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斑馬消費

  活着,是中藥世家霸王集團當下的唯一目標。

  繼2016年實現扭虧後,霸王集團在2018年再度陷入虧損。

  日前披露的2018年業績公告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94億元,錄得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虧損119.6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1.2%和-106.22%。

  2018年,公司來自電商渠道的收入突增至1.6億元,同比增長54.3%,已撐起公司收入的半邊天,這也導致促銷費用及物流成本大幅增加,其收入上升幅度被傳統渠道銷售收入的下降部分抵減。

  線上的“霸王”

  霸王集團(01338.HK)披露2018年業績公告顯示,來自電商渠道的銷售收入爲1.60億元,同比增長54.2%,佔比公司營業收入的54.42%。

  雖然電商板塊的收入大幅增長,但遠沒有達到公司預期。

  2017年12月27日,公司舉行電商部誓師大會,給2018年電商銷售收入定下超2億元的目標。

  確定翻倍的銷售目標,或與2017年電商業績飆漲有關。當年,公司的電商渠道銷售收入實現1.04億元,同比增長235.5%。

  另外一個原因是,傳統渠道銷售收入持續下降,2017年和2018年,來自傳統銷售渠道的收入分別下降12.30%和18.29%。

  公司亟待電商板塊助力公司扳回一局,電商板塊被重度加碼。

  此前,這是霸王的短板。公司首席執行官陳正鶴曾對外稱,公司一個很大的失誤是對電商的重視程度不夠,錯過了電商發展的最好時機,“當時還只是派一個搞電腦技術的員工去管電商,現在想來都覺得不可理喻。”

  2016年,陳正鶴走馬上任,電商板塊業績才見起色。硬幣的另一面是,公司的銷售及分銷開支增幅較大。

  2017年,公司銷售及分銷開支增加0.94億元,同比上升17%,主要原因是公司在多個電商平臺作品牌建設的廣告費用上升,及當年電商銷售額的大幅增長帶來運輸費用上升。2017年,銷售及分銷開支佔營收比重由2016年的30.3%增至2017年的35.5%。

  2018年,公司銷售及分銷開支增至1.13億元,同比增長21%,原因和2017年一致,銷售及分銷開支佔營收比重升至38.6%。

  只想好好活下來

  經歷了“二惡烷”風波、董事局主席“禿頂”和創始人夫婦內鬥事件,以及始料不及的洗化市場變化,霸王集團的“盤子”越做越小,其營業收入從2010年的14.75億元,一路下滑至2018年不到3億元,市值從上市當年的200億港元跌落至今的5.34億港元。

  與此前耗費巨資請一線明星代言、大步跨界推出霸王涼茶損失慘重相比,創始人夫婦之子陳正鶴上任首席執行官後,公司發展步伐變得謹慎異常。

  陳正鶴曾對外表示,公司並不急於銷售的大幅增長,更不會激進冒險,只希望在現有環境下恢復生意,先把利潤做起來,好好地活下來,這是我們現在的狀態。

  也因此,公司在融資和擴張方面,顯示出過分的低調和保守。

  公司在多次年報中強調,“公司並無任何正在洽談處理的收購事宜,並且暫時不會積極尋找潛在的收購機會。然而,本集團對於潛在的投資機會持開放態度。”

  況且,公司的“家底”並不殷實。

  2017年以來,每年銀行存款和現金及結餘現金變化幅度不大。

  2017年,公司銀行存款2000萬元,銀行結餘及現金4605萬元,流動資產淨值3784.3萬元;2018年,公司銀行存款2000萬元,銀行結餘及現金6548.3萬元,流動資產淨值爲5066.1萬元。

  2018年,公司使用銀行授信額度爲1260萬元,未使用及可供公司未來使用的銀行授信額度爲6740萬元。

  截至2018年底,公司資產負債率爲4.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