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錢嘉樂導演的電影《黃金兄弟》即將上映。

影片由古惑仔鄭伊健、陳小春、謝天華、錢嘉樂、林曉峰出演。

獅王(鄭伊健 飾)、火山(陳小春 飾)、Bill(謝天華 飾)、淡定(錢嘉樂 飾)、老鼠(林曉峰 飾)五個出生入死的兄弟,在恩師曹sir(曾志偉 飾)的帶領下,為了救濟兒童而偷取特效藥,卻慘遭設局,陷入槍林彈雨的險境之中。兄弟們抱著視死如歸的豪情,展開一連串的追查與激戰。他們明白,即使無法活著回來,也比一人活著痛快!


我完全都不知道有這片子上映,是今晚聚好看首頁推薦的,看見陣容決定看一下……結果,我感覺被餵了一坨shit。

評價肯定都是主觀的,但是也得寫點內容。主線或者說主題大概是想表現兄弟情?然後有一點點當年看古惑仔的感覺。但是我感覺內容好空洞,人物一個個都沒點靈魂的感覺。整部看完之後,沒一個角色能想起來他的特點是什麼,最可笑的是電影開場還煞有其事的介紹了每個人的性格和特長……然後一點都沒表現出來我也真的是……不能說粗話就沒什麼好說了。

僅以以上紀念我生命中浪費掉的將近120min


昨天剛看,電影剛開始還好,後來陳小春開槍打謝天華鄭伊健把槍推了一下打到了阿爸,這個鏡頭我笑了,心想還有這種操作啊。然後感覺鄭伊健有極強的破壞力,不是把車撞進警察局就是把車撞進商場不然就是幾個炸彈炸死了好幾個人。最後他們去島上找謝天華,一系列驚人的操作,雙擊666,在小島上無人可擋,我笑了,覺得有點不可思議,卻又覺得心中高興。 反正整體感覺就是中年古惑仔666,沒人打得過的感覺,雖然有些主角光環,但是我看的覺得很開心笑了好幾次。對我來說就是假期消磨時間瞎看看,算不上好電影


這種電影,拍好了就是致敬經典,拍不好就是掘墓鞭屍。現在來看大多都是後者。


當年的古惑仔為什麼能夠風靡內地影響幾代人?

我看過一個特別好的回答。

他說,這個世界只需要一個背鍋俠,一個可以掩蓋家庭教育失敗,學校教育失敗,社會教育失敗的東西。放在現在它叫遊戲,十五年前它是早戀,三十年前它是偶像,三十五年前它是香港電影,四十年前它是武俠小說。


20年前:

《古惑仔》幾乎是每個80,90後男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繞不過去的詞,從1995年的《人在江湖》到2000年的《勝者為王》,這個系列可以說是貫穿了我們童年的黑幫史詩,無論是5歲還是15歲,在剛開始認識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在叛逆尋求自由的時候,看到這一群義字當頭快意恩仇的熱血青年,有什麼辦法能阻止腎上腺激素的噴發呢?

拋開電影本身對兄弟義氣,英雄主義的誇張描寫,我們可以發現這個系列其實著力描繪了一個大哥難當,大哥的女人更難當的悲劇江湖。

它用無止境的社團內鬥,不間斷的江湖仇殺奠定了全片的悲劇基調。這裡不存在金盤洗手,好漢最後都難得善終

關於《古惑仔》的風靡一時造成的社會影響是好是壞,這個問題見仁見智,不過於我而言,我還是非常願意承認曾經迷戀過這群意氣風發、飛揚跋扈的古惑仔,因為那是我們一去不復返而又無法替代的熱血青春。

20年後:

《古惑仔》成了《黃金兄弟》,且拋開電影情節不說,就這五個人站在一起就值得我們這些當初的古惑仔迷手上的一張電影票。

雖說情節上不能環環相扣,但也值得我們三兩好友去重溫當年情。

20年,歲月在他們5人的臉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皺紋,而現實中的我們也從當初意氣風發的少年成為了在職場或某個領域中打拚的成熟中年。

正如曾經在銅鑼灣拿著刀的青年也拿上了搶炮。

也許我們能找到和我們講「義氣」的朋友,但想找到三幾個能和你一起「買支冰棍都要投票」的兄弟很難。

說實話影片中當《友情歲月》響起的時候,哪個有情懷的人沒有點感觸?

做兄弟,有今生,無來世。——《古惑仔》

做兄弟,有今生,仲要有來世。——《黃金兄弟》


我明知你是賣情懷,我明知道不會是多好的一部片子,但是故事都講不好,我真是無話可說!

大佬,你講的兄弟情啊!幹嘛要bill的結局那麼慘咧,還要沒來世,跟主題相反了吧。我看完我就在想,其實在bill和阿爸拿槍互懟的時候,bill的拍檔就可以把bill跟阿爸打死,當老大和獨吞黃金啊,反正其他手下都死了。那bill死了之後,兄弟們為了給它倆報仇,找拍檔的麻煩不就好了嗎?在結合結尾bill送了一年的葯,那他不就是既貪心又善良的人設咯。幹嘛要搞得那麼悲涼咧。。。


抖個機靈:

就飆車這事兒,日本是靠左行。

鄂爾多斯不在日本。

認真回答:

粗製濫造。


本來期待值是很低的,光是這個片名就感覺是爛片,畢竟這幾年鄭伊健也是拍了不少爛片,看過以後發現,原來是一部被片名耽誤了的合格的動作片,在一眾販賣情懷的電影里我覺得這一部算是最有誠意的了。

缺點是細節和深度刻畫不夠,片名真的太low,幾位演員憋足的國語唱的主題曲也是一言難盡,再有就是不是很懂一直在強調兄弟兩個字,感覺非常畫蛇添足,有沒有情義是劇情推導出來的不是喊口號喊出來的,其實想要賣情懷的話這幾個人往那兒一站情懷就有了,一直說兄弟兄弟反而齣戲,過猶不及。

優點是劇情連貫,錢家班出來的打戲很精彩,匈牙利、日本、黑山共和國取景的場面也算宏大,三星怎麼都是有的,多一星給演員,幾位主演演技都在線,尤其是謝天華,和曾志偉對戲那一段很有當年那種經典港片的味道。

總而言之,作為錢嘉樂導演的第一部戲,我認為是合格的、有誠意的、花了心思的,希望最後評分在7分上下吧。

說點題外話,不是很明白為什麼都在說古惑仔系列電影帶壞了一群人,被帶壞的那一群人真的是被古惑仔帶壞的嗎,那是香港電影最繁榮的年代,那麼多類型的港片湧入內地,看黑幫片就學打架,看三級片難道就學強j,看武俠片還能學個飛升上仙不成咯?講真,要學壞的人看什麼片都會學壞,這跟電影沒有關係,跟人有關係,也不要說什麼分級制度,那個年代的港片都是錄像帶形式,難道指望錄像廳和租碟店老闆來分級出租嗎?

其實我覺得古惑仔系列和水滸傳是有共通之處的,江湖義氣,兄弟情義,深深的無奈,濃濃的悲劇主義,為什麼人們始終熱愛這類作品,因為這裡面有一些東西,我們明知現實中並不存在,但能在虛構的作品裡看到,也算是滿足了精神上的一個至情至性的烏托邦。


說男性荷爾蒙最爆發的影視作品,《古惑仔》系列是當仁不讓的。當年這一系列成了現象級的討論話題,戲中的演員也因此而名聲大噪,漸漸成了現在觀眾們都熟知的明星。

成名後的演員們也不忘彼此間的感情,經常一起出席演唱會和其他節目,但這些出場只是客串或短時的,今年他們帶來一部真正屬於彼此間的電影,那就是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黃金兄弟》。

前面已經提到,這部《黃金兄弟》應該幾乎是上世紀的古惑仔兄弟們又重現江湖。

也是抱著這樣的情懷,大量的觀眾紛紛為之買票,企圖在電影院里好好釋放自己的感情,盼了多少年的大重聚啊?看來現在終於可以圓夢了。

但是這部電影並沒有將《古惑仔》里大家最為看重的兄弟江湖氣息重現,這點大家也都能理解,畢竟當年的影視畫面有些過於暴力。

這部抱著情懷而來的電影講的主要是:以前的幾兄弟為了能拿到救命的葯而充當了相當於「特工」的角色,在槍林彈雨中效命,最終因為彼此的信念和堅定的毅力而感動觀眾的故事。

經過這番介紹,大家也都能看出一二,如果大家抱著純粹想看兄弟們團聚和回憶當年的心態來,那麼這部電影可能就會讓大家失望了。

雖然這次的演員和製作方的工作人員還是當年的那群人,可是這次的電影主題卻完全不同。究其原因,就是沒有打造出一部與情懷迷們設想中一樣的作品。

這部電影讓許多觀眾表示失望,甚至認為它是靠著情懷來搞噱頭,就是想吸引以前的老觀眾為它買票,然而卻並沒有照顧到觀眾們心中真正關切的地方。

因此,很多網友紛紛寫下無奈的影評,奉勸大家不要單純因為情懷而去圍觀這個電影。

其實這樣的現象已經不是第一次了,縱觀現在的影視圈內,香港片似乎已經不再是大家紛紛效仿的榜樣,也已經不是觀眾心中的好口碑了。相比於早年間的影視作品,現在的香港片似乎有些走下坡路。

比如今天討論的古惑仔兄弟們,在憑著當年的熱度火起之後,也不斷的靠情懷吸引觀眾,這次更是抱著這樣的態度獻上這一部作品,但又在電影內容上讓觀眾們失望,似乎給了觀眾們一種視如珍寶的情懷被販賣的感覺。

但是僅僅靠著大家的記憶和曾經的好評,而在後續的影視中製造出平庸無奇的劇情,這樣做的話,難免會傷了許多粉絲的心。

面對以前的經典作品,忠實的觀眾們的確總是想看到曾經的美好一直延續下去,可是這種單純的心境不該被利用。

如果製片方不是真正關注粉絲們的需要,而是總站在自己的角度利用粉絲們,那麼這些影片的勢頭會逐漸衰落下去。

上世紀的港片年產量多達幾百部,近些年來每年卻只有幾十部的作品,2016年港片達到68部,就已經是近十年的最高紀錄,這其中的原因不值得考慮嗎?大家認為呢?文/是段段啊


我知道它是在賣情懷的,可我還是去了。我對它並沒有什麼期待,所以也沒有什麼失望。

我看的是深夜場23點25分到1點的,有意思的是這次竟然沒有什麼情侶去。以往什麼西紅柿啊狄仁傑啊,大都是男女嘻嘻哈哈、黑暗中打波什麼的,確實對我造成不適了。但是黃金兄弟,沒這個影響。

我是一個人去的。不是沒兄弟,是各有各的難處,沒約成。畢竟我看的可是深夜場。畢竟想找的就這麼幾個人,畢竟有人有老婆了深夜出不來了,畢竟乘中秋有人去外地找女友,畢竟有人在外省連中秋回不來了。在這個情景下,那首友情歲月可以說是對我造成暴擊,特別是那句「彼此為著目標相拒」。

回到影片,確實這是一部平庸,甚至質量底下的電影。它的故事是有邏輯硬傷的,這點尤為致命。警察是道具,毫無用處那種。小弟手下更加是一群沒有情感智商的人偶,搞不懂他們的仇恨與忠誠。另外錢嘉樂導演講故事就像是個口齒不清的小孩。我特別不懂主演們折騰來折騰去是什麼意思。換個時間看這電影我一定會噴到它體無完膚。

可今天就算了。

歲月真的殘忍啊,二十年前諸位主演可是生命力爆棚的角,如今竟然有點老態龍鍾。胖的像屍脹,瘦的像皮包骨,眼裡的靈氣都消失殆盡。這個不單單說那五隻,這一代的影星大都這樣。什麼周潤發、梁朝偉、金城武、古天樂的。。。

算了手機打字,打著打著就不知道自己講了什麼了,就這樣吧。


這些年口口聲聲說著拍古惑仔是自己這輩子最後悔的事情,還不是打著古惑仔的名義四處撈錢


看完後唯一留下印象的就是一幕幕的刻意裝逼的走位,光是人凹造型還不行,去找叛變的兄弟時候還要一人一輛車裝逼,我兄弟在旁邊默默來了句,有種一人一車一條路啊

對古惑仔的情懷了解不深刻,用這部主打的情懷片熟悉下,為古惑仔去影院看的估計很多是中青壯年男士hhh。

主講兄弟情深,最後雖有人背叛但也終死於情深。再過二十年,他們來相會,一直期待重新湊齊他們感受當年古惑仔的颯,真不容易,雖然人到中年,可他們眼神依舊透露義氣陽剛,演技派,人物角色都拿捏到位,打鬥戲配合完美,幾個人酷酷走在路上的鏡頭一定是影迷最期待片段之一了,背景音樂恰當,中間配合了超喜歡聽的「友情歲月,好幾處熱淚盈眶,況且他們五個重聚本身就值得熱淚盈眶。

槽點:劇情線索略俗套簡單,有的部分節奏太快。山雞哥變成「火山,每人還像遊戲中配了性格技能字幕解釋「微尷尬,最後謝天華還來了個倉促式自殺,好吧,情義之下也無須思索這那,有些烏托邦,畢竟兩肋插刀的事普遍存於當代理想主義之中。普通話配音太影響入戲,如果純粵語配音純粵語BGM會更讓人有代入感。大佬們唱普通話歌也是費了好大勁吧估計kkk。

三分,情懷加半顆星。結構劇情些許粗線條,總體完整中庸,有古惑仔情懷的大哥們還是去看看咯,剛好在兩節之中~



好久沒在電影院睡的這麼香了


今天去看了古惑仔「原班人馬」出演的《黃金兄弟》

如果哪部影片打出「原班人馬」的宣傳口號,那大概率是部爛片。

而這部《黃金兄弟》,說是爛片稍微有點過,但同樣是部兜售情懷的、平庸的港式流水線影片。

本片上映之前,又看到類似「代表了那些青春歲月」、「欠他們一張電影票」之類的論調。

其實無論是星爺,還是這次的「古惑仔」五兄弟,如果當年不是盜版碟,未必會在大陸紅成這樣,所以我們什麼都不欠他們

但是當下太多人急於把「情懷」變現,追著趕著讓你「還上那張電影票」。

《黃金兄弟》集齊了當年的「古惑仔」五兄弟,意圖已經很明顯了,但還生怕你不知道,除了在片名中加入「兄弟」二字,宣傳歌曲也還是那首《友情歲月》。

不可否認這首歌還是經典、好聽,燃,但是《黃金兄弟》的劇情其實和《古惑仔》毫不相干,雖然主打兄弟情,卻講了一個兄弟之間窩裡互斗,自相殘殺的故事。

黃金兄弟?是塑料兄弟吧。

本片導演,也是「五兄弟」之一的錢嘉樂,演戲之外其實是以武術指導、動作設計、車輛特技見長。

或許是自導自演的緣故,他在本片中的存在感相當低。但是他的導演能力的短板在本片中也非常明顯。

總的來說,《黃金兄弟》的動作場面表現尚可,車輛追逐部分小有亮點,但是文戲部分就顯得羸弱不堪。

例如,整個劇情的表述,反覆使用「動作戲刺激」——「現在式平鋪直述」——「人物回憶補充」這樣幼稚且生硬的銜接方式,拼接痕迹明顯。

更別提劇情中有多處邏輯薄弱,人物行為動機不足等問題,不過既然是爆米花式電影,這一點暫不深究。

雖說動作戲是導演長項,但在本片中的發揮確實一般,幾個動作場面大同小異,基本就是各種破壞和爆炸,都是多年來觀眾見慣不怪的模式,缺少驚險度和觀賞度。

或許這和幾位主演的年齡有關,畢竟這五兄弟年齡加起來超過250歲了。作為一部動作片,本片中的拳腳比拼場面少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本來看到《精武英雄》中的兩個熟面孔倉田保昭和周比利,我還對接下來的動作戲有點小期待。

結果兩人沒露幾次臉就直接被開槍打死了。

而作為壓軸的最終大戰,竟然是幾個人穿件防彈衣迎著對方僱傭兵的槍林彈雨直接往上沖,就全滅了對方,感覺非常敷衍

打個可能不太恰當的比方,就像是準備了一堆優質食材,最後卻做了一鍋亂燉。

影片背景一會兒在匈牙利,一會兒在日本,一會兒又到了黑山共和國,對劇情其實毫無幫助,一會兒講無國界醫生,一會兒又講日本的釀酒,一會兒又是車展,以致於影片的節奏忽快忽慢,結構非常鬆散。

但是,儘管有上述種種缺點,在上映兩天的情況下,《黃金兄弟》的票房已經過億,院線排片一度高達46%,接近一半。而同期上映的《江湖兒女》,兩天票房還不到3000萬,排片更是降至9%。

從這個角度來看,《黃金兄弟》又是一次成功的情懷變現。看來情懷確實是棵搖錢樹。

不知道下一個是誰。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