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陳傳席為什麼說書協是一個懷胎?

首先陳傳席的書法很一般,只是普通的毛筆字。他說吳冠中的書法將來會成為笑話,我覺得這句話同樣也適合他自己。

他說中書協的原話大概是這樣的:

當年有識之士,像鄭振鐸等曾經強烈反對過成立書法家協會,理由是書法是每個人都應該會的,沒有必要成立一個協會。現在不僅成立了中國書協,而且與美協並立,造成了很大的浪費,如果油畫、國畫都獨立了,美協還有什麼用?從發揮的實際作用看,也不理想。

按他這樣說,書法就應該歸為美術了,油畫、繪畫、素描能和書法相提並論嗎?我卻覺得當時把書法單分出來,分對了。書法不是美術,書法要高於美術。

首先,書法一是門基於中國文字的藝術,他以漢字為載體,通過簡單的工具如買筆、宣紙去表達,沒有豐富的色彩和形象,用美術二字很難概括。

其次,書法是一門四維的藝術,除了三維的空間,好多了時間這一維度,畫畫你可以東一筆西一筆的畫,但是書法你必須按照一定的文字順序,和筆順書寫,這就是他的實踐性。

你覺得呢?

同意的朋友麻煩點個贊,關注一下啦。


從中國書法家協會,到各省市書法家協會,這些年已經把書畫藝術糟蹋的不成個樣子了,因為當藝術被名利場綁架之後,很多書協的人便把書畫當成結交權勢和抬高自己社會地位,進行包裝粉飾自己的工具。這種包裝有時是違背良心的,甚至很多時候是把臉與皮拆開來賣的。

我有兩位高中同學,如今多年過去了,一位經商,一位搞書畫室。前者在自己公司里建了好大一個書畫室,我就問同學,你經商就經商嘛,你又不喜歡書法和繪畫,你建這麼大一個書畫室做啥?同學一笑答,這裡有奧妙啊,我可以高薪聘請一些書畫家,然後由他們召集和舉辦一些活動,這些老同志有很深的人脈關係,和他們建立好關係,可以在經商時拓展各領域人脈,甚至可以輕鬆接觸政界。我忽然明白,原來這些所謂書協的人乾的是搭橋的活兒啊。

後者這個同學,有一次遇到,被邀請去其書畫工作室作客。當年我們讀高中時,全校舉辦毛筆書法比賽,我拿了第一名,他名次也沒有。我怎麼也想不通,他竟然靠以書畫為生,欣賞他的作品,怎麼也看不出是師從某某大師,甚至是書法專業碩士研究生。我問同學,你的作品有多少人能讀懂?他答,現在有多少人能懂啊?都是業界內的同行相互捧場,相互抬高,相互貼金。噢,原來是這樣啊。

講完我兩位同學的故事,相信大家對陳傳席教授說書協是怪胎就理解的更深了吧?


書協就是一個怪胎。我認為陳教授說的好!

按常規說,書協應該為廣大書法愛好者服務,應該是接地氣的,可是,它不但不接地氣,還成了某些少數人爭名奪利的機構。據說,書協內部也不平靜,內鬨也時常有之。

據了解,書協搞活動,辦書展,都是悄悄的在圈子內進行,神神秘秘的。

都說加入書協的人,作品潤格就會提高,實際上並非如此。認識一個級別較高的書協會員,為了推銷自己的字,自陶腰包把字裝裱後,送到某市的幾家字畫裝裱店標價出售,一幅四尺斗方字,才標價50元,但三四年過去了,卻無人問津。一個字畫店老闆瞞怨說,50元一幅都無人問,占著店裡的牆面,電話通知他來取走,他也不來,唉,都是熟人,過火的話還說不出口…… 沒辦法,那就掛著吧。唉…… 真是一言難盡吶!

還有的人一加入書協,自以為身價高了,慢慢的就學會了「耍大牌」,原先時,穿戴打扮很隨和,入書協後,本來是個男的,頭上卻紮起了小辮子,當問起為何要扎辮子,美其名曰:向藝術靠攏啊!唉!真是噁心人喲!難道不扎辮子就不是向藝術靠攏?不知道藝術和扎辮子有何聯繫!說透了,書協里這樣的人,是嚴重脫離人民群眾。

在那個圈子裡,愛「擺譜」的人也不在少數,經常吃吃喝喝的,風氣有點斜乎。還有,就是一股一股的,今天說說這個的字,明天議議那個的字,連大師級的字也難逃過他們的口舌。

陳傳席教授也是把它看透了,才仗義執言的。清者自清,濁者自濁。像「書協」這樣的怪胎,是該反思反思了 ……


每個行業總會有一些不怕得罪人,不懼利害,「立真偽之平」,敢於說出心聲的人。這樣人在我們的社會評價系統中,是屬於不「聰明」,不識時務,不得大體,情商低下,不曉輕重的傻帽。陳傳席算一個。

實際上,社會的進步憑靠默默做事之人,而社會衰相的起弊卻需要這些嘰嘰喳喳討人厭的「烏鴉」。陳傳席先生可稱中國書畫界的骨灰級大炮,「儃儃然不趨,受揖不立」,炮轟業界,火力之大,言辭之尖,「吾道一以貫之」,早已聞名已久,聲震四野,且「枝葉扶疎,往往切當」,真「老炮」也。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不是今天開始說實話,也不是只說了這麼一句實話,各種驚世駭俗的酷批,完全可以集成一本語錄,是真正高級且專業的噴子。可他這些做,除了動輒得咎被共排斥之外,別無所圖,也無法獲取任何利益。他所秉持的,不過就是孟子所謂「聖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的傳統,言正即道,何錯之有?

社會共同體要進步,第一事是得讓人說話,廣開言路,兼聽則明。所以不管他說的是對是錯,中國書畫界需要這樣的「專業噴子」,而不是大家都唯利是圖,口是心非,人前酒後虛偽作揖,以和光同塵齷齪小謹為榮,最後斯文真的可能掃地。


首先,論陳傳席先生的評判資格。


陳傳席先生是著名學者。也是中國書畫界圈內「資深人士」。

其專業領域在於中國傳統畫論,是該領域數一數二的權威;業餘也寫散文,文筆之超卓堪稱中文世界難得的一支健筆;學有餘力游心於藝,其書法與國畫解衣盤礴,無疑是所謂「可矣,是真畫者也』」 。我讀過他所有著述,並曾購置其山水畫一幅,受其教,愛其才,敬其人。

就我個人觀感而言,假設以陳傳席先生之學養、資歷、品行,都沒有資格對中國書協的弊政病措、是非得失指呈剖析置喙論列,則自鄶而下,誰堪與議?


其次,論陳傳席先生的批判所自。


陳傳席先生直言無諱:書法家協會就是一個怪胎!這是亂吠還是切中痛點之談?

實際上,這不是陳先生的首倡義舉的一家之言。只要關注中國當代傳統藝術的朋友都知道,近年來,廢棄藝術官-辦團體協會的呼聲屢屢見諸報端和書界公私討論之中。最著名的例子莫過於2007年的書畫大師吳冠中先生怒斥事件,在當年的《南方周末》上,他大聲疾呼,「取消美協、畫院,而中國卻有這麼多養畫家的畫院,從中央到地方,養了一大群不下蛋的雞,如今的美協、畫院活動就跟妓-院一樣」。其實,書協何嘗不是如此?

更有書家以實際行動表示對中國書協的鄙棄的。比如名書家曾翔、劉藝、馮徵明、汪海權、等多人也公開宣布退出中國書協。記得章汝奭先生退會時,人問其故,他回復以著名的「俗不可耐」四字;廣東書家劉佑局在退會公開信中更直言,「隨著世風日下,書協的學術環境已經變得非常惡劣,這個協會實際已成為爾虞我詐的名利場。」

的確,中國書協就是斯達林時代包辦圈養體-制的遺留,早該否定和揚棄。藝術家竟然也需要組建個有行-政級-別的、由國-家養育起來的社會團伙,中國五千年文明史,任憑如何引經據典,也找不出這個先例;較之其他國家,也是絕無僅有不可想像的事情。

這還不是最受詬病的。中國書協的最令人反感的地方,在於藝術江湖化。沽名釣譽,組織泛濫,幫派林立,利益蠅爭,體制內求名,體制外掙錢;書協本應擔負起像過去傳統書畫家「雅集」交流、切磋技藝的平台目的早已差不多全面失落。每一次換-屆,魚死網破醜聞頻曝;書協里的官-員掮客躥動其間,名聞與利養尋租、權力與藝術互換;機構的龐大和充塞,讓無數無關「閑雜人等」紙醉金迷,腰圓肚肥;書協長-官靠官-銜和名譽所帶來的附加收益,也將藝術良知掃蕩殆盡。

這在過去,啟功先生也曾經為此痛心疾首。怎奈言者諄諄,聽者藐藐。陳傳席也不過就是「接著說」。


3,結語


書協確實是個怪胎。陳傳席如果有錯,那也是錯在揭露的太直白,不像我一樣「文縐縐」。

但是,書協需要解散么?似乎又不該。因為行業交流、專業認定、書展組織等方面,迫切需要一個權威組織存在。而平實的講,中國書協的存在,確實做了許多工作,中國書法藝術的繁榮離不開中國書協的一以貫之的努力。

唯一的問題,可能還是在於行政化。也頻有業內人士建言,中國書協最好向香港學習,從官辦轉向民辦,正本清源,回歸藝術本位,從而達成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用意。

而據說,上峰也有旨意下來,中國書協、畫協全部脫離「行政化」。效果如何,尚未可知,我們所期待的,是藝術的上空,污濁氣可以早日飄散,還我藝術河山。

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我想,這也是陳傳席先生炮轟的用意所在吧。

2018,2,9晚,匆寫


勉力堅持每天都寫一些讀書感想,社會觀感。歡迎關注本號、點贊鼓勵,也歡迎留言批正


每個行業總會有一些不怕得罪人,不懼利害,「立真偽之平」,敢於說出心聲的人。這樣人在我們的社會評價系統中,是屬於不「聰明」,不識時務,不得大體,情商低下,不曉輕重的傻帽。陳傳席算一個。

實際上,社會的進步憑靠默默做事之人,而社會衰相的起弊卻需要這些嘰嘰喳喳討人厭的「烏鴉」。陳傳席先生可稱中國書畫界的骨灰級大炮,「儃儃然不趨,受揖不立」,炮轟業界,火力之大,言辭之尖,「吾道一以貫之」,早已聞名已久,聲震四野,且「枝葉扶疎,往往切當」,真「老炮」也。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不是今天開始說實話,也不是只說了這麼一句實話,各種驚世駭俗的酷批,完全可以集成一本語錄,是真正高級且專業的噴子。可他這些做,除了動輒得咎被共排斥之外,別無所圖,也無法獲取任何利益。他所秉持的,不過就是孟子所謂「聖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的傳統,言正即道,何錯之有?

社會共同體要進步,第一事是得讓人說話,廣開言路,兼聽則明。所以不管他說的是對是錯,中國書畫界需要這樣的「專業噴子」,而不是大家都唯利是圖,口是心非,人前酒後虛偽作揖,以和光同塵齷齪小謹為榮,最後斯文真的可能掃地。

首先,論陳傳席先生的評判資格。

陳傳席先生是著名學者。也是中國書畫界圈內「資深人士」。

其專業領域在於中國傳統畫論,是該領域數一數二的權威;業餘也寫散文,文筆之超卓堪稱中文世界難得的一支健筆;學有餘力游心於藝,其書法與國畫解衣盤礴,無疑是所謂「可矣,是真畫者也』」 。我讀過他所有著述,並曾購置其山水畫一幅,受其教,愛其才,敬其人。

就我個人觀感而言,假設以陳傳席先生之學養、資歷、品行,都沒有資格對中國書協的弊政病措、是非得失指呈剖析置喙論列,則自鄶而下,誰堪與議?

其次,論陳傳席先生的批判所自。

陳傳席先生直言無諱:書法家協會就是一個怪胎!這是亂吠還是切中痛點之談?

實際上,這不是陳先生的首倡義舉的一家之言。只要關注中國當代傳統藝術的朋友都知道,近年來,廢棄藝術官-辦團體協會的呼聲屢屢見諸報端和書界公私討論之中。最著名的例子莫過於2007年的書畫大師吳冠中先生怒斥事件,在當年的《南方周末》上,他大聲疾呼,「取消美協、畫院,而中國卻有這麼多養畫家的畫院,從中央到地方,養了一大群不下蛋的雞,如今的美協、畫院活動就跟妓-院一樣」。其實,書協何嘗不是如此?

更有書家以實際行動表示對中國書協的鄙棄的。比如名書家曾翔、劉藝、馮徵明、汪海權、等多人也公開宣布退出中國書協。記得章汝奭先生退會時,人問其故,他回復以著名的「俗不可耐」四字;廣東書家劉佑局在退會公開信中更直言,「隨著世風日下,書協的學術環境已經變得非常惡劣,這個協會實際已成為爾虞我詐的名利場。」

的確,中國書協就是斯達林時代包辦圈養體-制的遺留,早該否定和揚棄。藝術家竟然也需要組建個有行-政級-別的、由國-家養育起來的社會團伙,中國五千年文明史,任憑如何引經據典,也找不出這個先例;較之其他國家,也是絕無僅有不可想像的事情。

這還不是最受詬病的。中國書協的最令人反感的地方,在於藝術江湖化。沽名釣譽,組織泛濫,幫派林立,利益蠅爭,體制內求名,體制外掙錢;書協本應擔負起像過去傳統書畫家「雅集」交流、切磋技藝的平台目的早已差不多全面失落。每一次換-屆,魚死網破醜聞頻曝;書協里的官-員掮客躥動其間,名聞與利養尋租、權力與藝術互換;機構的龐大和充塞,讓無數無關「閑雜人等」紙醉金迷,腰圓肚肥;書協長-官靠官-銜和名譽所帶來的附加收益,也將藝術良知掃蕩殆盡。

這在過去,啟功先生也曾經為此痛心疾首。怎奈言者諄諄,聽者藐藐。陳傳席也不過就是「接著說」。

3,結語

書協確實是個怪胎。陳傳席如果有錯,那也是錯在揭露的太直白,不像我一樣「文縐縐」。

但是,書協需要解散么?似乎又不該。因為行業交流、專業認定、書展組織等方面,迫切需要一個權威組織存在。而平實的講,中國書協的存在,確實做了許多工作,中國書法藝術的繁榮離不開中國書協的一以貫之的努力。

唯一的問題,可能還是在於行政化。也頻有業內人士建言,中國書協最好向香港學習,從官辦轉向民辦,正本清源,回歸藝術本位,從而達成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用意。

而據說,上峰也有旨意下來,中國書協、畫協全部脫離「行政化」。效果如何,尚未可知,我們所期待的,是藝術的上空,污濁氣可以早日飄散,還我藝術河山。

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我想,這也是陳傳席先生炮轟的用意所在吧。

2018,2,9晚,匆寫

勉力堅持每天都寫一些讀書感想,社會觀感。歡迎關注本號、點贊鼓勵,也歡迎留言批正


謝謝你的提問。朋友們大家好!我是千千千里馬。書協是在書法文化發展的條件下成立的,本來就是為書法家和群眾書法愛好者提供服務的群眾組織。

但是,在商品經濟大潮之下,書協如何為書法家服務,出現了種種不公平的現象。

比如,書協會員的書法作品,是按會員等級論價的。

這對書法藝術是嚴重的傷害。比如,不少人為了成為一個某某會員的「頭銜」就要使用各種不正當手段。於是,昨天還是省書協會員,一平方尺書法500元,今天是中書協會員啦,一平方尺書法就5000元了。

書法作品有這麼升值的嗎?

再說。一個書法家的作品,不是完全用價格來體現的。

人品與書品,必須同步發展。現在,不少書法家,價格上去了,人品下來了。這是嚴重的社會風氣,文化精神的導向問題。

書協完全被一部分人利用,成為發財致富逐名追利的工具,這對於很多堅持書法學術嚴肅,做人有品,是一種嚴重的傷害。

今天一位朋友告訴我,山東有位書法家,因為沒有在書協機構的領導位置,就去找領導評理,結果,一進門,腦溢血發作,一命嗚呼,只有五十歲左右。

這是書協的錯嗎?我看也不完全是書協的錯。

但是,書協在其中一錯再錯,也是免不了自己責任的。

比如說,有些書展明確規定,不是會員的,不能參加。

這個門檻有什麼道理嗎?如果是全國高層次的書展,從基層逐級評選,任何人的可以自願參加,有會員不唯會員,不就可以了嗎?

但是,現在不是以書法藝術交流為目的,而是以身份論資排輩,這就脫離書協的初衷是以群眾為基礎這個原則了。書協應該給社會一個滿意的答卷,在新時代拿出新作為。

陳傳席吳冠中嚴厲的批評美協書協,應該是一種言論自由。至於是不是正確,完全可以由群眾去評論。尊重學術民主,這是我們非常缺乏的風氣。


陳教授的書法太次,又喜歡語出驚人。自己寫不好,就喜歡罵寫得好的人。這和很多罵書協的網友在心理上是如出一轍的。

對於罵書協丑書的人,我用兩個事實回應:

1,書法的好壞是普通人用楷書或印刷體的審美來評價嗎?書法有篆隸楷行草諸體,從風格流派來看,古人很多名碑帖都與普通人眼中的所謂美醜無關。比如漢隸,北碑,簡帛,以及明清民國大量的行草篆隸,都不是印刷體或唐楷意義上的美。

2,中書協會員及國展作者,人數龐大,取法各異,寫一手端正楷書或二王流美一路的數不勝數,網友們視而不見,或者資訊有限,無從得知。以至於以為書協的都是粗野狂怪。

回到原題,我的結論:陳教授書法素養遠遠不行,對書協的評價不公平,別有用心。且其人學識人品可疑。此公之論,不足為憑。


這個問題不好答,答對了頭條上不來,答錯了良心下不去。

陳先生這麼說的確有他的道理,也算是圈子裡的明白人,或許也是利益鏈上的人,只是對所得分配不滿意就來充當斯諾登,這個情況並非只有他一位,那位說歐楷最美(其實他想說的是他的楷最美最值錢)、其他統統丑書的「大師」(這世上你聽說過王行大師、懷草大師、鄧篆大師沒?偏偏有了所謂歐楷大師,自己面目都沒形成怎做大師?自封的吧?)

話說如果我也在這條利益鏈里拿著舒服的收入,今天也不做什麼勞什子回答了。笑著數錢最舒坦的日子不過,當什麼白鬍子憤青呢?

最後問三個問題:

1所有特定歷史時期出現的藝術團體,在藝術上有不是怪胎的嗎?

但存在即是合理,宋徽宗的畫院,魯迅先生的左聯,不都起到了非常良性的作用嗎?這世界本就沒有一塵不染的饃。

2人家並沒有逼你進去,你寫你的字,這個盛世放得下你一張安靜的書桌,你何苦舉著筷子罵niang?3書法是一件對自己負責的雅事,所有不夠雅的爭執是不是都只能說明你修為不夠呢?

既然如此,你怎敢斷定那些職業寫字的(哪怕你覺得人家寫得不好但其實那功底一看即知很職業即使沒法與古人比)一定會比你這個業餘的甚至基本不練只打醬油的書法水平會差呢?

點此查看圖片摺疊原因

點此查看圖片摺疊原因

點此查看圖片摺疊原因


陳教授我不認識,書協也不是那一個人的,所以我會很公正的對待這個問題

首先說,什麼是書協?書法家協會,對吧?

書法家,試問中國5000年歷史有幾位真正的書法家?

你能記住的,見過作品的估計超不過百位

而中書協多少會員?

保守點說萬名以上

就是說自書協成立以來區區幾十年的時間已經培養了萬餘名書法家,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的百餘倍

既然能夠取得如此成績,當然不能用普通來形容

用神仙都不足表達教授的心情

所以用怪胎來形容,以表達教授對書協的崇敬之情


陳傳席自己就是個怪胎!不要以為是個叫獸就可以攻擊國家書協美協,人無完人,協會組織也一樣,都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問題,我們要認識到它的組織作用是無可替代的!不要看到孔雀撅屁股露出破綻就說孔雀不好,其實你陳傳席跟大家一樣也會天天拉屎放屁!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