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時到底能不能喝水?

漫漫人生路,相信很多人都曾被親戚長輩以及身邊朋友這樣勸導過「吃飯時不能喝水,水會稀釋胃液,會影響消化功能和營養吸收。」但這真的有科學依據嗎?

首先,我們要明白,胃液就是胃酸。當我們空腹的時候,胃裡面就是強酸環境,食物進入胃即會促進胃酸大量分泌,pH值會快速上升,最終趨於穩定。這個時候即便喝水,對胃酸的稀釋作用也十分有限。此外胃的消化功能主要是物理消化,通過胃蠕動把食物擠壓碾磨成食糜。而胃的蠕動和胃泌素分泌有關,我們所擔心被水稀釋掉的胃酸會刺激胃泌素分泌,從而加快胃蠕動,增強胃的消化功能。

根據俄羅斯教授Ugolev的理論,食物顆粒和胃腸細胞之間的接觸要求顆粒非常小且潮濕,需要水來稀釋。這些顆粒形成得越快,消化效率就更高。所以大家無需擔心吃飯時喝水會影響胃的消化吸收哦。

除了物理消化,胃當然還有化學消化的過程,而這也是大家擔心水會稀釋胃液的癥結所在。而這化學消化過程說到底其實就是我們的胃依靠胃蛋白酶在酸性環境下對蛋白質進行消化處理。醫學上表示,胃蛋白酶在pH值超過4的時候才會逐漸失活,而胃的容納能力是有限的。根據維基百科上的科普,若只考慮理論上的可能性,除非一次性喝下4瓶市面上在銷售的500ml瓶裝水才會讓胃液的pH值有變化,因此化學消化也幾乎不受喝水影響。

腸胃消化其實是非常複雜的一個過程,影響消化的因素也有很多,例如環境、時間甚至心情。如果你是消化功能正常的人,不論你在什麼時候喝水,其實對胃液的濃度、成份或是pH值的影響都沒有想像中那麼大。

雖說吃飯時喝水帶來的傷害沒有那麼大,但這是否就意味著沒有任何限制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我們在這裡還是要提醒各位,為了自身長遠的健康著想,吃飯時喝水的時間與飲水量一定要注意把控。其實最佳的喝水方案是:

  1. 飯前半小時,這能幫助我們緩解飢餓感,如果想要減肥可以藉由飯前的水來控制食慾哦。
  2. 在吃飯過程中沒有出現吞咽乾燥情況的話,建議飲水量控制在100-200ml以內。

吃飯喝水都是一件愉快的事兒,我們常說的「吃好喝好」,其實就是強調吃得健康!吃飯時喝水其實並沒有傳說中那樣影響巨大,大家只需控制好飲水時間和量,相信你的胃並沒有那麼嬌氣。更需要注意的是,喝的水一定要純凈安全,這樣才能給自己的生活錦上添花。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