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102箇中央部門預算和中國人民銀行費用預算全部公佈。南都記者統計發現,其中至少93家中央部門披露了2018年的“公車家底”。

從這100多份中央部門賬本公佈的數據來看,去年93家中央部門共計擁有公車總數至少130371輛,而今年公車總數預計將至少增加5228輛,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超50億元。

公車總數最多的五部門:稅務、海關、鐵總、氣象局、教育部

從93家中央部門2019年預算情況來看,2018年公車保有量前五名分別爲:稅務系統60799輛,海關總署10565輛,中國鐵路總公司9244輛,中國氣象局8110輛以及教育部6192輛。

2019年計劃購車最多的前五名,依次爲:稅務系統2612輛,交通運輸部297輛,中國民用航空局264輛,教育部260輛,中科院208輛。

從今年購車費用和運行費用預算來看,也符合上述趨勢。

2019年預計購車費用和運行費用前五名,基本與公車保有量前五名一致。其中,稅務系統最多超17億元,國家移民管理局支出超6億元,海關總署和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的購車費和運行費爲5億元左右,中國鐵路總公司爲2億多元。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移民管理局和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均爲新組建部門,今年是首次公佈2019年預算情況,其購車費及運行費相應較高,兩部門合計超10億元,佔今年中央部門購車及運行費用預算的20%以上份額。

5部門計劃增加“部長用車”:教育部將用非財政經費購置12輛

南都記者發現,多部門在預算中表示,要厲行節約壓縮三公經費,減少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用。

據2019年中央部門預算顯示,103個部門中有僅5部門計劃購置“部長用車”:教育部購置12輛,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購置4輛,科學技術部購置3輛,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中國地震局分別購置2輛。而退役軍人事務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2019年購置部長用車爲零,尤其是退役軍人事務部,其2018年部長公車保有量也爲零。

據瞭解,2014年啓動公車改革後,僅部級以上領導保留專車,中央部門在規範省部級幹部車輛配備的同時,有的部門對退休的省部級領導也不再配備專車,部長用車數量近年來也持續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教育部的公車購置計劃,並不佔用公車購置和運行經費。

據其2019年預算報告顯示,教育部2019年部門預算安排教育部本級及所屬各單位購置車輛260輛(含部機關、直屬高校、直屬單位),其中,部級領導幹部用車12輛、特種專業技術用車22輛、其他用車(主要爲直屬高校業務保障用車)226輛。

就此,教育部也向南都記者作出迴應和解釋:2019年計劃申請購置車輛,全部爲直屬高校(副部級高校)使用非財政資金爲學校領導配備的車輛,不屬於三公經費裏的公務用車。

南都記者關注到,從教育部2019年年度預算“三公”經費來看,並未安排公務用車購置費,且其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比2018年減少了4.29萬元。

仍有中央部門未公開今年購車數量

推進財政資金信息公開,國務院辦公廳曾明確提出相關要求。

據國辦《2014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要點》明確:所有財政撥款安排的“三公”經費都要詳細公開,細化說明因公出國(境)團組數及人數,公務用車購置數及保有量,國內公務接待的有關情況,以及“三公”經費增減變化原因等信息。

南都記者關注到,時隔5年,從今年的103份“賬本”來看,仍有部門未根據國辦要求詳實公佈相關數據。

例如新組建部門如國家移民管理局、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雖公佈了購車費及相應的運行費,但並未公佈詳細的購車數量。

對此,有業內人士向南都指出,中央部門目前在預算報告中披露的信息,仍有完善改進空間,中央政府部門的“三公”來自於財政撥款,相關經費使用、支出應儘可能公開、詳細、透明,真正讓財政資金在陽光下運行。

採寫、數據整理:

南都記者 蔣小天 呂春榮 李飛 見習記者 張勝坡 實習生 林方舟 宋承翰 吳單

製圖:林軍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