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晚婚不婚成流行”上了熱搜,引發網友廣泛討論。

微博上,該話題的閱讀量已經達到4.7億,討論超8萬。

而在中新社題爲“晚婚不婚成流行,這屆年輕人怎麼了?”帖文下,有網友調侃稱“這屆年輕人想開了”。

據報道,根據國家統計局和民政部的數據,2018年全國結婚率爲7.2‰,爲2013年以來的最低

2013年全國結婚率爲9.9‰,2014年降低爲9.6‰,2015年爲9‰,2016年降到8.3‰,2017年再降到7.7‰,2018年中國結婚率只有7.2‰,全國結婚率連續5年下降

另外,結婚率也出現了明顯的地域差異。從各省市自治區來看,經濟越發達結婚率越低

2018年末,上海、浙江的結婚率爲全國倒數前兩名,上海結婚率爲4.4‰,全國最低。

另外,天津、廣東、北京等發達地區結婚率也較低。

結婚率最高的幾個地區是西藏、青海、安徽、貴州等發達程度較低的地區。貴州2018年結婚率達到11.1‰,全國靠前。全國結婚率最高和最低的地區,這一數據相差一倍多。

年輕人爲什麼不愛結婚了

結婚率連年下跌,爲何會出現這一現象?專家學者們分析了以下幾個原因。

1

社會經濟越發達,結婚率越低

從這次的數據可以看出,經濟發達地區的結婚率都不高。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葛道順認爲,這符合國際趨勢:

中國結婚率走低和離婚率上升反映了一種國際趨勢。比如,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一份報告顯示,幾乎所有經合組織國家的結婚率都在過去幾十年間有所下降。國際經驗顯示,社會經濟的發展會導致結婚和生育率降低。

據《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北京市委黨校教授潘建雷認爲,城鎮化水平不斷上升,進入城市的人越來越多,但是城市的生活節奏更快,經濟壓力也更大。

“同時,像北上廣深這幾個地方發展機會多,很多人爲了要實現個人發展,結婚要推遲。因爲生活壓力大,缺愛的人也越來越多,目前來看這個情況不會有太大的逆轉。”潘建雷說。

2

社會老齡化,適婚人口比重減少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人口與健康研究中心主任石智雷指出,結婚率的下降與人口結構關係很大,隨着老齡化的發展,結婚適齡人口的比重在相應減少,這必然會導致一般結婚率的下降。

最新數據也顯示,結婚率的下降,還伴隨着更低的出生率。

國家統計局和民政部稱,2018年大陸出生率爲10.94‰,比2017年的12.43‰進一步下降。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劉遠舉也表示:

考慮到年輕人口的減少,結婚率會下降便不奇怪了,這也是結婚率低的主要原因。

他說:“由於人口結構的變化,預計結婚率還會進一步下降。”

此外,適婚的年輕羣體中,接受教育的時間越長,結婚年齡也會越晚

劉遠舉稱,適婚的年輕羣體中,由於接受正規教育的時間延長了,因此很多人的結婚年齡也相應推遲了。

3

結婚成本增加

買房育兒等生活成本的上升也是年輕人不敢輕易結婚的原因之一。

南開大學人口學教授李建民認爲:

結婚率下降與結婚成本的增加有着密切聯繫,尤其考慮到大城市高企的房價和高價的彩禮。如今結婚既是一個社會問題,也是一個經濟問題。

4

網絡佔據了情感空間

社會的多元化和社交媒體的發達也讓年輕人有了更多可寄託情感的事物。

葛道順認爲:

互聯網對婚姻關係等人際關係的影響也十分巨大。人們在互聯網上耗費的時間和情感越來越多,就越來越不需要人際間的情感聯繫和現實生活中的互動。

5

女性結婚意願降低

專家認爲,結婚率下降的另一個原因是選擇不結婚的人羣比例在上升,尤其是女性。

南開大學教授原新表示,2015年全國30-34歲女性不結婚比例在6%左右,比1990年提高了10倍左右。

葛道順分析稱:

隨着社會越來越包容開放,婚姻已不再是女性獲得社會地位和成功的唯一方式,這在很大程度促使更多女性選擇晚婚甚至不婚。

《我的前半生》裏唐晶的職業女性形象深入人心

美國國家公共電臺(NPR)也報道稱,中國結婚率的下跌是因爲更多女性選擇晚婚,尤其是受教育程度較高、經濟獨立的女性。

報道稱,雖然在中國的總人口裏男性人數比女性多,但在過去的二十年中,大學裏的女性人數已超過男性,這也導致了更多女性選擇晚婚。

這意味着更多的女性有自己的職業軌跡,她們不希望在自己二三十歲的時候讓婚姻和子女影響自己的職業生涯。她們選擇晚婚,甚至不結婚。

來源:中國日報 中新社 21世紀經濟報道等

記者:劉建娜 李磊

主編:孫愛東

編輯:鄭雪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