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的地推在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後,得到的用戶轉化率卻低到讓你目瞪口呆?而別人家的地推分分鐘見到成效,屢試不爽呢?你有想過你的地推問題出在哪了嗎?是推廣力度不夠,還是方法不對?這是個問題。

地推的目的無非就是讓目標用戶下載公司APP或關注公眾號,最後將其轉化為準客戶。如果地推只是單純的以禮品換粉絲,嘩眾取寵,用一組看似漂亮實際毫無意義的數據敷衍老闆和忽悠投資人,這樣的地推就失去了其本真,後期的轉化也就成了空談和扯淡。

只有走心,用心做好地推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才有可能達到預期的目的。要做好一次成功的地推,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如何識別目標用戶

地推人員的任務,不僅僅只是讓客戶簡單下載就完事,重點是跟客戶溝通。在地推過程中,地推人員要善於察言觀色,從用戶的言行舉止中,了解客戶的學歷、職業以及對推廣產品的認知度等信息,通過與客戶的溝通交流,加深用戶對產品的認知及品牌印象。

如果在和用戶交流過程中,發現用戶完全是沖著禮品來的,我們可以委婉地拒絕其參加我們的活動,比如,我們可以說:下載APP需要的流量大、現場WIFI不大穩定等。一般情況下,如果用戶只是為了佔小便宜,就會知難而退,這樣既宣傳了品牌,也沒得罪用戶,還保證了粉絲的質量,一箭三雕,和樂而不為呢?

如何搞定投資者

我們總是以為投資人通常以數據作為是否考慮投資的依據,因此,我們在地推過程總是過度強調用戶數量,於是,只要是個人過來,不管他是沖著禮品來的,還是真的對產品感興趣,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讓他關注了再說。結果,粉絲數量是上來了,數據也漂亮了,但轉化率卻低得嚇人,造成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的尷尬局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深圳衛視《為夢想加速》節目,在第十三期的「銷售車輪戰」中,投資人認為:懂得營銷是創業的基本條件,在任何情況下能將產品成功售出,這樣的才能絕對值得投資。

那麼,一場地推下來,投資者最看重的是什麼呢?大家有思考過這個問題嗎?我想,他看中的決不是你一場地推活動下來,增加了多少粉絲,送出去了多少禮品,而是你轉化了多少客戶以及這些客戶所帶來的價值是否超過了此次地推所投入的費用。

投資人看中的更多的是一個團隊的能力,這種能力在很大程度上確實是通過數據才能看出來的,但是此數據非彼數據,我們在地推過程,一定要把握重心,脫離了地推的本質,一切數據就變得毫無意義了。

試想,如果一場地推活動下來,增加了2w粉絲,轉化率卻不到3%,而你用不到一半的費用,增加的粉絲不到3000,轉化率卻高達30%,你說,投資者更喜歡哪一組數據呢?相信大家都心知肚明。

如何提高地推效率

那麼,又如何提高地推的效率呢?一個不斷進步的人,一定是擅長給自己做總結的人。在地推過程中,我們只有通過不斷給自己的工作做總結,不斷完善工作細節,才能讓工作更完美高效的完成。

比如,在地推過程中,你可能因為某一個小小的動作,或是隨口的一句話,讓原本對活動興緻勃勃的用戶頓時失去了繼續了解的慾望,這時,你就需要反省,總結下問題的癥結所在。這樣在與下一位客戶交流中,你就會避免因為犯同樣的錯誤,流失客戶了。

又比如,為什麼此次活動,禮品送出去那麼多,實際轉化率卻低得嚇人呢?是場景選擇不當,還是產品本身存在問題?或者別的什麼原因。我們要對每一次活動,要做一個系統的分析和總結,那麼下一場地推中,我們就可以避免這個可以避開的誤區了。

細節決定成敗,習慣造就未來,相信大家都深有體會。在地推過程中,通過不斷給工作做總結,是提高地推效率的最好的方法之一,俗話說簡單的事情重複做,你就是行家,重複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專家,地推也是如此。

寫在後面的話

地推有三大優勢:

1.用戶最真實:市場推廣人員,深入實地針對用戶來宣傳推廣。

2.投放最精準:可根據產品定位、用戶需求來進行用戶的選擇。

3.效果最明顯:在地推期間,用戶是量和質的雙豐收。

而怎樣實現地推的三大優勢,相信這是每個地推人都在深思的問題。地推派,作為一家以市場為導向,以服務求生存,以信譽求發展,打造互聯網 + 地推的O2O模式,落地企業推廣需求的地推公司,

在為廣大企業提供高效的量身定製的推廣方案和優質的眾包服務的同時,將積極探索,在專業地推的路上一路向前,不斷超越自己,刷新歷史記錄。歡迎地推行業的朋友和有推廣需求的朋友前來與大百科相互學習交流地推心得。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