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底的時候,很多企業都會開年終會,有八個字經常出現再各種彙報的PPT上,讓人看得非常油膩,那就是「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並不是說這個八個字不對,而是發現很多是喊著玩的,哈哈,或許是這樣子會比較有詩意,並沒有深刻領會到初心的本質深刻含義。

如果不理解初心,不僅對於企業發展,對於個人發展也是非常不利的。不把初心放在心上,生意做著做著就偏了,職業生涯走著走著就偏了,生活過著過著就偏了。

一個森林迷路的旅行者,他需要指南針。我們所處的飛速變化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像極了讓人迷路的森林,我們每個人也需要一個指南針。

一個小學生,長大後想當什麼,這就是初心。

一個成年人,想讓家庭過上小康水平的生活,這也是初心。特別指出,小康水平的生活是有數據的,2017年中國達到小康水平的標誌是家庭年收入為36萬到50萬,要做到初心可視化。

一個老闆做生意賺錢,為了擺脫貧困,這也是初心,而且老闆的初心是不能等同於企業的初心的,下面的篇幅會有具體解釋。

一家企業,它創辦的最初目的是解決市場上某些用戶的某些痛點,還是成為所在行業的第一名,這也是初心。

說白了,初心就是最初目標,也叫做本謀。這句話是本文的文眼,敲黑板,劃重點了啊。「初心就是最初目標」是本文的文眼,初心是兒時的夢想。開個玩笑話,如果有人說「現在的努力都是為了小時候吹過的牛」,說明他不忘初心。

初心是奔向最終目標的底層邏輯和操作系統。對於企業來說,這就是企業的基因DNA,站在生物學的角度,DNA就具有很強大的初心,幾十億年都不曾改變,那就是生存和繁衍。人類不是單純的DNA生物,在人類社會,還有一種東西也是具備基因生存和繁衍的特性,那就是信息,信息的大集合就是文化和精神文明。比如儒家思想的初心,也是為了達到社會和諧,方法是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道德公約,如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等。

理解初心後,還要防止在企業,在長期的管理經營當中,初心跑偏,大家的認知不足,時間的流逝,人員的變動,種種的原因,初心還是非常容易跑偏的。

初心跑偏的常見原因有這麼幾個:

一、從不強調初心。

就像剛才提到的年會高喊不忘初心,可是,你去問問不同員工和管理者,會得到各種不同版本對自己公司初心的解釋。首要責任是公司最高層的責任,管理講究及時管理和教育,有錯誤需要馬上指出,初心也是一樣,需要高層在不同場合不斷強調重複,中層吸收企業初心的精神後,再不斷的去影響基層員工。就不會出現不同員工和管理者,對公司的初心有不同理解,就不會出現工作分期常態化。初心對企業的意義,就像憲法對國家法律的意義,企業的初心不容隨意打碎。

二、本來沒有初心,走一步算一步。

制定初心目標一定要遠大些,不然沒幾年,甚至馬上就能實現,等於沒有初心,充其量是短期目標,依然沒有方向。比如某企業強調要做什麼產品的供應商,其實一整合馬上就是了,這種沒有數據化的初心等於沒有初心。

三、錯把過程方法當初心。

有些企業志存高遠,實現初心並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還要經歷很多變數和坎坷,時間也是非常久的,幾十年,大半輩子是很正常的。由於要經歷很多不同的階段,不同階段面對的挑戰也不一樣,就要思考和採取很多過程方法,久而久之,人腦的潛意識就很容易錯把過程工作的達成,當成初心了。

其實做生意也好,求學也好,並沒有影視劇那麼精彩,它不像拍電影,更像跑馬拉松。需要日復一日的重複勞動。

有些企業為了成為行業龍頭,考慮到需要吸引人才,如果要吸收人才,就要重視人才薪酬福利,但是由於高層沒有經常強調企業的終極目標,企業的初心。久而久之,整個企業,無論高中層和基層,竟然把提升企業人才的薪酬福利,在無意識的潛移默化當中,把「成為行業龍頭」的初心,改為「提升人才薪酬福利」,最後人才的薪酬福利提上去了,市場龍頭的地位卻還是遙遙無期。這反而是件壞事。

這些年,還有企業為了賺錢支持主業,跑去干房地產,想賺錢給主業廣告,卻讓主業失去關注和重視,最後丟失市場,這種事情並不少。到底干房地產,是老闆要賺錢,還是企業要發展,就說不清楚了。

所以實現初心的過程很辛苦,能否不忘記初心,實際上考驗企業管理者的功力。

四、企業和老闆,和員工的初心不一致。

員工和企業的初心不一致,主要在招聘環節,招聘過程沒把握好,把自我初心無法融入集體初心的員工招募進來。或者企業本身初心狹隘,這種情況是比較少見的。

老闆賺錢的初心和企業的初心混淆,老闆要賺錢無可厚非,但是並不代表企業的初心,老闆其實也是企業的員工,企業的股東之一,如果企業的初心就是賺錢,那麼這個企業沒錯,就是文化內核是非常空洞的,一切靠錢驅動的企業,員工和企業都會變得沒有社會責任感,到頭來員工的利益也受損。必須協調老闆和員工的關係,不能說以犧牲員工薪酬福利來讓老闆賺錢,這樣的初心太狹隘,走不遠。

有個中國企業家在處理海外工人罷工的時候,就運用了初心一致的原理,成功化解罷工危機。因為中國企業家剛完成對這家北美工廠的收購,員工非常擔心中國老闆不好對付。這位中國企業家發表演講對工人們說:「你們來這家工廠是為了幹嗎,你們罷工的目的是為了幹嗎,為了賺錢嘛。我跟你們一樣收購這家工廠是為了賺錢。既然你們為了賺錢,我也為了賺錢,咱們目標一致,最終大家肯定都能賺到錢的。」這就化解了這個危機。當然,對於剛收購的外國工廠,先談利益,後面再來談文化,循序漸進會比較合理,符合人性。

企業成員,無論老闆股東還是員工,他們的個人目標要融入企業集體目標。現代企業基本是股份制的,平台制的,個人通過平台,進行自己的資源投入,獲取屬於自己的收成。員工也可以通過自己的能力,走職業創業道路,成為企業的高級管理者,是有個上升通道的。

所以初創公司思考自己的初心,一定要深謀遠慮,初創公司最重要的事情是生存。初心文化卻決定企業活的久不久,好不好。站在生物性的角度看,初期盈利是生存,初心文化是繁衍。企業初心的制定,需要考慮到不同人群的利益和自我實現訴求,請看下圖,這裡只做簡單介紹,因為本文目的是喚起企業和職場人對初心的理解,而不是具體的操作。

制定企業的初心文化,要考慮老闆,具體指創始人的賺錢目標,員工的個人發展目標,後續加入股東的賺錢目標,當然要實現這些目標,最重要的是客戶的目標,客戶使用我們產品的滿足感,同時要兼顧社會責任目標,比如環境保護,比如教育支持,等等。

大家可以看看文稿中的這個配圖,我把企業初心需要考慮到的因素羅列進去,並體現了他們之間的關係。

還是那句話,初心就是最初目標,談到目標,但凡有點工商業知識的人都是非常清楚的。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先進的管理理念大家都有,更不用說目標管理了。

銷售有銷售目標,生產有生產目標,學生讀書也有考上名校的目標。

美國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最先提出了「目標管理」的概念,德魯克認為,並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標,而是相反,有了目標才能確定每個人的工作。

然而經常變動的目標,比如年度銷售目標,不叫初心,是短期目標,是為了到達這個初心的過程方法。但初心作為終極目標,一定是固定的不變的,是要企業的每個人達成共識,並要牢記在心裡的,並作為日常工作的憲法和指南針。

關於制定目標,這邊有個故事。

以前兩個汽車網站,他們是競爭對手,分別給自己定的目標,一個是做最有影響力的汽車網站,一個是做訪問量最大的汽車網站,大家猜猜看,最後到底哪個汽車網站贏得了市場?

目標做訪問量最大的網站收購了目標做最有影響力的網站,因為他們目標可量化,不同人對數字的理解是不可能不一樣的,這樣團隊目標就能統一,然後目標做最有影響力的網站,不同的執行者會有完全不同的理解。

這是目標可視化的基本原理,作為額外的知識複習。

如果你們公司今年再開年會,應該就不要再寫「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了,要把初心直接寫上去。強調初心,複習初心,牢記初心,做好每件讓你們靠近初心的事情。

(完)

這是我們的免費課程,我們相信,知識付費時代,您付出了學費,我們幫您節約時間獲取您要的知識。歡迎關注我們的付費課程,或者發起付費諮詢。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