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字的血淚故事 「塵爆卅日」用文字記下八仙塵爆事件

 

作者記者李采妮/台北報導 | NOWnews – 2016年1月7日 下午8:30

轟動全台灣的八仙塵爆事件至今已滿半年,新光醫院麻醉科住院醫師汪郁榮在這段期間於開刀房救治病患,有感於在醫療崩壞之下發生這樣的災難,以及政府與社會的各種矛盾亂象,看盡人情冷暖。為了讓這些沉重的議題能帶給大眾持續省思、不要讓八仙塵爆的傷痛隨著時間被淡忘,汪郁榮醫師寫下十萬字小說「塵爆卅日」(卅,厶丫丶),透過文字將自己所見傳達給大家。

汪郁榮表示,小說雖然不是描寫新光醫院,但為符合醫療救治實際情形,情節十分逼真,希望民眾看了能更加理解醫療的困境,書中描述醫護人員在疲累之餘的心血投入、醫倫難題、生命去留抉擇,期許讀者能珍惜醫療資源、明辨媒體訊息、關懷支持事件受害者並持續監督新北市政府在此事件前後應擔負之責。

新光醫院在塵爆期間共收治27位病患,目前已全數平安離院。對此,汪郁榮更指出,相較於其他類似處境的傷患,八仙塵爆確實獲得較多關注與物資,但即使得到再多的醫療資源,塵爆罹難者與傷患都是雞蛋的一方,雞蛋與雞蛋之間不該互相攻擊,一般民眾真正該譴責的對象應該是高牆的那一方,何況是善於躲避、推卸責任的高牆。

醫學中心整形外科林醫師則表示,「塵爆卅日」讀來讓人捏把冷汗,因為實在非常寫實,更大膽不走溫馨路線,將許多黑暗面都寫了出來,融入大量的新聞則使人記起當時的種種亂象,加上總統選舉將至,留下非常多的想像空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ahoo新聞把書的新聞放上FB,
我覺得很意外。
對我而言我的書是文學作品,
不過對尚未看書丶只見新聞的大眾而言可能以為是政治產物。
看了下面的留言都是在罵參加者跑趴卻要國賠丶
浪費納稅人的錢,不值得同情,
這些留言我倒是完全不意外。
老實說我相信塵爆救治期間,
水深火熱救治病患的醫護人員裡,
浮現過這些想法的絕對不比一般民眾少


對,我也是其中之一,
即使我在塵爆發生後前兩週挺著懷孕近30週的肚子麻了超過三十台以上清創刀,
親眼看見年輕病患的慘狀,
我還是在接收媒體資訊時浮現過這些念頭。
都已經醫療崩壞了,
你們這些人還鬧出這個亂子!
一開始寫作時其實我不是很有方向,我本來只是想記錄急診當晚的情形而已。
但是當我研究各方媒體資訊,
我學會用各種角度冷靜的思考這個事件。


參加活動的年輕人有沒有責任?
那麼穿著迷你裙走過巷子受到性騷擾的女孩有沒有責任?
國家應保障人民參加各種公開大型活動的安全,
就像我們該去討論治安而不是大罵穿迷你裙的女孩不檢點。


初期的同情是怎麼演變成撻伐的,
只能說如果閱聽者沒有冷靜獨立思考,
一個新聞就可以把風向完全改變,
何況當時的媒體資訊多麼紊亂。
就像到現在網路上到處都是毛揆在6/30說這次意外是「國難」,
引起公憤,
實際上有多少人知道當時毛治國說的是「危難」,是媒體誤植?
一字之差可以引爆滔天民怨,
台灣民眾若期待媒體扮演稱職公正的the fourth estate,
就不要只會駡媒體是霉體,
閱聽者自己也要有檢視媒體文字的素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