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創董事會主席孫宏斌去年曾說過,“主業做得好沒必要多元化,有問題的公司才做多元化”。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句話被孫宏斌改成“多元化企業的成功案例並不多”。

  事實上,國內許多企業家都想要跨界做多元化發展,但最後的結局卻都七零八落。僅以雨潤集團董事長祝義財爲例,在將雨潤做成與雙匯雙足鼎立之後,祝義財並沒有集中精力去超越雙匯,而是在2002年的時候開始發展房地產。當時許多人笑稱,賣豬肉的祝義財去弄房地產,也能成爲一個房地產行業的隱形富豪。

  可誰也不會想到的是,如今的雨潤集團正是被多元化拖了後腿,雨潤集團去年的虧損額高達47.6億港元。並且雨潤集團這還不是第一次虧損,而是已經連續虧損4年。誠然,這並不代表國內企業家當中沒有一個人成功做到多元化發展,李嘉誠、王健林便是最成功的例子。

  馬雲曾說過,李嘉誠的成功是難以複製的,任誰也不可能做到像李嘉誠一樣。這句話其實是飽含深意的。據2019年胡潤全球富豪榜顯示,今年李嘉誠再次以190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爲1943億元)的個人身家連續21年蟬聯香港首富之位。換句話說,其實李嘉誠是在自己70歲的時候才當上香港首富,72歲的時候當上華人首富。之所以李嘉誠能夠創造如此巨量的財富,長壽是最關鍵的原因。

  除此以外,李嘉誠之所以能快速躋身於香港富豪行列,與李嘉誠正好趕上香港房地產行業蓬勃發展的時代背景是有着一定關係的。另外,李嘉誠身上其實還有一個傳奇是內地富豪所學不來的,那就是大舉投資海外。

  衆所周知,如今許多富豪在海外多多少少都有些產業,但這些產業卻往往不是用自己公司的名義,而是個人名義。以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爲例,早在2011年的時候潘石屹就曾和妻子張欣一起在美國買下曼哈頓大道廣場旁邊的大樓,後來潘石屹還購買了美國紐約地標寫字樓通用汽車大廈40%的股權。

  但就在消息傳到國內後,SOHO中國卻宣稱這只是潘石屹與張欣的個人行爲,與SOHO中國無關。實際上,也正是因爲這種說不清道不明的裙帶關係,所以王健林纔會在負債4千億的消息傳開後,最先動手甩賣的就是海外資產。王健林想要和李嘉誠一樣在海外發展的夢想也從此落空。

  海外發展遇阻後,反應最明顯的就是王健林的個人身家。早在2015年8月份的時候,王健林曾以2600億元的個人身家打破李嘉誠連續15年稱霸華人首富之位的神話。然而近幾年來,王健林的神話卻早已不在。據2019年胡潤全球富豪榜顯示,王健林目前的身家爲170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爲1139億元)。短短3年多的時間裏,王健林虧了近1500億元財富。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並不代表王健林真的缺錢,萬達集團也沒有衰弱。

  對王健林熟悉一些的人便會知道,王健林一開始的時候是以開發住宅地產發家,隨後轉型爲商業地產。如今,萬達集團已經不僅僅是一家商業地產企業,其文化集團的收入已經超過商管集團和地產集團,文化集團去年的營收高達692.4億元。

  其中,運營僅4年的寶貝王公司的收入就高達20.8億元,同比增長44.3%。此外,影視公司的收入最高,高達580.6億元。值得一提的是,萬達影院在海內外累計開業影城1641家,屏幕16576塊,佔全球電影票房12%的市場份額。

  其實除了這些產業外,王健林手中還有一個最具商業價值,同時也是萬達最保本的生意,那就是萬達集團的收租業務。資料顯示,去年萬達商管集團的收入爲376.5億元,其中租金收入就高達328.8億元,同比增長28.8%,平均每天收租9千萬。

  值得一提的是,3百多億的租金收入其實並不是最令人吃驚的,而是那每年都近30%的增速。憑藉如此高的增速,萬達集團的租金收入很快便能上漲到千億級別。真的到了光憑收租就能年賺千億的時候,用王健林的話來說,萬達就能“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王健林3年虧1500億,可他還有個保本的生意,一天穩賺9千萬。除了王健林外,香港地產商最喜歡蓋高樓收租,李嘉誠、鄭裕彤無一不是如此。因爲高樓建成後不僅可以賣掉一部分,另一部分還可以用來收租。往往,賣掉的房子就足以收回成本,租金雖說是“細水”,但卻可以“長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