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乘上了一列被稱為歷史的火車,它向所有的乘客許諾時間、金錢,給予權利和力量。上車是容易的,下來卻困難,因為和我們一起的還有圍牆。

今年30出頭的漏斗 @雨天的漏斗 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今天我們找他聊了聊他第一次的個人環球之旅。

從出發前的飽受爭議,到一路上的磕磕絆絆,再到九個多月後順利完成20國的行程,幸運的是,人們對於重新出發的定義沒有貶義和攻擊性,這次出髮帶給他的是可以看見的努力和成長。

漏斗在柬埔寨吳哥窟

「當你想做成一件事,全世界都會幫你」

Q:作為一個長途旅行小白,為什麼會突然生出一個人環球旅行的想法?

漏斗:

這個想法在上大學之後就有,那個時候條件有限,只能在國內旅行。大學畢業後,特別喜歡看旅遊相關的書,周末有時間就跑去書店,一天下來會看十來本,書里介紹的目的地讓我心馳神往。

我考慮到以後可能不會有這麼大把時間去旅行,會有事業等各種因素打擾。而且我目前能力不足,工作不順,急需快速成長,所以我當機立斷決定去環球旅行。

Q:當時周圍人對你的舉動有什麼反應?會在意周圍的人對你的看法或者評論嗎?

漏斗:

我家人挺支持我的,但周圍人基本都不看好,在網上也是被人各種嘲諷。在辦理美國簽證時,被網上的負面消息所影響,心情不好,沖簽證官發泄情緒,大聲吼叫,導致被拒簽。然後我開始反思這件事情,如果我都照著別人說的做,受別人影響,那永遠都不可能走出去。所以我後來乾脆不去搭理別人,專註於做自己的事情。

在我看過的很多旅遊書中,都有這樣一句話,給我很大觸動:「當你想做成一件事,全世界都會幫你」。很多人也是沒有旅遊經驗,走著走著就有經驗了,也越走越遠,所以我相信我也能環球旅行。

Q:環球旅行用了多長時間?去過哪些地方?

漏斗:

花了9個多月,去了亞洲歐洲非洲共20個國家。我最初的計劃是走遍亞非歐、北美南美大洋洲,雖然現實和理想總是有差距的,但慶幸還算順利地結束了行程。

Q:這次旅行花了多少錢?作為普通的上班族,旅行的錢是從哪兒來的?

漏斗:

總共花了不到10萬塊錢。旅行是家人出的錢,家裡非常支持我這次旅行,把這次旅行當成學習和成長的一次機會。我覺得這個投資非常值得。

許多家長寧願一年投資幾萬,甚至幾十萬,在孩子身上。去參加補習班、興趣班,培訓(有的培訓幾天就得好幾萬),請家教,私立學校,出國留學等。這樣看來,環球旅行其實是一件性價比非常高的投資,一年時間只需要10多萬。而一次有針對性的環球旅行,收穫還是非常大的。很多人環球旅行沒什麼收穫,不代表我不能有所收穫。這和很多人花錢出國留學,不好好學習,沒學到什麼東西,但有些人留學收穫頗豐一個道理。

Q:是怎麼節省經費,把資源發揮到更大的?

漏斗:

第一,有規劃的旅行才能最有效的節省成本。我在出國前已經規劃好了要去哪些國家,大概去哪些景點,一路上的簽證和交通如何解決。出發的時候心中有數,不至於臨時抱佛腳,花更多的錢。

第二,路上少走彎路,住青旅,結伴包車,懂得取捨。有些地方是必去的,花再多錢也要去;有些地方比較貴,性價比不高,可以捨棄。比如黎巴嫩,這個國家唯一吸引我的地方只有巴爾貝克神廟。我最初的計劃是從土耳其到黎巴嫩,再到約旦,只能飛進飛出,當時機票費用將近2000塊,且黎巴嫩消費很高,為了一個景點至少要3000多塊,性價比不高,所以沒去。

漏斗在知乎「一年之內環遊世界最合理的路線」問題下列出的旅行清單

Q:在旅行前你做過非常詳細龐大的旅行清單,真的走起來和理論上有什麼不同?

漏斗:

最大的不同是,人的自控能力沒有那麼強。短期的旅行確實可以控制得非常精確,一旦時間長了,就不可能那麼精確了,人不是機器,會疲勞,會有惰性。在土耳其的卡帕多奇亞,我一下子呆了7天,比預期多了5天。如果行程緊湊,2天確實可以玩完,但是我那時候,可能上午十點多鐘才起床,起床後刷了一會手機,就到中午了,只能下午徒步一會了。

Q:選擇目的地和景點的依據是什麼?

漏斗:

首先我有我自己最想去的地方,這樣的地方在全世界有上千個;然後看哪些國家擁有這樣的景點多,且性價比高;再一個盡量選擇不同風格的目的地,體驗不同的類型。

比如我沒去過沙漠,所以選擇了約旦的瓦迪拉姆(《火星救援》拍攝地)和埃及的黑白沙漠這兩種特色十分明顯的沙漠。

埃及黑白沙漠

Q:你在知乎上寫過,以梁思成為楷模,強調有目的有深度的旅行,這次環球旅行會有走馬觀花之感嗎?

漏斗:

沒有這種感覺,不過在到達非洲後行程慢了很多,很多想去的地方沒有去成。每個想去的地方,我都會留足時間觀賞,遊玩時間會比一般自由行的遊客長很多。

聖彼得堡的冬宮,我連續去了五天,仔細聽中文講解,而一般旅行團在裡面只有2-3個小時。

冬宮,馬蒂斯的大幅油畫《舞蹈》,色彩鮮明內容簡潔

盧浮宮我在裡面呆了8個小時,認真聽中文講解,呆的時間也是超過了絕大多數遊客。

法國盧浮宮

除了在坦尚尼亞遊獵,我還去了斯里蘭卡,想弄清楚亞洲和非洲最好的遊獵目的地,區別在哪裡,體驗上有什麼不一樣。

坦尚尼亞哈扎部落,世界上最後的原始狩獵部落之一

在坦尚尼亞塞倫蓋蒂公園,有幸見到了動物大遷徙

斯里蘭卡遊獵,一隻大象從眼前走過

在埃及的盧克索神廟,我呆了6小時以上,把裡面的每一副壁畫的中文講解看了好幾遍,對照著結構圖想徹底弄懂神廟的結構。我在裡面來回穿行,忘我地感受著一個古埃及人進入盧克索神廟朝聖的心情。

埃及盧克索神廟

帝王谷的一個陵墓,我呆了3個小時,對照著中文書,仔細看每個壁畫的圖案代表著什麼意思。直到守墓人覺得我呆的時間太長而把我趕了出來。其實絕大部分遊客在一個陵墓裡面也就呆10幾分鐘。

不完美的冒險

Q:你如何看待度假游和土豪高端定製旅行?

漏斗:

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前我自己喜歡旅遊,便認為大多數人都喜歡旅遊,但我後來發現並不是這樣的,旅遊只是一個小眾的愛好,而背包客在旅遊中更是小眾中的小眾。

其實我也想度假游,單純放鬆心情,就挺好的。我也想去馬爾地夫這樣的地方住高端酒店,定製旅行,享受幾天,只是目前的條件和情況不允許我這麼做。

我列過自己最想去的地方和想做的事,發現很多都是非常燒錢的:比如南極點、北極點、3000美金的韓松洞、銀背大猩猩;看各種頂級演出,比如澳大利亞原野星光展,太陽馬戲團,大衛科波菲爾等;住各種特色酒店,比如東經131°酒店、巴塔哥尼亞探險酒店、鷂魚酒店、ION豪華探險酒店、長頸鹿莊園、冰酒店、鹽酒店、樹屋等;吃各種美食,比如懷石料理、法國米其林三星大餐、馬爾地夫5.8水下餐廳等。泡著溫泉看極光、住著野奢帳篷獨享方圓千里的美景、看動物沒人打擾不用和別人搶,住著特色酒店吃大餐,去深入無人的戶外徒步探險等等。我想體驗各種生活各種新事物,但會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去做。

Q:現在窮游越來越受到旅行者的喜愛,在追求自由冒險的同時,往往也意味著沒有更好的交通住宿條件等等,你怎麼看?

漏斗:

窮游有窮游的玩法,富游有富游的樂趣,我覺得無所謂。路上住的好不好,吃的好不好,我都可以接受,我更關心能不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景觀,能不能去自己想去的地方。

背包客的包容性往往是很強的,我住過星級酒店,也住過10多塊一晚的床位。我首先考慮的是性價比,在迪拜住床位會很貴,將近20美金,而迪拜網上評價非常好的四星級酒店也才40美金,顯然住四星級酒店性價比很高,還包早餐。另外我會找機會和中國人溝通,開闊思維,所以我更喜歡住青旅。

死海附近的一家五星級酒店

人的適應能力很強,坐的多了,受環境影響,交通這塊也慢慢鍛鍊出來了,後來我在斯里蘭卡坐10幾個小時巴士,印尼坐20多個小時大巴也覺得沒啥。

斯里蘭卡巴士

總的來說,目前窮游對我的幫助會遠遠多於富游。富游住酒店,和旅行者溝通的機會會少很多,而且有錢了心裡也不慌,請翻譯,請保安,遇到問題更多的是用錢來解決。而窮游更多得靠自己。富游只是激勵我去更努力的工作掙錢,讓自己對未來的目標有憧憬。

Q:窮游鼓勵人們對目的地有深入的體驗和感受,撕掉先入為主的標籤,有哪些時候你對某個地方或者人產生了不同的看法?

漏斗:

很多地方必須得自己去實地感受,才能知道具體情況,網上的東西很多都是別人的感受,或是片面的,甚至是故意誤導的。

沒去印度之前看新聞說印度扒火車、治安差,去了之後發現印度沒有扒火車現象,治安也不錯,晚上十點還能在城市裡面逛街。最讓我驚喜的是在印度的中國背包客特別團結,在印度看到中國背包客以後,很多時候大家都像看到了在國內的親朋好友一樣,遠遠的打招呼,上去之後沒聊兩句就先加個微信。相反是在歐洲的時候遇到中國人很多都很冷漠,想像中在歐洲很容易結伴,結果在歐洲卻沒有找到伴一塊遊覽。我認識的很多獨自走歐洲的朋友也是一樣的情況。

印度瓦拉納西,恆河夜祭

印度齋普爾琥珀堡

網上都說歐洲如何高大上,導致我對於歐洲、對於巴黎的預期特別高。去了之後反差特別大,道路狹窄破舊,城市還是19世紀的城建,歐洲人的工資和實際生活水平並沒有想像中的高,生活各種不方便,治安也不怎麼好,旅途中兩次差點被搶劫都是在歐洲發生的,結果我得了日本人愛得的巴黎綜合征,就想趕快逃離巴黎。

巴黎香榭麗舍大街

而非洲是個非常多樣化的地方,每個國家實際情況都不一樣。蘇丹極度無聊,當地人唯一的娛樂活動就是坐在一起聊天。天氣熱,冬季的白天氣溫都在40度左右,入境後到首都喀土穆一路將近一千公里,全是沙漠,到了首都也沒幾顆樹,動不動還刮沙塵暴。而一離開蘇丹,進入衣索比亞,馬上就能聽到鳥叫,入目處全是綠色。

衣索比亞奧莫山谷唇盤族,AK在手天下我有

盧安達紐恩維國家公園,巨大的蕨類植物彷彿進入侏羅紀,基本沒有中國人前往

埃及的消費極低,是世界上旅遊最便宜的國家之一,而肯亞、坦尚尼亞消費則是埃及的六七倍,一碗蘭州拉麵、熱乾麵相當於40元人民幣。

非洲桑給巴爾島岩石餐廳

我看到的真實的迪拜也沒有傳說中那般土豪高大上,在迪拜的一個星期,我都在仔細觀察這個城市。這是一座沒有靈魂的城市,貧富差距特別大,娛樂至上,傳統與開發並融。一座未完工的城市,還欲於天爭。

迪拜的高樓基本集中在迪拜塔和棕櫚島附近,城市其它地方是成片的平房,以及未完工的道路

斯里蘭卡沒有什麼特別突出的亮點,各個項目都比較平庸。遊獵比不了非洲,古建築比不了印度柬埔寨,潛水比不了很多國家,火車景觀其實也一般。只是它什麼類型的景點都有。

在斯里蘭卡,體驗了一把扒火車

另外,斯里蘭卡的生意人給我的印象極差,再加上小偷泛濫,其實對於背包客的體驗並不是太好。但是目前中國和斯里蘭卡關係比較密切,所以媒體吹捧、旅行社把人拉到斯里蘭卡這種事情也不奇怪了。

Q:國外旅行經驗不足,並且不會英文,除了日常溝通上的困難,你遇到過什麼麻煩嗎?是怎樣解決的?

漏斗:

旅行經驗這個東西,誰都不是天生就有的,也都是通過旅行積累起來的,走的地方多了,遇到的事情多了,經驗自然就越來越豐富了。

人有舒適區、學習區、恐慌區,在舒適區雖然舒適,但沒有什麼成長,只有在學習區人才能快速成長。而恐慌區人無法適應,有極大挫敗感,可能會直接導致失敗。讓一個沒跑過步沒鍛煉的人直接跑馬拉松,讓一個人沒登過山的人直接爬珠穆朗瑪峰都是不現實的。

我的環球旅行路線就是按照從易到難的節奏來規劃的。第一站是東南亞的柬埔寨,然後是泰國、印度、俄羅斯,再是歐洲、土耳其、約旦、非洲,難度不斷加大。柬埔寨、泰國會中文的很多,遇到事情能找到中國人幫忙,在印度會中文的就很難找了,到了俄羅斯英文都不用了,當地人連YES、NO這樣的單詞都聽不懂。

網路方面,一開始是沒有網沒法走,歐洲沒有辦電話卡,出去就沒網,都是提前在酒店查好當天的行程,在地圖上標記出來,把怎麼坐車都標記出來、截圖。走著走著,發現沒有網,其實也不是個問題,而且還能省錢。於是後面很多國家我都沒辦電話卡。

還有很多困難是你料想不到的,你只能隨機應變。在歐洲兩次差點被搶劫,都是我事先發現情況不對勁,提前反應,把危險扼殺在萌芽狀態。在奧地利維也納,晚上十點多我出去買東西,回旅館走過沒人的路段,一個黑人緊跟在我身後,經過一個路口,我放棄直行,右轉來到一家24小時營業的店鋪附近,一有情況我就會衝進店鋪。那個黑人到了路口離我幾米遠,目露凶光狠狠盯著我,我假裝無所謂地看看營業的店鋪,又看看他,他盯了我好一會,發現沒機會下手才離開。

在印度、斯里蘭卡和非洲遇到最多的麻煩是TUTU車司機出爾反爾,到了目的地多要錢,我都是直接把事先說好的錢給司機,然後調頭就走,不回頭,不管後面在說什麼,自己保持正常速度離開現場。

當然很多時候問題是不會順利解決的,你只能想辦法盡量解決。在盧安達一家三星級酒店,我被人翻包,相機丟失。和酒店理論卻死不承認,本是準備報警,但因為急著趕飛機,事情就此作罷。只能事後在谷歌地圖和貓途鷹上給酒店差評了。

我還在印度尼西亞龍目島出了車禍,肇事者只出了幾十塊人民幣醫療費,沒有賠償我損失的機票錢和去不成緬甸損失的簽證費。肇事者、公司、警察局、移民局來回推諉責任,互相扯皮。最後移民局說這是我個人的問題,如果我不打車,就不會出車禍,車被撞壞了也沒讓我賠。

Q:有過以後要把英文學好的想法嗎?

漏斗:

當然,會英文能更方便的和外國人溝通,也能夠更加了解國外,很多景點的介紹和講解只有英文,不會英文也沒辦法理解。

這次出國旅行之前,我的辭彙量只有幾十個,英文數字1-9都得掰著手指頭一個個數。旅行中,也學會了幾十個單詞,像什麼入住、退房、百、千、下一個、簽證這種簡單的單詞。

其實不會英文的人出去旅遊,也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傳播中國語言文化,讓當地人學中文。

莫斯科機場的中文標識

Q:一個人環球旅行遇到危險怎麼辦?

漏斗:

在外面旅行風險肯定是比在家要高很多的,只能想辦法通過各種措施,把出現危險的幾率降到最低。出門前必須買保險,不坐黑車,感覺環境不安全或者周圍人有敵意的時候趕緊遠離,做什麼事情不要抱有僥倖心理,不吃陌生人給的來歷不明的東西,在房間的時候鎖好門窗,增強警惕性。

很多人就是因為坐黑車被搶劫、殺害。我一個人坐車的時候,車上有其他不明人員的車不上,司機面目不善的車不坐,司機目露凶光的車不坐。上車後會拿著地圖看著導航,要求司機按照我的方向走,有時司機會突然拐到一個不同方向的小路,我會及時要求司機停車。我一般坐在司機後面,有很大的主動權,有很多方式可以讓司機停車,如果司機堅持不停車,就只能通過一些比如勒脖子的強制性手段了。不過所幸還沒遇到這種情況,最多就是司機走了不明去向的小路,我大吼著讓司機停車,並且做出準備攻擊的動作,司機自然會乖乖聽話。

漏斗身著穆斯林長袍

在蘇丹、埃塞,我會穿一身穆斯林長袍,重要物品塞進長袍裡面,不僅可以防偷、防搶、防蚊蟲叮咬,還能贏得當地人好感,降低當地人對你的敵意。

Q:旅途中應該怎樣避免上當受騙?

漏斗:

我覺得主要有五點:

一是靠經驗,經歷過了就有了防範,騙術大多都有相似性。

二是多看別人寫的防騙手冊和攻略。

三是多提高警惕,警惕高騙子就無從下手。

四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不要貪小便宜,免得因小失大。

五是不要搭理陌生人的搭訕,走在路上,和你毫不相干的陌生人突然上來說一堆話,我都是不搭理的,走自己的路,別人最多跟著你,自知無趣就會離開了。一旦你表現得有一點興趣了,他們可能就會圍著你狂轟濫炸。

不忘初心

Q:旅行中你最關注的是什麼?

漏斗:

最關注的是古建築和各地人文,因為這些體驗相對比較便宜。像特色酒店、美食、演出、頂級自然景觀這些,都需要比較大的花費去體驗,這次出行暫時考慮的比較少。除非是一些特別的:桑給巴爾島岩石餐廳、坦尚尼亞塞倫蓋蒂大草原、恩格羅恩格羅火山口遊獵、土耳其費特希耶滑翔傘等。

土耳其費特希耶滑翔傘

Q:在旅行中學到了什麼?對你自身有什麼改變?

漏斗:

一個人行走時經常獨立思考,思考的越來越多,越來越深入,並慢慢養成了這個習慣。

得到了別人的幫助,自己也更願意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在法國南特,第一次住沙發,沙發主跟我說了一句話「愛心是需要傳遞的,我希望你能把愛心傳遞下去」。背包客在外本來是個小眾,更是需要相互幫助。理解到了這些,才會把幫助人當成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利人利己。

在旅行中會經常和別人結伴,想要團隊融洽,得學會團隊合作。從他人角度去理解別人,包容別人,照顧別人感受,幫助隊友。比如住酒店的時候,我能遷就別人,不至於為了節省幾十塊錢而自己一個人去住便宜床位。比如我想早上七八點出去逛,但是別人想上午十點、十一點甚至更晚才出門,我也能夠等著和別人一塊出門。還有在伊斯坦布爾,我遇到一個大姐姐,不會英文也沒做攻略,尋求我的幫助。在這之後幾天時間,我都是等著她,直到上午十點多鐘才一塊出發,然後帶著她去各個景點玩。

變得更有耐心。景點逛完之後,隊友想拍拍照逛逛店鋪,我跟著逛一兩個小時都變得無所謂。有時候一天下來就是為了陪隊友去拍幾張照,自己一個景點也沒去。後來變得越來越有耐心,經常出現約定好了之後,哪怕原地等上幾天也無所謂,不會煩躁。

不會英文,一個人也能夠克服很多困難出行,這極大地增強了我的自信心;遇到了很多問題,問題解決得多了,就知道從容應對;見過的人多了,看到各種人的善與惡,能更加快速看懂一個人;看到了人們不同的生活方式,慢慢理解了這個世界可以是千姿百態的,會更加包容別人的想法和看法;體驗了各種事物,見識變廣了之後,想像力也增強了許多;文字功底也進步了很多,一開始只能寫個幾十上百字,到後來一條經過精鍊總結的朋友圈能寫一千字以上,偶爾靈感爆發,還會作一首小詩。

Q:現在你週遊世界一圈回來了,覺得是對當初諷刺你的人的「打臉」嗎?

漏斗:

不是打臉。現在境界高了,對別人看法不那麼重視了,對以前的諷刺也不在意。基於每個人認知不一樣,看法可能不一樣,我只是做了我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已,沒想去打誰的臉。

Q:如果現在的你碰到當初和你相似的情況和生活狀態的人也想去週遊世界,你會鼓勵他去嗎?有什麼建議?

漏斗:

會鼓勵。想去哪些國家地區首先得有個大致的規劃,關於自身情況、旅行目的、可能遇到的問題等要明確。旅行目的地一定要切合實際,先易後難,不能一上來先去敘利亞這種國家,或者西非一些治安極差的國家。一定要有防範意識和風險意識。

背包要輕,東西能少帶就少帶,很多東西可以在當地買。帶多了,走遠了就知道是個大負擔。我的背包一度控制在10公斤左右,最輕的時候只有7公斤。

最重要的是,在旅行慾望最強烈的時候,一定不要顧及其他人的看法,當機立斷地出發。一旦你的念頭沒那麼強烈了,你可能就永遠也走不出去了。

我見過很多人都是顧慮太多,有的工作事業放不下,有的想多掙點錢再出發,有的覺得不會英文想先把英文學好,有的受負面消息影響而退縮,太多想環球旅行的在沒出發之前就夭折了。永遠都沒有完全準備好的時候,不要用沒準備好這種借口來為自己辯解。想去環球了,決定好了,就趕緊去行動。記住,一定要先走出去。

Q:環球旅行結束了,最近你有去到哪裡旅行?

漏斗:

回國後去了長江三峽、神龍架、荊州古城。

三峽途中的舊碼頭

Q:國內國外旅行的差別在哪裡?

漏斗:

在國外長期旅行後,回國旅行感覺特別簡單,簡單到好像閉著眼睛就能走。文字能看懂,溝通無障礙,旅行的難度成比例下降,造成的結果當然就是只能單純的體驗,對個人成長幫助不大。

另外就是方便,國內旅行實在太方便了,資訊爆炸,交通便捷,手機支付,各種APP,訂住宿找美食容易了太多。

相對的,國內沒有那麼多異域風情和不同的人文,很多景點大同小異,旅行起來有一種非常熟悉的感覺,導致新鮮感不是很充足。

Q:環球旅行途中,有什麼地方讓你想故地重遊?為什麼?

漏斗:

我更喜歡體驗各種新事物,只有我覺得非常不錯的地方,才會故地重遊。現在我想重遊的地方有柬埔寨、泰國、印度、法國、俄羅斯、埃及、衣索比亞、坦尚尼亞。柬埔寨和泰國是微笑王國,人們的微笑讓人感到十分溫暖,世界上其它地方少有企及,也非常少見。在大多數國家都冷漠的時代,這種溫暖一直讓我戀戀不忘。

泰國芭提雅和人妖合影

印度是我這次旅行最喜歡的國家,它有其它國家所沒有的那種,中國人見面後非常親切的感覺。這是一個非常奇特的國家,人文豐富,古建築恢宏精緻,全球難逢敵手。

法國有幾間世界頂級的博物館,和眾多大小博物館,我是一個博物館控,這一次還沒有看夠,下次還會去看。

俄羅斯的旅行也讓我感到非常舒服,雙方都不會英文,我幹什麼只需要靠手比劃,對方也不會說話,直接按你比劃的動作做出反饋,簡單明了不墨跡。比如買票,你指著想買的票,伸一根手指頭,對方就給你一張票,你給錢,對方找錢,全程沒有一句交流。不像有的國家,你幹啥,對方嘟嘟的先說上幾分鐘。

莫斯科乾淨的街道

聖彼得堡的晚霞

我還想去重新去看衣索比亞的奧莫山谷,這裡因為是原始部落聚集地,被評為世界遺產。衣索比亞的火山、拉利貝拉岩石教堂、瑟門山等地我還沒去成,下次得補上。

以後富游的時候,我想去坦尚尼亞的國家公園,住野奢帳篷,住水下酒店,坐飛機看納特龍湖火烈鳥,乘熱氣球看動物大遷移,進行徒步遊獵等等。

選擇「在路上」

Q:今後旅行的重點會是哪裡?對於未來有什麼規劃?

漏斗:

旅行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獲得各種體驗,成為創作的源泉,這一目標暫時達成了,我之後會把重心放到工作和事業上,但是旅行還會繼續。我列了全世界上千個想去的景點,想要一步一步地達成。未來幾年內可能不會有長期旅行,但會安排短期旅行,每年去幾個地方,也能積少成多。旅行需要花錢,工作和事業可以掙錢,這是相輔相成的。有願望才有動力,有了動力才能更好地實現願望。

約旦瓦迪拉姆,追獸蹤、觀星空、夜沙漠、登巨石,其樂無窮

Q:為什麼要讓自己一直「在路上」?

漏斗:

旅行能夠帶給自己不一樣的見識和經歷,讓生命變得更有寬度和質量。我想去探索未知的世界,我擁有極強的求知慾望,讀萬里書行萬里路,讀書和旅行結合,獲得見識和感受,才能獲得更多的智慧,看事物能更接近本質。一句話總結:讓自己生命擁有更多精彩、更多知識、更多智慧,更有深度。

一天時間成功挑戰印尼龍目島的林賈尼火山,並下到山腳村子(請勿模仿,極度危險,險些喪命)

Q:有人旅行是為了逃避真正的生活,有人是把旅行當成了生活,你認為旅行是什麼?

漏斗:

我認為旅行只是一種興趣。旅行沒有那麼神聖,喜歡旅行和喜歡電影、書籍、音樂本質上都是一樣的。雖然我用旅行來成長,但是有千百種方法都可以讓人成長,我只是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

逃避生活的旅行者,並不是真正喜歡旅行。就像沉迷網遊和網路小說荒廢時間的人,並不是真正的喜歡玩遊戲和看小說。

旅行也不是必需品,就如同電影和音樂,沒有這些,人一樣可以活。但有的人活著,選擇旅行,有的人選擇電影,有的人選擇音樂,這幾者並不衝突,也可以同時都喜歡。

肯亞首都內羅畢

weixin.qq.com/r/iCiMlFb (二維碼自動識別)

漏斗的公眾號:漏斗環遊世界

冒險在圍牆之外,生活在圍牆之中,

在對日常的煩惱中,我們的夢與夢想變得格外重要。

漏斗做了什麼大事嗎?

沒什麼大事,

但你是否像他一樣已經出發了呢?

嘉賓:漏斗 @雨天的漏斗

采編:亓亓 / 魚丸 @魚丸

配圖來自嘉賓提供

如果喜歡,歡迎點贊分享~

關注微信公眾號「極簡旅行」,回復關鍵詞查看精華文章

30歲遭遇人生瓶頸,他在眾人非議下環遊世界歸來 | 人物訪談?

mp.weixin.qq.com
圖標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