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3日,農曆七月廿四,是龍樹菩薩聖誕日。

佛教在中國共有八個宗派,每個宗派的創始人都在佛教史上光芒四射,如天台宗的智者大師,華嚴宗的清涼國師,唯識宗的玄奘大師,都是佛教徒頂禮膜拜的偶像。

然而,在佛教歷史上,還有一位被稱為「中國佛教八宗之祖」的超重量級人物,這個人是誰呢?就是我們接下來要介紹給大家的龍樹菩薩。

《龍樹菩薩傳》中記載:「其母樹下生之。因字阿周陀那。阿周陀那樹名也。以龍成其道。故以龍配字。號曰龍樹也。」

意思是,他的母親在樹下生他,因名周那即樹的意思;他的成道與龍族有關,所以號為龍樹。

龍樹菩薩在佛教史上具崇高地位,公認他是釋迦牟尼之後,大乘佛教中最重要的論師,有第二佛陀之說,其著作甚多,有「千部論主」的稱譽,被中國大乘八宗奉為「八宗共祖」。

1、龍樹菩薩在佛教中的地位

龍樹菩薩是大乘佛教的創始先導,他在佛陀滅後七百年,對佛陀的教法進行了系統化的整理工作,並且創立了中觀學,非常準確地闡發了佛陀的緣起思想,沿著龍樹菩薩的中觀般若思想,大乘佛教建立了起來。因而被稱為「佛陀第二」。

他論著極為豐富,造論之多世所罕見,故被譽為「千部論師」;他的學說由鳩摩羅什大師翻譯、介紹到中國後產生空前影響,被後來的中國大乘八宗奉為「八宗共祖」。

2、佛對龍樹菩薩的預言授記

龍樹菩薩的出世在《摩訶摩耶經》和《入楞伽經》第八卷中有授記。

《摩訶摩耶經》卷下說:「正法於此,便就滅盡。六百歲已,九十六種諸外道等,邪見竟興,破滅佛法,有一比丘名曰馬鳴,善說法要,降伏一切諸外道輩。七百歲已,有比丘名曰龍樹,善說法要,滅邪見幢,燃正法炬。」

《入楞伽經》第八卷中記載:大慧菩薩白佛言:「佛滅度後,是法何人受持?」

佛以偈答曰:「於我滅度後,南天竺大國,有大德比丘名龍樹菩薩,住歡喜地,為人說法,能破有無見,往生安養國。」

龍樹菩薩度化人,也別有方法。跟大家分享一個故事。

龍樹菩薩曾全身赤裸地生活,僅有的家當就是一隻缽。有位王后非常崇敬他,當龍樹到該國時,她特地打造了一隻鑲滿鑽石的金缽。

當龍樹到皇宮托缽乞食時,王后對他說:「你要先答應我一件事。」

龍樹問:「我全身光溜溜,只有一個缽,你想要什麼?」

王后答:「我只要一個缽,就這樣。」

龍樹說:「可以,請拿去。」

王后說:「還沒完,我會拿東西跟你換,請接受我供養的缽。」

龍樹說:「沒問題,什麼樣的缽都行。」他完全沒發現王后準備了一隻價值不菲的鑽石金缽送給他。

龍樹接受了這隻王后送的缽,一路走回自己駐足的破廟。

有個賊不敢相信自己眼前所見到的——一個全身赤裸又極為優美、莊嚴的人,托著一隻金光閃閃的缽。他想:「這個缽和這個裸男有何關係?他能保有金缽多久?總有人會拿走的,我又何嘗不可?」

於是他一路尾隨著龍樹。龍樹走進破廟,那是間只剩牆壁、沒有屋頂的寮房,整間廟都傾頹了。牆邊有一扇窗,那個賊就躲在窗外。

他知道佛教的僧人每天只吃一餐,於是想:「等他吃飽後小睡時,就能下手了,這個時候最恰當,這破廟周圍也沒半個人影。」

龍樹吃飽了飯,隨手把缽扔到賊所在的窗外。那賊簡直無法相信,嚇得不知如何是好,「怎麼有這種人?吃飽了就立刻把珍貴的缽給扔了,好像那是個毫無價值的東西,而且剛好就丟在我面前!」

於是他忍不住探頭問龍樹:「我可以進來問你嗎?」

龍樹說:「為了引你進來,我才把缽往外扔的。進來吧!那個缽是你的,別擔心,是我給你的,所以你不算小偷,那是給你的禮物。

我這個窮人一無所有,只有這個缽,我也知道無法保有它太久,因為我必須睡覺,所以有人會拿走。你已經不嫌麻煩,從首都一路跟到這裡,夏天的天氣很熱,請別拒絕我的禮物,收下吧!」

賊說:「你真是怪人,你不曉得這個缽很珍貴嗎?」

龍樹說:「自從領悟了覺性之後,其餘的都一文不值了。」

賊盯著龍樹說:「那請你送我更珍貴的禮物吧,如何領悟連金缽都無法相比的覺性?」

龍樹說:「這個其實很簡單!」

賊又說:「在這之前讓我先介紹自己,我是個有名的賊。」

龍樹說:「誰不是呢?別理那些無關緊要的事。人人都光溜溜地出生,然後從別人那裡偷得各種東西,從這個意義上講每個人都是賊,因此我才全身赤裸的過活。不管你做什麼都沒問題,只要記住:做事情時要保持覺知、警覺、觀照;如果喪失觀照,那就別行動。只有這一個簡單的原則。」

賊說:「這太容易了。以後還能見到你嗎?」

龍樹說:「我會待在這裡兩周,這個期間你都可以來,不過要先去嘗試我告訴你的方法。」

賊就這樣嘗試了兩周,他發現保持覺知是世上最難的事。無論他是在皇宮行竊,還是去別人家裡偷取金銀財寶,只要想偷東西的當下,他就會立刻失去覺知。不過他嚴格遵守對龍樹承諾,所以最後什麼也沒有偷成。時刻保持覺知太難了,當他保持覺知時,心中偷竊的慾望就會消失。

最後,他兩手空空去找龍樹,說:「我的生活全被你攪亂了,現在我無法偷任何東西。」

龍樹說:「問題在你不在我,你若想重操舊業,那就把覺知丟了吧!」

賊連連擺手:「不,那些覺知的片刻很寶貴,我這輩子從沒這麼自在、安祥、寧靜、喜樂,整個王國的財寶也比不上。」

賊哭著說:「現在我知道你說的話了,領悟覺性之後,其餘的都一文不值。我現在已經無法停止覺知的練習,我已經嘗到一些甘露的滋味。我想你一定無時無刻都沉浸在這喜悅自在的甘露中,你能收我為門徒,讓我追隨你學習嗎?」

龍樹說:「我確實無時無刻都處在覺知中,當初你尾隨我時,我就已收你做弟子了。那時你想偷的是那個金缽,但我想的是怎麼送你一個更大的禮物,這不,你已經發現了這一無價之寶,阿彌陀佛!」

選自聖空甘露公眾微信

明心見性後,還要還債嗎?| 每天幾分鐘,輕鬆學楞嚴經!?

mp.weixin.qq.com
圖標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