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Wind金融終端 移動APP

2018年下半以來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規模逆市大增,成爲市場上的“爆款”產品,期間淨流入資金超千億元。不過,由於ETF助漲助跌的市場屬性,ETF的發展或將迎來監管統計發現,部分基金公司上報的ETF產品超過3個月仍未獲批。

千億資金涌入ETF

2018年A股震盪下行,但ETF卻在2018年下半年開始實現份額與淨值規模雙雙爆發。截至2019年1季度末,A股相關ETF規模3488.47億元,較2018年上半年末增加1283.65億元。

一直以來,ETF都被認爲是機構投資者佈局市場的便捷工具。隨着2018年下半年以來資金的不斷流入,市場不乏國家隊、保險資金在“買買買”的傳聞,隨着基金2018年年報披露,這一傳聞得到了證實。

統計發現,已披露前十大持有人情況的A股ETF中,第一大持有者中剔除聯接基金和個人投資者外,剩餘均爲中央匯金、保險、證券等機構作爲第一大持有人。

在2018年下半年,買入最多當保險資金,有近1/4的ETF前五大持有人中出現了險資身影。

股票ETF審批放緩

隨着ETF規模逆市大增,成爲市場上的“爆款”產品,不少基金公司也把ETF作爲2019年的重點佈局產品。不過,由於ETF天然的市場屬性,助漲助跌衝擊市場,ETF的發展或將迎來監管。

北京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經歷過去年的爆發後,大規模的ETF建倉、申購、贖回都會影響市場行情,特別是ETF對指數助漲助跌加劇波動,申贖和贖回都會影響指數成份股的行情,尤其是對日交易量佔比較高的ETF成份股,牛市助漲,熊市助跌,影響比較大。

北京某中型公募的投資經理表示,前段時間聽說這個事,但具體情況不瞭解,監管可能擔心資金涌向投指數基金,ETF規模太大會對市場產生比較大的衝擊。

北京某中型公募的高管認爲,去年指數基金過熱,監管有控制指數基金批覆的意向。對於基金公司而言,發行指數基金也面臨諸多現實問題,比如上交所、深交所兩個交易所一直有競爭關係,一直要做平衡兩個交易所關係的工作。

上海某中型公募的量化投資部門負責人兼指數基金經理表示沒有聽說ETF監管趨嚴,不過,可以觀察ETF的審批速度,新產品一般正常上報3個月獲批,超過3個月就太久了。

統計證監會行政審批進度發現,一批2017年申報的指數基金至今仍未獲批,華潤元大、工銀瑞信、廣發、富國等多家基金公司於2017年報批的ETF基金在獲得第一次書面反饋後再無進展。截至2019年4月3日,申報至今已超3個月的ETF基金還有易方達、海富通、華泰柏瑞等基金公司的產品停留在第一次反饋意見階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