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加特林」以及「巴雷特」這兩個東西

其實加特林並不是特指某一個槍,而且一個類型,本質就是多管轉管機槍,因為最先是美國醫生理查德.喬登.加特林在1861年發明,那會還是手搖的,射速達到了250發每分鐘,這個射速對於那個年代的一票大栓甚至前裝滑膛槍(普魯士在1841年裝備德萊塞步槍,成為第一個裝備後裝彈步槍的國家)無疑是很恐怖的射速。

在1883年馬克沁機槍誕生之後,這種又重又慢的,手擼速射槍械就被淘汰了,此後一直在二戰以後,單管機槍的射速不斷提升,到了MG42已經達到1200發每分鐘,對於單純的追求射速來說,單管機槍基本達到了巔峰,在加上電動外動力源(當然利用火藥燃氣的也有,被稱為內動力源式,基本是毛子用)的逐漸成熟,視線又回到了加特林式機槍身上其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美軍GAU-8/A 火神 30mm機炮,7.62mm的M134minigun,也叫GAU-2,也就是通常意義下的加特林機槍,還有一個就是5.56mm的micro gun m214,這是更小的加特林,這兄弟三個的最大的共同點就是射的快,例如m134 射速就達到了6000發每分鐘。

說完加特林,來看看巴雷特

巴雷特的話其實是美國一家槍械公司的名稱,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M82 ,也就是CF裡面的大炮,巴雷特的槍支的話主要都是12.7mm的大口徑反器材狙擊槍,主要用來打擊輕裝甲目標和遠距離目標,使用M33普通彈能在500m擊穿8mm鋼板,使用M8 穿甲燃燒彈的話能夠在100米擊穿20mm鋼板。(100米打裝甲還是趕快跑吧)

最後我們來分析一下兩把槍在戰場上的用途

首先就巴雷特來說,這傻逼玩意根本不適合上戰場,打人的話威力過剩,精度也不一定比得上AWM,R90這一票高精狙,打輕裝甲的話不一定打的穿,即便是能打穿,但這玩意他占編製啊,然後又重又大,在現在這個單兵火箭筒,單兵榴彈橫行的時代,巴雷特打輕裝甲去死吧

然後是加特林咯,這裡就分析一下m134,雖然這玩意不算上電池什麼的動力塊就有10.4公斤了,但沒說讓你用手拎著啊,然後你說射速太快後勤壓力大,這玩意一般都是放在載具上使用,再不濟都是傘兵突擊車,但更多的是直升機的艙門那裡裝,子彈帶不了那麼多?不存在的,一頓潑水,壓的對面吃瓜步兵抬不起頭,在高射速的加持下,即便概率命中率低,但絕對命中率不會低到那裡,所以帶巴雷特上戰場,基本都是腦瓜有泡那種人。


首先對「加特林」這種稱呼表示疑問。所謂「加特林」並非是指某種武器,而是一種機關槍的工作原理,與「管退式」、「導氣式」、「自由槍機式」等等是概念並列的。

所以你單純的說「加特林」,我完全可以理解為上圖那種東西。好嘛,手搖加特林機關槍,西進運動的功臣,兩門加特林可以封鎖幾百個印第安人的突擊。不過拿來當大殺器就別想了,這東西主要用來解決人手不足的問題,以空出更多人放排槍和拼刺刀。

不是老王喜歡玩鬧,「加特林」是個很嚴肅的問題。例如上圖,通用電氣M134 Minigun 6管速射機槍,中文俗稱「米尼崗」,翻譯過來叫「迷你炮」,這是加特林。

上圖,GAU-19/B Lightweight Gatling Gun .50 Caliber,12.7mm的三管重機槍,還有個A型,一般裝在V-22和「齊奧瓦」、AC-130炮艇機上面。這是加特林。

A-10攻擊機上30mm的GAU-8 Avenger「復仇者」機關炮可能大家印象更深。這也是「加特林」。

還有這個,最容易讓人張冠李戴到M134那種7.62mm機關槍上的正主兒,20mm「M61 Vulcan Cannon」火神加農炮。

或者我們可以稱呼的簡譜一點——「M61航空機炮」,這是西方戰機使用最多的武器,比如F14、F15、F16、F22。同時某些裝甲車輛也在使用。這還是加特林。

密集陣上用的也是哦~GAU縮寫展開就是「Gun Automatic Universal」(通用自動炮)。

此外,美軍還有N多N多「加特林」。例如F35那門四管的25mm GAU-22/A、以及5管的25mm GAU-12機炮、5.56mm的M214機關槍等等等等。

這個不是美軍的,俄羅斯卡什坦上的AK630M/M2機炮,它依然是加特林!!

我軍1130近防炮,你說這是不是加特林?

許多「加特林」之間也有不少分別,一般最大的區別是「下壓閉鎖式機心」和「旋轉閉鎖式機心」,不過,反正這都是加特林。

巴雷特?其實巴雷特也只是個公司,除了M82那類反器材狙擊槍外,他們還經營著許多軍火和配件生意,甚至連安防都有。但是,美軍對巴雷特反器材槍的採購遠沒達到人們想像的那麼多。巴雷特的反器材武器也並沒有海量到影響戰爭。

近來巴雷特倒是沒怎麼搗鼓反器材狙擊槍了,他們在向美國軍方推銷自己研製的M240LWS中口徑通用機槍。此外還有Drone defender反無人機電磁槍等等非殺傷武器。

Drone defender反無人機電磁槍也是他們的產品之一。這槍打不了人的,弄個鋼箱烤紅薯倒湊合。

毫無疑問的是,巴雷特在12.7mm的狙擊槍市場是佔據統治地位的,這是他們起家的根本。但軍用大口徑狙擊槍的市場有限,像美軍一般都是100-1000分批次購買,採購量很一般,畢竟狙擊手可不是主戰兵種。

單純拿M134這類機槍對比巴雷特M82系其實並無太大意義,一個是壓制火力或防禦武器,一個是狙擊手用來特種作戰的反器材武器以及對人員的大口徑狙擊槍,這種對比已經不是關公打秦瓊了。

但如果要拿整個加特林體系來比的話,很容易變成通用電氣與巴雷特的公司對比。很顯然加特林式武器作為高效能機關槍,完全就是一種主戰武器系列。無論是美國還是其他國家,都有大量的加特林式武器被應用在戰機、裝甲車、軍艦等各種領域,區區一桿反器材槍似乎撼動不了這個巨大的多管神教。


王司徒原創,感謝大家閱讀。


首先呢,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用途的武器,咱們分開說一下。

加特林,是一種多管旋轉機關槍,1860年由美國人查理喬登加特林發明,所以該槍叫做加特林機槍。是世界上範圍內大規模裝備第一支實用化機槍。在現代戰爭中主要用在機炮上,用高射速來彌補精度上的不足,可以連續擊發,火力相當猛的優點。也存在重量大機動性不足的缺點。

它的主要用途是用於火力壓制,火力支援,在大型艦艇上主要用於攔截外來打擊目標,比如導彈。

而巴雷特,是一種反器材的大口徑狙擊步槍,並不是用於精準打擊有生力量的槍械,現役於西方很多國家的特種部隊中,當然他有很多型號,也有很多彈藥型號。主要用途為摧毀地方裝甲類目標,降低敵方機動能力。


首先加特林是多管型機槍,具有射速高威力大等特點。口徑包括30mm,25mm,20mm,.50BMG,7.62mm,5.56mm等多種口徑,射速從每分鐘750發到每分鐘10000發不等,尤其是6管7.62mm口徑的m134迷你炮機槍,被廣泛裝備用於攻擊機,直升機,武裝車輛和艦艇。缺點:體積大,重量大,操作要求比較高。維修困難。以m134加特林為例,使用7.62毫米子彈一般情況下會使用4000發的彈箱在固定位置使用。也有300發彈鼓和500發彈鼓在移動中使用。300-500發子彈在短短几秒鐘內就可以發射完畢,所以在戰時情況下多用於火力壓製為己方隊友提供掩護衝鋒等作用。裝在於直升機和攻擊機上的大口徑加特林機槍可以執行對地攻擊等任務。如敵方人員和運輸車輛等。巴雷特M82A1主要在西方國家軍隊中使用,包括美國特種部隊,美軍昵稱「輕50」因為其使用勃朗寧M2重機槍的大口徑12.7×99NATO彈藥,此槍有兩種衍生型—原本的M82A1(A3)和採用無托結構設計以便於攜帶的M82A2,隨後的XM500也繼承它的設計精神,使用了無托結構設計,以其射程遠、精度高、威力大等優良性能,幾乎在12.7毫米狙擊步槍市場上佔據了統治地位,該槍已裝備了數十個國家的軍警部隊。如果說巴雷特和加特林在戰爭中哪一個更重要,我認為無論哪一種都不能在戰爭中起決定性作用,因為二者的作用不同,使用範圍不同,無論什麼時候使用合適的武器裝備才能取得較好的戰績,就好比室內作戰使用手槍比較靈活,戰場衝鋒使用步槍,精準狙殺使用狙擊槍,是一個道理。


這個屬於完全不同類型的武器,一個是機槍,一個是狙擊槍,相同點是威力都比較巨大。在平原作戰時肯定是加特林比較重要,作為重火力武器進行壓制打擊,在叢林或者山地作戰,巴特雷作用更強一點,可以遠程打擊,精準進行點對點打擊。


加特林和巴雷特是兩種完全不同類型的武器。加特林是機槍(或機炮),而巴雷特是狙擊(或反器材)槍。兩者用途不同,效果各異。說到戰爭,其形態、規模大小,都是不同的。特別是現代信息化條件下的體系作戰,不能單一靠哪一件武器來戰勝敵人。不同戰場,不同環境,選用不同武器,才能達到不同的效果。兩種武器談不上哪個更重要。


兩個武器用處不一樣,所針對的環境也不一樣

巴雷特是對付輕型裝甲車輛的,或者直升機等武器,一般不用它打人

加特林是一款歷史很久的武器了,發明它的目的就是針對大規模敵人,殺傷其有生力量,現在來說一般也是用於裝甲車輛或者艦艇上,對敵人火力進行壓制。


巴雷特狙擊步槍是反器材狙擊步槍,威力大精度高,適合伏擊及特種作戰,加特林是高射速武器,電驅動,武器體積大耗彈量大不適合步兵攜帶,多作為武裝直升機做為地面壓制武器,兩武器特點突出技術特性及用途無可比性~


謝邀,我能不能說這倆玩意兒在未來都不會成為戰場上的主角。因為現代戰爭打的是高科技,超視界,遙控火力基站,攜帶型單兵導彈,無人機化戰爭。或許在第N世界軍事里才能有它的存在吧!


加特林是用來在戰場上火力壓制的,巴特雷是用來精確打擊各個擊破的,戰場上的戰術相互配合缺一不可。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