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中國人行在公開市場大手筆釋放5,020億人民幣的透過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替市場注入流動性,帶動陸股出現彈升行情,投信法人表示,人行這項舉措,被市場視為貨幣政策由年初的中性偏緊,轉向寬鬆的指標,以穩定中美貿易戰爭可能對經濟與信用所造成的影響,有助股市表現。

摩根中國雙息平衡基金產品經理致寧指出,統計今年來MSCI中國指數下挫逾5%,連帶拖累大陸股票基金平均表現,不過部分基金在主動選股的優勢下,今年來逆勢繳出亮眼的正報酬。

根據Lipper統計,今年來境內外基金中,共有六檔大陸股票基金績效力守正報酬,包括摩根中國A股基金、瑞銀(盧森堡)中國精選股票基金、德意志中國股票等,遠勝過同類型基金平均值-5.22%表現,也遠優於MSCI中國指數同期的-5.48%。

張致寧表示,第一季大陸經濟數據依舊亮眼,政府對經濟增長具底線支撐的信心下,持續進行去槓桿。但第二季來中美貿易摩擦問題,在信心層面上打亂大陸經濟步伐,也成為當前市場最大變數,因此,大陸一方面透過開放汽車、金融等各產業外資持股上限,採取內部加速改革,外部更加開放以接軌全球化的態度,另一方面,人行也同步替市場注入流動性,以提振提經濟表現。

保德信中國品牌基金經理人許智洋分析,近期大陸一行三會的表態,以及人行對於貨幣市場流動性的支持,顯示陸方貨幣政策出現微調,市場期待即將到來的政治局會議釋放去槓桿政策放鬆的訊號;隨監管層的政策調整,去槓桿的過程有望平穩度過,此舉有助於市場對於銀行股的風險偏好回升,整體金融股也有望受惠於官方政策的邊際放鬆而出現反彈,後續可關注政治局會議釋放的政策方向。

安聯中國策略基金經理人許廷全表示,在近期大陸政策走向上,微調訊號已經顯現,尤其官方政策面考量金融去槓桿或受國際政治衝擊,資金端仍將給予一定程度的支持,市場在經歷貿易戰雜音反覆干擾、震盪拉回後,目前估值相對偏低,投資價值逐步浮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