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同:為什麼留不住優秀公務員?

作者:李家同  出處:Web Only 2009/10

昨天看報,看到氣象局吳德榮主任決定退休,我想我們應該好好檢討了。

我們總認為氣象局的預報是不能錯的,這當然是犯了大錯。人類的科學的確有很大的進步,但是人類對大自然的瞭解,其實是極為有限的。我們號稱知道一些物理的定律,這些定律只能用在相當簡單的情況之下,對於颱風這種龐大而又複雜的系統,絕對是一知半解的。

首先,我們無法知道 颱風內部的結構,因為不能深入颱風內部,即使進入了,也無法記錄內部的所有資料。也許有一天,能夠知道颱風內部的詳細資料,我可以大膽地說,仍然無法對預 測有絕對把握的,為什麼呢?因為颱風的體積太大,為了要得到答案,必須做很多的假設,一旦有了這些假設,即使得到一些答案,這些答案也就不準確了。更可怕 的是:要求數學上的答案,必須求諸電腦,即用所謂的數值方法,這種數值方法可能造成誤差的,要解如此複雜數學式,誤差是不能想像的。

最基本的問題仍是在於,人類對大自然根本就是一知半解,我們都會算自由落體的時間,但是可以算雪花飄下來的行徑嗎?在中學教物理的時候,應該老實地告訴學生,我們對大自然的無知。

化學家恐怕是最知道他們的知識有限的,他們做實驗以前,很少人有把握知道所做出來的是什麼東西,很多人是事後有先見之明,能夠解釋為什麼有這種現象,但這一定是在實驗做完以後才能說的。

國人對氣象局預測不準大加責難,可是,美國一年到頭都會有龍捲風,美國的氣象從業人員也無法有絕對的把握。從來沒有聽說過美國社會對於這種預測不準而大加責難。

我們對公務員要求之 高,絕對過份,中間不乏非常認真工作的人,無論他們如何認真工作,仍然不會有十全十美的結果。氣象預報是如此,防洪防災更是如此,誰有把握我們的防洪工程 絕對不會有問題?我們政府的專家,在做這類工程以前,一定也都經過仔細規劃過,但每一個這類工程都仍然有失敗的可能。如一旦失敗,就要接受監委調查,誰敢 做公務員呢?

(作者為暨南、清華、靜宜大學榮譽教授,原文刊載於20091009聯合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