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談到日僞軍,大多數都能想到“叛國賊”、“黃皮子”、“貪生怕死”等關鍵詞,然而在真實的二戰時期卻有一個有志氣的僞軍,名叫常龍基。

  二戰時期,日本佔領中國東北三省,將東三省劃爲自己的管轄之地,在此處大力推行日本政策和教育,不僅強行命令民間百姓說日語學日文,甚至招募大量的普通百姓充當日僞軍,打擊中國國軍。

  由於戰爭的需要,日本最開始在東北實行的“募兵制”行不通了,開始大量的採取“徵兵制”,只要在大街上被日軍看中,就會被當做壯丁拉到戰場上,常龍基就是被拉壯丁的其中一個。

  這種拉壯丁的人大多數都出身窮苦人家。被當作爲日本人的炮灰衝向前線。常隆基雖出身貧苦,但心性極高,不願意當日本人的炮灰,因此在剛參軍之時有過兩次逃跑經歷,被日本人嚴加防範,動輒就是一頓打罵。

  在一本關於常龍基的回憶錄中,他的戰友回憶到常隆基性情傲慢,不服日本的管教,時常用藐視的眼神看着日本的軍官。原本僞軍在日本人眼裏,就沒有地位,像常龍基這樣的時常被打死。年輕氣盛,不甘於低聲於人的常龍基和戰友說自己早晚有一天要殺了日本高官出一口氣。

  1943年,常龍基終於等到了機會,當時時任日本關東軍駐僞滿洲國軍事部最高顧問楠木實隆中將到常龍基駐紮的部隊附近視察軍事要塞。因四面環山交通不便,因此日軍選擇了騎馬前行,常龍基因馬術精湛被選中。

  在楠木實隆下馬準備勘測地形時,早已躍躍欲試的常龍基掏出配槍,連開兩槍,一槍擊中楠木實隆的胸部,將軍功章打散後刺進了他的胸膛,第2槍則打進了楠木實隆的腦袋,導致對方當場斃命。楠木實隆身旁的日軍目瞪口呆,而常龍基則快速跨上南木的駿馬,揚長而去。

  楠木實隆的遭遇讓日軍上層震怒,傾全省之力捉拿常龍基,常龍基逃走後到達一戶百姓家,換了隨身的衣服,準備前往蘇聯,但在過江之時被特務抓住。

  在中途常龍基略施小計,順着江水遊走,但卻被裏三層外三層的軍警重重包住,常隆基見此狀大呼一聲,“我成功了”,隨即跳進湍急的水流中,英勇殉國。軍警在下游近二三十里處才找到常龍基的屍體。

  常龍基殉國之時年僅22歲,日方將常龍基的屍首示衆,並且將他的頭顱砍了下來,相傳在共產黨尋找楊靖宇將軍的頭顱之時,曾意外發現常龍基的頭顱。而常龍基本人也被稱作爲最有骨氣的日僞軍,洗刷了日僞軍的雪恥。

  參考資料:《常龍基》、《日陣亡軍官名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