考慮調整選校定位的目標。其實申請準備的過程,也是一個自我認知的過程。能夠藉此機會,深入了解自己的能力和潛力,對於今後的學習生活,也是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5、時間規劃

雖然轉學申請的DDL普遍比新生入學申請要晚一些,但考慮到要兼顧大學期間的GPA,同時考好標化,其實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而且大學GPA是大部分美國大學在考察轉學學生的學業實力時最重要的參考因素,大學老師的推薦信也是很重要的轉學申請材料之一,因此學生在轉學申請的準備期間,是不可能像一部分高中生申請本科新生入學那樣,以近乎脫產的狀態來考標化。這就需要在個人意志力有保證的前提下,還要具有很強的時間管理能力和高效的執行力。如果同時還需要準備先決課程等其它申請條件,時間規劃的調整就更大了。因此在轉學申請這件事上,不僅拖不得,等不到,要當機立斷,同時還需要周全的規劃來落地執行。這也是為什麼,DIY轉學申請的學生相對較少,在重要的人生轉折時刻,適時藉助於靠譜的機構的力量,還是很有必要的。

----------------------------------------------------------------------------------------

我是一名留學諮詢師,無論你是在準備留學申請的路上,還是剛剛開始有想法了解出國留學,都歡迎交流。

此為原創首發,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及作者。

如果此文對你有啟發,有幫助,歡迎收藏,轉發~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