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07_144819  

 

2014-10-07_145051  

 

 

沒有富爸媽 一路苦讀出身成就健亞兩大鑽石

健亞(4130) 台股最寂寞的生技新藥公司

 

 

健亞 燒成灰都是新藥公司

   我記得這句話是去年健亞生技公司陳正總經理在接受金融家月刊訪問時,陳正總經理一直強調的一句話。

   可是,以當時健亞生技的各項表現來看,健亞就是一家製藥公司,幫日本「武田製藥」製作各種學名藥,跟羅氏合作、跟神隆合作、跟友華合作、跟東生華合作,健亞的各項產品例如:痠痛貼布、止吐貼布、 治療因糖尿病引起的抗間歇性跛足新藥PMR、 欣沛方、落脂錠與在臨床三期的Granpatch,健亞公司每年EPS0.6 元左右,( 上半年0.31 元) 從各個角度檢視健亞生技,他就是製藥公司,頂多是家具有研發能力的生技製藥公司。如果你這麼想(1 年前我也是這麼想),那就大錯特錯了。

 

 

這兩年來 健亞最大進度來自於2 大鑽石 3 大投資

第一顆鑽石:美國心悅公司 專攻中樞神經用藥

   美國心悅公司2013 年4 月創立,由哈佛大學精神科權威醫師─蔡果荃創立,其中研發中的SND-1,為治療精神分裂病、失智症的新機轉的領先藥物,年初才通過美國FDA 第一個臨床試驗許可(IND),由於屬於孤兒藥,可立即進入合併二期b/三期人體試驗,預計2015 年中左右完成三期人體試驗,有機會於2016 上半年在歐美完成新藥登記。

   我是這樣觀察健亞與美國心悅的投資關係。健亞投資美國心悅公司10% 股權,( 有點類似云辰投資基亞生技25% 的投資關係) 但健亞公司不僅是投資關係,也是製造廠商與新藥研發公司的關係( 類似浩鼎與永昕的新藥與製造公司)。簡單來說:投資是一種鞏固生產訂單的做法,換個角度再談:因為生產關係看好,所以進而投資。對於美國心悅公司而言,從IND 人體前實驗就開始有固定製藥廠商來生產及送件跑實驗流程,這是最簡單且最輕鬆,也是最省時省力的研發模式。

   中樞神經疾病是指,憂鬱症、過動症、躁鬱症等等因為腦部問題所引起的各種疾病。目前人類的腦性疾病是極少被開發研究的,甚至應該說是沒有對症下藥的準確藥品。當患者到醫院求診憂鬱症、躁鬱症時,醫生開的處方籤是鎮定劑或安眠藥。這是一個相當令人難過的事實,卻也凸顯出:腦部神經是如此繁複及臨床研究困難。現在美國心悅公司( 精神分裂新藥SND-1) 二/ 三期臨床實驗一起進行,資料顯示,其估計在2015 年中完成三期臨床實驗,2016 年可以取得歐美藥證。

 

第二顆鑽石:章修綱董事長領軍的瑞寶

集團( 瑞寶及生控生技)

   章修綱董事長旗下有3 家生技公司,分別是生寶臍帶血、瑞寶生技、生控生技公司。生寶臍帶血專門從事初生嬰兒的臍帶血儲存;瑞寶基因則從事豬隻藍耳病次單位疫苗研發,去年取得藥證,現在台灣國內銷量約100 萬劑,現在以合資公司模式開發中國市場;生控生技則從事人用疫苗研發。這三家公司各有特色,就其研究的領域看來,也都頗被市場看好。

 

第3 大投資:與合作廠商聯手研發的有

特色學名藥 逐一開花結果

   我把健亞的布局統稱為第3 大投資。中國石藥集團、兩岸肝病聯盟、神隆、東生華、友華等等公司的共同合作計畫。包括要開始著手建立行銷團隊等等後續發展及產品共同研發。

 

健亞(4130) 台股最寂寞的生技新藥公司

沒有富爸媽 一路苦讀出身成就健亞兩大鑽石

   我用這兩句話來形容健亞公司。2012 年當基亞公司股價55 元時,健亞股價在33 元。2013年基亞股價在200 元之際,健亞股價在40 元。2014 年基亞股價來到400 元了,健亞這一波來到70 元。

   用這三年來的股價變化,我用「最寂寞的生技公司」來形容健亞公司。至於國發基金佔健亞3成股權,健亞也是國發基金在台灣第一家投資的生技公司,而陳正總經理提到這一段時用「謝謝國發基金沒有拂袖而去」來形容創業的艱辛。所以,我用「沒有富爸媽,一路苦讀出身成就健亞兩大鑽石」來形容健亞公司所有的一切。

 

 

全文轉載自第18期君安第一財經周刊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及轉貼全文或部分文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