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  

在尚未具備賺錢能力前,就已經擁有強大的花錢能力

是人性設計上很具有勇氣的一項特點

也是很恐怖的缺點之一

 

自從踏入設計領域後,商業行為裡頭的『價』,讓我更能看清楚

原來~用眼睛看到的,只是價格

原來~用心裡看到的,才是價值

問題出在於,大多數的人往往都不曾用心去看

老是匆匆一瞥標籤上、報價上的數字大小

來決定優先決定購買與否!

買衣服、買書籍、買文具、買蔬果、買家電.....

無不例外

 

有時候,很喜歡站在琳瑯滿目的水果攤旁

靜靜的看著人來人往的購物行為

奇異果#18、紐西蘭櫻桃、蜜澄蕃茄、富士大蘋果、頂級牛奶蜜棗

這些單價較高的水果

等待的除了是經濟許可的饕客

另外則是準備『送禮』的客群

透過觀察,推測此兩者以心為出發點

考量的是價值優先(當然價格會隨著價值而提升阿~~~~)

 

常逛有機小農市集、手作烘焙坊的朋友們

考量的也是價值優先

 

而大型購物中心、便利超商則是以價格取向

供應一大部分希望能買到『更便宜』的消費者

 

基於自然界的某種規律

讓人產生喜歡『多』甚與『少』的感覺

不過,易經繫辭裡老早就給了提示:

三多功,五多凶;二多譽,四多懼

數字不是多就好

位置不是高就好

 

設計領域中常遇見

要的是盡量多做些項目

卻又希望少花點經費預算

來到藝術品領域後才發現

『以價制量』~~才是精髓所在阿!!

 

價格與價值本身沒有好壞與對錯的區別

但其內含的隱性元素如:服務、精神、歷練、文化等

用心觀察,即可清楚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大學時,弟弟因為很喜歡重機,也喜歡騎機車

所以開始大量搜尋相關領域的事物

有一次,跟老媽說要去買一頂安全帽

老媽:去哪買?不是原來就有一頂嗎?

弟弟:台中買!要買好一點的

老媽:能戴就好,幹嘛一定要買多好阿?

弟弟:這是一種對自己安全的保護!(語氣堅定彷若孔明空城計)

於是當天回家後,櫃上多了一頂包著很有質感布套的安全帽

aa  

是的!就是Arai

只要對GP500或一級方程式賽事有興趣的朋友對這品牌都不陌生

老媽隨口問了一句,這好一點的要多少錢

弟弟:一萬多而已

頓時,我發現空氣似乎有結冰的現象

然後,弟弟緩緩的說出一句神回:

『難道我的頭不值得用一萬塊來保護他嗎?』

 

 


 

爾後,在我的購物模式裡

這句話很深刻的停留在腦中反思

不管是在書籍、衣服、或其他項目的購買上

價格再也不會是第一優先考量

 

貴不貴,都是心理因素

只要能夠讓買的人產生信任感

 

『全國電子揪甘心』的SLOGAN還是優於屈臣氏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