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jpg 

Black Butterflies 《黑蝶漫舞》

國別:德/荷/南非
導演:保拉凡德奧斯特Paula van der Oest《Tiramisu》
編劇:葛瑞格萊特Greg Latter《再見曼德拉》
演員:魯格豪爾Rutger Hauer《現代驅魔師》 卡莉絲范荷登Carice van Houten《死黑病》 尼恩庫尼克森Liam Cunningham《看守員》 葛蘭特史旺比Grant Swanby《打不倒的勇者》

劇情敘述才華橫溢的南非女詩人英格麗‧瓊蔻(Ingrid Jonker 1933-1965)多姿又多舛的人生
慘澹的童年下
陷入與父親決絕關係之中的角力
屢次尋求感情的依靠未果
將畢生滿溢的情感與情緒宣洩化作詩篇 付梓於世

1994年
南非總統曼德拉在就職典禮上
高聲朗誦她的作品「一個在加彭被士兵射殺的孩子」
(The child who was shot dead by soldiers in Nyanga)
讚揚著.......
「有一天,我們國家終會讚頌這段記憶
一名荷裔的非洲女士
在生命的淬練中轉變成道地的南非人
以及一個世界的公民
她的名字是Ingrid Jonker。
她是一個詩人和南非人
也是一個荷裔南非人和純粹南非人
同時是一個偉大的藝術家和人類。

在絕望深淵裡 她讚揚希望
當遭遇死亡 她展露出生命的美好」

傳記電影若能被成功的詮釋
其生命力度的震盪
足以撼動靈魂。

電影一開始
Ingrid獨白的詩句
一字一句 露骨而徹底
全然 展現了真我

1960年南非開普敦的蔚藍海岸
在海灘上奔跑的Jack Cope
意外救起深陷入灣流的Ingrid Jonker
當小說家遇到女詩人
妙語交手
Ingrid的主動
「為我寫首詩,我也會回敬你一首」
一次的偶然懈逅
迸發電光石火的熱戀
讓彼此萌生亟欲逃離原有的婚姻生活

愛降臨的那一刻,彼此便成了共犯。

雙親婚姻觸礁
父親對母親的愛恨 默默地轉嫁至Ingrid
父權壓迫、雙方政治對立、種族歧視立場不一
堆砌出與Ingrid之間巍巍的高牆
Ingrid一再地反抗、求和
甚至寫書獻給父親

吶喊
「文字代表我,為何你不願去了解我」
但換來的是
父親的冷嘲熱諷
與全盤否定

對父愛的渴求不滿
讓她流連在男人間尋找慰藉
眾人羅列如火
Jack Cope 一再而再拯救浮浮沉沉的Ingrid
但卻無法成全Ingrid對家的渴望
她祈求能有個棲身之所
從Jack Cope到後來的Andre P. Brink
兩個男人皆為有婦之夫
最終所有的心碎和靈魂一起沉淪
當愛從原地緩緩退潮
除了辜負
她的新生們 跟隨著崩落的心瓣 顫抖
凋敝的靈魂 渴如荒漠
愛人的歸期 是 永別
人生只剩虛無飄渺 一場空

picx_fben4090677804.jpg  


一再而再的分離過程 交疊
母親的早逝
與父親的斷絕關係
與感情世界的分崩離析
與未出世孩子的剝離
一生之中能「成全」多少次 分離?
能承受多少次傷心欲絕?

寫作也許能療癒
替煩悶解套
做為暫時忘卻匱乏所需的明智之舉
但 一而再的失望
換來是 絕望

當寫作的文思 已枯竭
愛的能力 乾涸
到後來
唯有 孤獨 盤踞
笑顏從此自生命 抽離

片末 萬念俱灰的那場暴雨
Ingrid冒雨懇求Jack
用惠特曼的詩句
告別所有反覆的毀滅
而她逝去的笑顏 將孤懸於海上
能回應的 只剩

海的嘆息

 


p.s:
貫穿全片的詩句
靈魂的對話
低語
繚繞於耳
揮之不去
於是 我去戲院看了兩遍。

腦袋的雷達並迅速地連結上
同是女作家傳記電影【Sagan】(莎岡‧日安憂鬱)


一為詩人,一為小說家
皆無拘無束倘佯於文字
不理會外面世界的批判或審視
無序生活追尋歡愉的自由
但對於愛的闡述卻有同等的默契

「愛,讓人免於孤獨
而明白人不能無愛而活,
才是真正的悲哀。」
                               -Francoise Sagan-

大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