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三地政府最新推出的港珠澳大橋大灣區配額計畫,讓合資格的香港及澳門跨境私家車利用大橋行走三地。

【星島日報報道】耗資逾千億元興建的港珠澳大橋今日通車一周年,本報早前率先報道大橋的整體車流量遠遜預期,一直僅達政府最低估算的四成左右。為增加大橋的使用量,運輸署昨在大橋通車一周年前夕,宣布粵港澳三地政府分階段推出港珠澳大橋大灣區配額計畫,合資格的香港及澳門跨境私家車利用大橋行走三地,進一步善用港珠澳大橋和配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除原有口岸的配額,將獲加簽橫琴口岸,並按需要獲加簽澳門口岸或深圳灣口岸。首階段試驗計畫於本月內接受申請,約有四十多輛私家車受惠。

運輸署發言人昨指,現時香港跨境私家車只能經粵港和港澳口岸分別往來兩地,新計畫為合資格的香港跨境私家車打開方便之門,利用大橋行走三地。首階段試驗計畫將於本月內接受申請,次階段為正式計畫,預計明年推行。計畫下的香港跨境私家車配額持有人,除了原有口岸的配額,將獲加簽連接粵澳之間的蓮花口岸(橫琴口岸),並按需要獲加簽連接港澳的大橋澳門口岸及/或連接深圳和香港的深圳灣口岸,以便有關車輛可以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利用大橋穿梭粵、港、澳三地。

據悉,若合資格的香港跨境私家車同時持有行走港珠澳大橋來往港澳、粵港的兩個跨境車牌,在新計畫下除了獲取資格來往橫琴口岸外,只要符合多一個要求則可同時行走深圳灣口岸,意味新計畫下,符合資格的香港跨境私家車有機會獲發多兩個行走兩地口岸的機會。當中的要求是大橋珠海口岸「投資類」常規配額的香港跨境私家車,需按廣東省公安廳的規定,符合深圳灣口岸「投資類」配額的納稅額要求,即上一年度納稅數額須達到人民幣十五萬元以上。

署方指,試驗計畫接受截至今年六月底已同時持有粵港澳三地配額及牌證的香港和澳門跨境私家車申請。合資格的香港跨境私家車須同時持有常規配額行走大橋來往港澳,以及其中一個粵港陸路口岸,試驗計畫受惠的私家車數目預計約四十多輛。試驗計畫的配額年期將與該跨境私家車原有口岸配額同時屆滿,以較短年期者為準。運輸署將於本月二十八日後發信邀請合資格的配額持有人提出申請。

港珠澳大橋去年十月下旬通車後,雖然車流一直未達政府估算,但車流逐漸攀升,並於五月創下有史以來的新高,總車流量達到十四萬八千五百四十六架次。本報翻查資料發現,大橋自去年十月底通車至今年七月共十個月,日均車流僅約三千八百六十架次。由於大橋車流遠遜預期,三地政府早前已推出多項措施,吸引各地市民使用大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