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於2012年12月14日的“美國康涅狄格州桑迪胡克小學槍擊案”和發生於2018年2月14日的“美國佛州道格拉斯高中校園槍擊案”成了先後打在民衆身上的兩記重拳,在震驚世界的同時給美國人留下了深深的傷害,但隨着時間流逝,這兩起分別造成28人和17人遇難的悲劇開始淡去,因爲後續發生的其他大規模槍擊事件讓那些過去的悲劇都變得黯然失色,然而對上述兩起槍擊事件的倖存者來說,痛苦遠沒有結束。

近日,連續三起槍擊事件倖存者自殺事件再次引發輿論關注,對槍擊事件倖存者及其家屬的心理健康及自殺預防也屢屢被提及。

3月25日上午,49歲的傑里米·裏奇曼的遺體被發現,警方初步判斷爲自殺身亡。六年前,傑里米的女兒阿維埃爾在康州桑迪胡克小學槍擊案中遇難,痛失愛女的傑里米痛不欲生,他與妻子在女兒去世後成立了阿維埃爾基金會,希望能通過了解人們的腦健康狀況來預防暴力。

傑里米一直沒能走出女兒遇害的陰影

傑里米在女兒去世後做了諸多努力希望能從困境中走出,但他的自殺表明,這些努力顯然並未見效。基金會在一份聲明中稱:“我們的心都碎了,我們的大腦也在努力去理解。不幸的是,他的死亡說明了大腦健康可能面臨多麼陰險和艱鉅的挑戰,以及我們所有人爲自己、所愛的人和我們懷疑可能需要幫助的任何人尋求幫助是多麼重要”。

就在幾天前,兩名道格拉斯中學槍擊案的倖存者先後自殺,第一起自殺事件發生在3月17日,18歲的女孩悉妮·艾洛目睹了這場校園大屠殺,她的好友梅多·波拉克在槍擊案中喪生,儘管家人和學校竭盡全力想要幫助悉妮走出陰影,但她患上了創傷後應急障礙,即便入讀了佛羅里達大西洋大學也很難適應校園生活——她害怕待在教室中。最後,難以走出“倖存者負罪感”的悉妮選擇舉槍自盡,留給家人和朋友無盡的悲痛。

3月24日,就讀於道格拉斯中學的一名二年級男生自殺身亡,短短几天內連續三名倖存者及遇難者家屬的自殺事件,勾起了人們對槍擊案的記憶和對倖存者心理狀況的擔憂。

一名16歲的女孩就讀於道格拉斯中學二年級,她所在的班級有三名學生在槍擊案中遇難,她說:“在槍擊案後我出現了心理問題,我很羞愧,在接受治療前曾四次試圖自殺”。幸運的是,女孩的家人發現了她的問題,女孩接受心理諮詢,在起初很羞愧,她認爲接受心理諮詢意味着自己無法處理問題,但在治療師、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下,女孩逐漸能坦然面對。她表示,接受心理諮詢並不可恥,但並不是每個需要心理諮詢的道格拉斯中學的學生都明白這一點。在學校內,一些老師在談論陸續發生的自殺事件時都顯得很不自在,他們只想往前看,卻不知道要回頭看一看倖存者的感受。

道格拉斯中學所在的帕克蘭市市長克里斯汀·亨紹夫斯基說:“在第二名倖存者自殺後,社區領導人、政府官員、家長、警察和其他人員召開緊急會議,有關部門也會盡最大努力提醒父母和孩子們交談、溝通,看看他們是否有自殺的想法,父母們需要關注孩子們的具體變化——如性格的改變或對死亡的關注”,“有人擔心這兩起發生在道格拉斯中學的自殺事件可能導致更多死亡,建議儘量淡化,但不討論發生的事情會變得更加危險。我們希望學生們能互相照顧,儘管學校正在放春假讓這項任務變得困難了,但我們不能害怕交談,我們要確定哪些人需要幫助,唯一的辦法就是交談”。

心理健康專家表示,儘管這三起自殺事件令人扼腕,但死者的死亡並不令人意外。全美自殺率一直呈上升趨勢,在2017年有超過4.7萬名美國人自殺,達到了半個世紀以來的最高水平——相當於每10萬人中就有14個人自殺。芝加哥拉什大學醫學中心兒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學主任路易斯·克勞斯博士如是說道:“自殺的一大危險因素是暴力”,“即使他們沒有被子彈擊中或沒有聽到槍聲,但任何身處槍擊案發生學校的人都有心理創傷,這些傷疤很難隨着時間流逝而消失”。

心理學家、美國自殺學協會理事阿普麗爾·福爾曼則表示,倖存者更容易自殺,因此必須對心理健康檢查保持警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