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台湾

日本明信片壯遊之旅─DAY 26 ─ 1 (法隆寺-1)

日期:2015年8月19日(三)

天氣:陰時偶陣雨

氣溫:24~30C

本篇行程:新大阪─奈良法隆寺車站─巴士─法隆寺西院、聖靈院

移動縣市:大阪府─奈良縣

 

今日的天氣並不好,老天爺知道今日是我們日本壯遊的最後一天,

也為我們哭泣,也替我們掉眼淚吧!

雖然是最後一日,但還是有最後一個景點要去,

完全不浪費一絲一毫留在日本的時間!

最後一個景點以奈良的法隆寺做結尾,

祂是世界最古老的木構建築,以稀世珍寶替這趟旅程做完美結束。

這次旅遊的主題是日本明信片壯遊之旅,

今日就要把最後一張明信片寄出!

這回很克制只寄了45張,26天才寄45張!

記得之前和大妹來日本時,玩了差不多二十天,寄了六、七十張給自己。

 

寄放了行李後,便去吃早餐!

早上一樣很豐盛,滿滿配菜,加上其他固定班底:兩顆飯團、味噌湯、茶、咖啡!

 

從新大阪搭到天王寺換車,再搭到法隆寺車站!

再度看到鹿角大佛吉祥物,而一旁還有斑鳩小醬!

因為這裡又叫做斑鳩里!

 

出了車站南口,似乎剛下過雨,地上溼溼的。

 

這邊的水溝蓋!

 

要搭的巴士還有廿分鐘才會來,走到對面拍完整的法隆寺車站!

 

搭乘[奈良交通バス] 72系統(法隆寺車站~法隆寺門前),

七分鐘,210円,很快就會來到法隆寺前。

一早來,人比較不多,來寺廟就是要趁早啊~~

記得之前家族旅行,我們八點不到就抵達淺草寺參拜了!非常瘋狂...

我們一下車就是法隆寺參道盡頭的寺院南大門,南大門是15世紀增添的建築物!

 

進門沿兩側瓦頂泥牆(日文叫築地摒),前進100 公尺到中門,

迴廊向左右延伸,圈成方形內院。

遠方那就是中門,而兩旁瓦頂泥牆很有FU呢!

 

 

泥牆中還有其他地方,不過沒有入內去。

 

 

米黃色的土牆!

 

屋瓦、瓦當看起來挺厲害的樣子!

 

 

土牆加上寺廟的屋頂,和其他的寺廟確實有些不太相同,

因為這些土牆(築地摒)的關係吧!

 

慢慢走去中門!

 

來介紹一下奈良的法隆寺!

法隆寺由聖德太子興建,一般認為是他將佛教引進日本,

法隆寺是日本最古老的寺廟之一。

 

法隆寺是聖德太子時代所留最傑出文物,

寺區廣闊而西大殿-五重塔-金堂-夢殿皆建於1500 年前,乃世界現存最古木構建築,

它的正殿、五重塔和正門,全都位於該寺廟的西院,

可追溯至第7 世紀,同時也是世界現存最古老的木造結構建築!

來到中門前!

 

寺廟創建於聖德太子西元623時代,它的古老,只需看看中門兩側的力士神像就知道。

其體魄表情姿勢都和洛陽龍門石窟奉先寺的那幾尊盛唐石雕一模樣,

說明它們是屬於同一個工藝技術和審美標準下的產物。

 

法隆寺是日本最古老的寺廟 之一,由於地處奈良縣生駒郡斑鳩町,

故俗稱「斑鳩寺」,法隆寺佔地總面積為十八萬七千平方公呎,

寺內保存了飛鳥時代以來的各種珍寶和重要文物約190多件。

 

我們是買法隆寺西院伽藍内、大寶藏院、東院伽藍内共通券1500。

 

在迴廊轉角處購票變可入內參觀了!

 

我們入內不久,天空開始飄起雨來,雨勢還不小。

 

 

原本地上的石子地才刮成一條條的,雨這麼大很快就把它們淋壞了。

 

 

中門內有五重塔、金堂、大講堂等木造建築,

1993年法隆寺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祂與日本的許多歷史景點不同,

這個法隆寺提供無障礙空間,輪椅亦可進入,並且有不同語言的說明書。

 

我們在迴廊裡避雨,雨實在有點大,不想撐傘走過去,

雖然才一小段路,但都很有可能讓腳都淋溼,

等待雨變小,再去參觀金堂與五重塔。

寺區的金堂、釋迦三尊像、四天王像、五重塔,

以及救世觀音立像,全都是跟洛陽龍門石窟同時代的至寶。

 

全世界最早的木造建築物!很偉大耶!

 

周圍繞繞,拍拍金堂與五重塔,以及四周的迴廊。

正殿稱「金堂」,乃因黃金是最尊貴的東西,

所以用金堂來稱呼全寺最尊貴的主殿,這也是日本的習俗。

 

 

 

今日參觀法隆寺,也沒有很多遊客,真不錯啊!

我們似乎去好多好多地方都很少人,真的很棒呢!

 

再往外望去,我們現在是身處在法隆寺的西院,

西院內保存著木造金堂、五重塔、大講堂、鐘樓與藏經樓!

木頭是最容易蛀蝕朽敗的材料,通常木構建築的維護很難超過300年,

故歐亞大陸的木構建築幾乎難以發現什麼「千年古跡」;

但法隆寺卻保存好幾棟千年木構建築,其金堂的存在真是奇跡,

故在1993年就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

法隆寺雖建築取材於盛唐形式,但明顯加入日本的觀點:

例如寺院迴廊右11間、左10間的不對稱型態,

可知日本對唐式的嚴格左右對稱仍自行修改。

 

金堂和五重塔中間還有講經堂(建於平安時代),

大講堂左為鐘樓、右為藏經閣。

這片包含金堂、五重塔、中門、迴廊、講堂在內的建築,

不但都是珍貴的千年木構,也為日本佛寺奠定了傳統佈局與形式,

並區分出日本佛寺和「中原佛寺中軸對稱」標準格局的差異。

 

繞著一周拍金堂。

 

雨似乎有比較小一些了,我們準備出動啦。

 

小的是藏經樓,右邊是大講堂。

大講堂前方是銅製燈籠。

 

鐘樓!

 

這邊是藏經樓。

 

金堂內無法拍照,所以我再度從網路上找圖片放上來,

堂內周圍牆壁繪有壁畫,中堂供奉著釋迦三尊聖像,


旁則為高達大約31公呎的五重塔,五重塔被迴廊圍繞著,

也走去看五重塔的內部,不過一樣無法拍照的。

再找來網路上圖片來欣賞一下吧!是菩薩涅磐圖!

站在大講堂前方,把金堂與五重塔一起入鏡,後方是中門。

 

我們在雨中漫步,邊撐傘邊拍照真的很麻煩呢!

 

 

這應該是櫻花樹!

 

走在迴廊裡,拍拍周圍的景色,等等要離開西院,去其它處參觀了!

這是鐘樓!

 

這裡是大講堂。

 

在緣樹下的建築物,拍起來唯美效果!

 

我們來到另一處,來到東室聖靈院這一區。

 

洗手舍,先洗淨雙手!

 

 

走去參拜東室聖靈院,其實拜什麼神我不清楚,

只知祂是國寶,從奈良時代到現在。

每回在日本拜神,我都衷心請神明保佑旅途平安順利!

 

走上樓梯前要脫鞋!

 


兩邊的建築年代不同。

左邊是東室(奈良時代),是國寶,右邊是妻室(平安時代),是重要文化財。

 

接下來前往大寶藏院!

雨下完了!好不容易啊!

 

準備前往大寶藏院內參觀。

 

下回待續...法隆寺-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