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JPG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由餐桌上來認識一座城市,可能是最快的方法吧!?

        近來如果有人要我推薦台東市內有什麼地方好吃,

       牧童便遙指台東森林公園對面,原住民會館一樓的MATA家屋。

    IMG_6593.JPG

        台東縣的原住民文化非常豐富,全縣少少的23萬人,原住民便占有三分之一人口,境內分布七個族群:阿美、卑南、排灣、魯凱、布農、達悟、平埔(馬卡道)族,各族有各族的飲食文化,所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遊客想要一次一網打盡,遍嚐各族風味餐的話,人客你就進來位於台東市中山路10號的MATA吧!

24.JPG

       吃過多次的午晚餐,發覺MATA有符合慢食的「六M宣言」

Meal(美食)、Menu(菜單) Music(音樂)、 Manner(禮節)、Mood(氣氛)、Meeting(聚會),在強調一種放慢腳步,吃在地,時當令的生活方式。 

14.JPG

        Meal(美食)….美食主義在現今社會裡,似乎有被菁英化的趨勢,「吃好的」暗喻花大把鈔票進高檔餐廳、買得起高級食材。土生土長一輩子住台東的我,發現安心的好食物不一定貴,不一定要經過繁複的烹煮手續;食材從產地到餐桌的距離,說不定比我家走路到火車站還要近。

  • 2.JPG
  • 3.JPG

        距離海港只有十分鐘車程的MATA家屋,有合作的漁船,時有新鮮的漁獲。附近小農的蔬菜,可以吃到原住民特有的野菜:紅藜、小米、假酸漿葉、山苦瓜、翼豆、野莧、車輪茄、腎蕨塊莖(第一次吃到)、烤竹雞。今天大家強調的「食在地,吃當令」,這裡不是口號,而是實踐。

04.JPG

     ↑ 左下角黑嚕嚕的是台東牛肉(三杯蝸牛)

 

06.JPG

         Menu(菜單).....日本知名藝術家美食家北大路魯山人說':「『料理』一詞,就是照料處理、思考其道理。」,料理並非烹調一事,而是「整頓事物的道理」。

        MATA12月開始,星期一到星期五,應觀眾要求,推出商業午餐,適當合宜的親民價格,最宜好友午間偷閒相聚,一個人來吃也不會尷尬。

18.JPG

   ↑ 生魚片定食,我的最愛!

 

21.JPG

   烤鹹豬肉,物美價廉,CP值最高!

 

22.JPG

              ↑ 一本正經的鹽烤鯖魚

        午間套餐式的主菜有四種選擇:烤鹹豬肉180元、鹽烤鯖魚200元、烤馬告竹雞250元、本港生魚片250元,有四樣配菜每日更換。

        一大碗的紅藜白飯可是長濱鄉的「海稻米」,一年一穫,非常珍貴。

05.JPG

 

20.JPG

        Music(音樂)..... 沒有音樂的地方彷若沒有空氣,生活在海闊天空的台東原住民每個人都是音樂家,1952年被日籍民族音樂學家黑澤龍朝發掘的布農族八部合音、或是阿美族的飲酒歡樂歌古謠吟唱,在亞特蘭大奧運(1996)開幕典禮中一鳴驚人,到亞洲天后張惠妹,一個小小的南王村就出了四屆的金曲獎得主!在在顯出的原住民音樂瑰寶,只要你來原住民會館用餐幾次,就可以輕鬆的邊欣賞古謠吟唱或是現代原民青年的歌曲創作,彷彿置身山村,清風明月,充滿著遐想~~~~

07.JPG

     ↑ 晚間套餐399,肉量比較多啦,有八道菜。

09.JPG

     ↑ 口福不錯的我,吃到蘋婆(鳳眼果),別忌妒。

 

        ※禮節(Manner).....餐桌上的禮節?大家都知道,不必贅述,但我覺得用餐前若能先打個電話預約,讓接待人員有準備,總是好的。然後進到餐廳,若是開放式的廚房,我會設法跟廚師打個招呼,點個頭,笑一笑;餐後離去時,再去跟廚房的人員笑一笑點頭說:「謝謝,今天的某某菜真好吃。」下次你再來,菜一定更好吃!

08.JPG

    ↑ 三色地瓜球,左上角沾醬的點點是紅藜爆米花~~

10.JPG

       

11.JPG

      ↑ 竹杯裡是小米酒,只有兩小口,放心,不會醉~

     ↓ 下圖右是兩份阿拜的解構版。

15.JPG

        大家都知道廚房的工作從早到晚,又熱又累,若不是對烹飪有極大的熱情,是無法持續的,若想吃到好吃的菜,別吝嗇給廚房工作人員一個愛的鼓勵喔~

16.JPG

    ↑ 烤「鳥仔巴」是所有五年級以下的台東人楓港記憶。  MATA大廚為我們愛心復刻,用的是飼養的竹雞,完整一人一隻,不大不小,我們就豪邁的用手抓著吃吧!

17.JPG

 

        Mood(氣氛).....原住民會館一樓是餐廳,二樓以上是旅店,是台東縣政府委外經營,已經荒廢兩年,去年由新進的原住民青年團隊經營。

       2016,七月一日新開幕,七月六日就遭到超級強烈颱風尼伯特肆虐,全部打壞,杯盤狼藉。時代考驗青年,青年創造時代,打落牙齒和血吞,高人指點重新來過。

 

30.JPG

           ↑ 強颱打壞原住民會館屋頂,全館嚴重漏水,好慘!(遇水則發! 哈哈苦笑!)

  13.JPG

19.JPG

     ↑ 搭配生魚片吃的嫩葉,是阿美族的野菜:細葉碎米薊。一點點的嗆辣,跟生魚片超搭的啦,你別放過主廚心意!!!

 

29.JPG

 

         英國名廚亨德森(Fergus Henderson)說:「我搞不懂年輕夫妻要共築新生活時,怎麼會從買沙發和電視做起?難道他們不知道餐桌最重要嗎?」

        餐桌最重要,MATA所有的餐桌都是形狀不規則的漂流木長桌,觸感溫潤。桌上放置水果的果盤也是天然的漂流木盤,倚牆而立的是阿美族圖騰的手工藝品,現場也有婦女在編織藝品;寬敞明亮的接待客廳,蘭嶼拼板舟為視覺主體,以阿美族捕蝦的竹筌為設計發想的各種形狀燈飾垂吊空間,餐廳整體的顏色搭配舒適輕快,不似其他原住民料理餐廳的晦暗悲鬱,而是呈現原住民青年的活潑明快精神。

1.JPG

        ※Meeting(聚會).....有個朋友曾經對我說:「吃什麼東西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誰吃。」MATA家屋的餐桌座位寬敞,桌與桌之間的距離恰當,不用擔心耳朵刮進鄰座的話風句尾。找個名目與朋友聚聚,離開Line的聊天群組,放下划手機的手指,拿起碗筷,聯絡聯絡感情吧!

25.JPG

        走遍全世界,只有安全的食物沒有敵人。從巴爾札克到史考特‧費茲傑羅,進城後的頭一件事,就是找他聽說過的地方吃一頓。名滿天下的文學家如此,凡夫俗子也是如此。

         你來台東,沒有比上MATA家屋吃頓飯,去了解當地風土、文化與當地人生活更好的方法了。

12.JPG

27.JPG

              

         原住民會館 MATA家屋

      地址:台東市中山路10號(森林公園對面)

      電話:089-340605

 

23.JPG

      ↑ 沙拉裡有一粒腎蕨的地下球莖,別辜負了~

 

     說明:  

       MATA,阿美族語「眼睛」

     巴爾札克(Honore de Balzac 1799-1850)法國現實主義文學成就最高者

     史考特·費茲傑羅 (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 1896-1940),美國20世紀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最著名的小說《大亨小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