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財經APP記者 唐汪凱

先後折戟A股、新三板和港股也未能阻礙對上市的執着,虛擬貨幣礦機生產商嘉楠耘智這一次將目標轉向了科創板。近日,有外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嘉楠耘智正在考慮再次申請上市,目標是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不過該計劃正在討論當中,尚未最終確定。

自2016年擬借殼魯億通登入A股無果以來,嘉楠耘智三次被資本市場拒之門外。而在主營業務礦機銷售急劇下滑的背景下,上市融資輸血,拓展多元化的芯片業務已成爲礦機製造商們解決當前行業發展瓶頸的共同努力方向。只是這一次,科創板大門又是否會向嘉楠耘智打開,仍然存在諸多變數。

三次上市折戟

嘉楠耘智上市之路的起點還要追溯至2016年6月,A股上市企業魯億通(300423)擬公開發行 8137.9萬股股份,並支付現金10.6億元,合計作價30.6億元收購嘉楠耘智100%股權,試圖通過資產重組的方式收購嘉楠耘智。但此舉遭到深交所三度問詢,嘉楠耘智存在“借殼”上市之嫌,最終重組計劃被迫中止。

A股上市路受阻後,嘉楠耘智將目標瞄準了新三板。2017年8月,嘉楠耘智提交新三板掛牌申請。然而,儘管業績數據亮眼,但商業邏輯、持續經營能力的問題依然受到了股轉系統的質疑,在經歷多輪問詢後,嘉楠耘智最終選擇了放棄新三板。

境內上市無果,嘉楠耘智又將希望寄託於境外資本市場。2018年5月,嘉楠耘智向港交所提交IPO招股書,但該申請遲遲沒有進展,擬募資金規模也一度從10億美元降至4億美元。時隔六個月,IPO申請失效,嘉楠耘智夢碎港交所。

值得一提的是,礦機製造商赴港上市無果的並非只嘉楠耘智一家,作爲三大礦機巨頭中的其他兩個,比特大陸與億邦國際也曾先後赴港遞交招股書,最後都因申請失效而沒了下文。

有媒體援引消息人士稱,港交所之所以不允許以比特大陸爲首的礦機企業上市,主要是因爲目前適當的監管框架還沒有到位,現階段,任何加密貨幣交易平臺或相關公司的IPO都“不成熟”。

分析人士指出,礦機製造商業績盈利依賴礦機銷售業務佔比過高,而在當前虛擬數字貨幣價格持續波動的背景下,該盈利模式前景不明,成爲相關部門不願意爲礦機企業上市放行的關鍵因素。

圓夢科創板?

隨着科創板的設立,兜兜轉轉一圈的嘉楠耘智又重新看到了在境內上市的機會。

截至4月2日,上交所已分批受理了37家科創板申報企業,其中三家已進入“已問詢”階段。

時代財經注意到,在37家進入科創板“候考”階段的企業中,不乏芯片製造商的身影。據企查查資料顯示,科創板申報企業瀾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是爲人工智能和雲計算領域提供以芯片爲主的基礎的解決方案,目前主要產品包括內存接口芯片、津逮服務器CPU以及混合安全內存模組。瀾起科技宣稱,已成爲全球可提供從DDR2到DDR4內存全緩衝及半緩衝完整解決方案的主要供應商之一。

申報企業晶晨半導體(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的經營範圍則爲半導體集成電路芯片的研究、設計、開發、製作;銷售自產產品;提供相關的技術支持與技術服務。

而嘉楠耘智的主營業務則是研發、設計及銷售專用集成電路(ASIC)芯片及其衍生設備。其芯片和設備主要是作爲數字區塊鏈體系的基礎計算設備,爲區塊鏈網絡提供算力支持。

在數字貨幣經歷此前一輪暴跌式行情後,礦機製造商們靠銷售礦機獲取暴利的時代一去不返,拓展其芯片業務的多元化也幾乎成爲行業共識,如果嘉楠耘智只是單純的礦機芯片設計、研發企業,其登入科創板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算力智庫高級研究員王傑在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表示,受虛擬貨幣價格持續波動影響,礦機製造商其主營業務以及業績將會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大概率上交所也會如港交所一樣對其上市持謹慎態度。

“對於芯片業務多元化的礦機製造商來說,能否登陸科創板,歸根到底還是要看公司是否符合科創板定位,公司是否掌握具有核心技術、高效的研發體系,和以核心技術爲支撐的廣大市場潛力。若嘉楠耘智在人工智能芯片領域確實有完整的研發體系團隊和核心技術,登入科創板的可能性將大大提升。”王傑說。

嘉楠耘智已經在人工智能邊緣計算芯片領域開始發力。2018年9月,嘉楠耘智發佈旗下第一代人工智能芯片勘智Kendryte(型號爲K210)。勘智Kendryte是一枚可容納神經網絡模型的一體化SOC方案,具備機器視覺和語音識別能力,可應用於智能家居、工業自動化、教育、農業、醫療等多領域終端設備。

礦機製造商拓展芯片多元化業務市場前景如何?億歐智庫助理研究經理薄純敏在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表示,三大礦機製造商都在生產AISC芯片,與AI芯片技術上是相通的。並且AI芯片市場規模巨大,據Gartner預測,AI芯片行業規模達到48億美元,2020年將達到146億美元,蛋糕非常大。

王傑也表示,以芯片技術起家的礦機製造商巨頭們,向着區塊鏈的其他領域轉型幾乎是確定的方向,也是更有潛力的選擇。而AI芯片作爲一個高精尖產業,市場前景巨大,能夠容納不同層次的芯片公司發展,因此看好礦機製造商在AI芯片領域的發展。

不過,面對競爭激烈的人工智能芯片市場,半路殺進的礦機製造商們仍需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長遠來看礦機製造商並不能在整個市場中佔據較大的份額。國外有高通、英偉達,國內有華爲、寒武紀等,在這些競爭中,礦機製造商並沒有絕對的優勢。即使發展AI芯片,短期也不會帶來太大的收入,業務拓展帶來的收入難以彌補礦機銷售收入的下降。” 薄純敏補充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