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曼谷轉過機,度過十幾小時飛機餐和不穩定睡眠的循環,我們踏上這塊西亞中美麗而神聖的土地──以色列。報名時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為了來見識這片美景和體驗亞洲人的熱情,如今我能肯定當初的抉擇是對的。

  提早到的兩天,除了逛逛市中心熱鬧的市場,就是體驗了當地電車的方便,並品嘗些道地的美食。由於來的第二天是安息日,猶太人習俗上不做什麼公事,也因此我們無處可去,只得在旅館裡打打牌消遣些時光。晚上就可以報到了,我被分配在粉紅A的組別裡,除了我之外沒有其他台灣人,這點是我頗喜歡他們設計的地方,強迫我們多認識外國朋友們。在歡迎會結束後就是頗為累人的高速約會,每半分鐘就要重新自我介紹一次,雖說是有破冰和多點人混熟,但也口乾舌燥,高速對自己的破英文感到厭煩,還好我們需要的只是勇氣和臉皮。

  隔天開始了一連串的演講,整個營期中分成三種演講:全部人一起聽的(多為諾貝爾獎得主),半邊人聽的,及分小組聽的;大大小小的演講課程總共有16場左右,是有史以來我聽過最密集的演講課,算是非常充實,也剛好可以聽到各種程度、各個領域的內容,對豐富科學的知識有不少幫助,也難得地又燃起我對各種科學的熱情,這是日復一日的大學課程中無法得到的資源和機會。

  說說演講之外的部分吧,總統及開幕式是場驚人的開幕典禮,其精采程度超越我的想像,除了一些重要人物的致詞之外,還有很精美的介紹影片、很有創意的愛因斯坦再世動畫及演戲,以及當地十分有名氣的搖滾男高音樂團,除了傳達了科學營開始的意義,也快速的把大家的情緒帶到高峰,在這古老的學校建築中,我們看到了未來科學嶄新的希望,以及未來幾天在這裡令人期待萬分的旅程。

  第二天晚上開始了另一項重要的任務──製作海報,這有另外分的小組,我身在第4組當中,組上也是來自亞洲各國家的人們,其中幾個人特別有想法和效率,因此我幾乎是插不上什麼話,只是乖乖看著他們把海報逐漸完成。或許不能說一定是增進團隊感情的活動,畢竟在每個人背景知識都不一樣的組別中,還要努力聽懂來自各地的英文口音,分工很容易偏頗,能不為了小事爭執就已經成功一半了。不過最後總算還是順利把海報完成,並且有效率的繳交完畢,比起許多組別來說我們算是很早回去睡覺的!我真的十分感謝有這些外國朋友們的幫忙,即使口頭上說累說煩,一樣是很盡責甚至很善良的扛下許多任務,並盡善盡美地完成它們。

  第三天晚上有耶路撒冷的夜遊,這個行程蠻讚的,其中為我們準備了許多小節目,為已經夠漂亮動人的古城在這深夜裡更添幾分繽紛色彩,不是一般遊客來觀光拍照能夠享受的程度。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古城中妝點得十分有氣氛的牆垣,以及雷射投影出的精美影片,其環繞震撼的音響與栩栩如生的動畫完美結合,帶我們快速走過了一遍耶路撒冷的歷史。有更多言語無法道盡的滋味,正如那輪明月恰映照在磚石間的孔洞,穿透心房照盡千古的憂思;有詳細而生動的英文解說,更是帶我們經歷了許多彷彿歷歷在目的故事,那些城牆和拱門就矗立在眼前,訴說著這些年來百聽不厭的故事和傳說。

  第四天晚上一樣有特別的活動,叫做「在盒子外思考(跳出窠臼)」,本來以為是什麼演講之類的還有點懶得參加,沒想到是超有趣的智慧遊戲,有大量的題目和道具供我們嘗試,真不愧是亞洲科學營的未來菁英們,絕不為一些小挫折投降,每個人似乎都絞盡了腦汁在嘗試和思考,企圖找到任何一點蛛絲馬跡,就為了解開好奇心的謎底,而通常這瓶頸就是跳出窠臼思考派的上用場的時機了,主辦單位請來了專門帶人們靈活思考的單位,很有活力的嘗試了各種方法解決問題,大家都十分興奮,到後來甚至很難阻止大家繼續試誤學習,但至少我們已經學到了很多平時不會用到的想法,訓練了大腦的新領域,算是一次很開心甚至興奮的桌上體驗。

  第五天是旅遊日,行程非常緊湊的我們去了許多著名的景點,早上又再次來到耶路撒冷的古牆附近,但是這次深入到了羅馬時代建造的大型聖殿,以及後來陸續建築的教堂、清真寺及各種猶太教徒聚集的場所,算是三大宗教的聖地,後來還參觀了哭牆,戴上紙製的猶太帽,我們看著許多猶太人撫著兩千年前蓋的古牆垣,塞了許多希望並朗誦著艮古的經文,有虔誠的教徒甚至單手纏上黑色膠帶,著一身黑衣黑帽,邊鞠躬邊吟誦著我無法理解但可感受其誠心的古文。當時的感覺十分不可思議,極為大型的建築就坐落在面前,幾乎是一望無際的古蹟,任何一塊建造用的石塊都重數噸、高數尺,經過多少的風吹雨打戰爭破壞,仍然屹立不搖地娓娓道著傳說中的瘋狂曾經。即使狂熱的羅馬皇帝、偉大的帝國國王,以及多少教宗帶領的信徒和子民都已經走入歷史,我們依然舉目可見的,不只是足跡,而是從衛浴間、淨身池到聖殿前市集那些所有彷彿剛被棄用的場所,都一一陳列在眼前,伸手可及的溫度,就連羅馬士兵顯目的服裝和步伐,似乎都飄盪在空氣中,和我們一同呼吸著歷史的人文氣息。

  下午到了較晚開發的特拉維夫,不過仍然到處是過去各帝國與民族的遺物,從埃及人留下的石碑,阿拉伯人建造的圓頂塔,到地中海畔拿破崙的砲台,都佇立在這塊海邊的各個角落,我們聽了各種戰爭的結局,想像了各時代人類的命運,就猶如看到了時光的蹤影,在眼前快轉過了幾世紀,然後重疊在深烙在腦海,置身在其中,是那麼的不可思議和引人遐思。很快的,我們去過了許多對情侶拍婚紗的石造矮平房,和白沙灘的地中海灣,除了星座許願橋的身影,也有不少壁畫的痕跡,最後來到大浪拍打的石牆邊,那座不太起眼的鐵皮屋。沒想到,我們就這樣到了世界非常有名的momentum show──Mayumana!這是一場極為驚奇的表演,歷時將近三小時,掌聲幾乎沒有停止過,它完美結合了聲光效果、觀眾互動,以及多重影音及樂器的結合,幾乎是整個營隊兩百多個學生情緒達到最高潮的巔峰,實在是太多驚險的技巧表演,以及賞心悅目的影音刺激,甚至還和一些觀眾有著許多難以相信的合作,讓在場所有的觀眾都目不轉睛地盯著表演看,可惜全程不能錄攝影,實在太難言傳所有的精彩片段,即使要花費等同於一千多元新台幣的門票費,但對於這環繞世界演出近二十載的經典表演來說,絕對是值回票價的。

  晚上我們在另一處海邊享用自助晚餐,算是有點像露天酒店吧,大概是為了讓我們體驗當地較為現代化的夜生活,我們就在那燈光美、氣氛佳的人群中享用晚餐和飲料,無所不談的分享著這幾天的點點滴滴和每個人的生活體驗,最後還沿岸邊散步,吹著鹹鹹的海風,大浪拍打著岸邊,白色的浪花映在月光皎潔的夜空,傾聽著我們細碎的感想,說不上浪漫,但至少已經飲盡了以色列岸邊的風光美景。踏過了今日充實的腳程,身心俱疲的悸動貫徹四肢,恣意舉首一望,外國的月亮不只清亮,還真的比較圓。

  最終日,早上依然是豐富的演講,三場除了午餐沒什麼間段的課程,持續灌注著我們知性的腦袋,挑戰腦容量的營期,終於在最後滿足了對科學的渴望和興趣,在這方面也已經沒有什麼好索求的了。從下午到晚上,除了終於完成令人緊張的海報呈現,感激了貢獻良多的隊友們,剩下的就是許多國家開心的表演,以及主辦單位準備的影片和派對,第一次同時那麼溫馨感性又瘋狂的和各國朋友交流互動,在這種情況下,我了解到人類其實就是心靈相通的物種,語言障礙從來不會太阻礙誠心流動的友情,從閒聊、遊戲到熱舞,都感覺得到來自各國家的熱情和真心,首次認真在強烈聲光效果下狂舞,即使只是隨意地扭動全身的熱血,也足以為全場的不捨之情加溫,足足三個多小時沒什麼休息的跳舞,實在是一件非常消耗體力的行為,但也象徵著在這難能可貴的ASC最後一天時光裡,人與科學、人與藝術和人與人間的所有溫存已經如湧泉而出,至少暫時是覆蓋了所有尷尬、冷漠,甚至是思鄉之情。累癱在房間裡已經將近當地時間凌晨四點,腦中還牢牢映著從各國來的朋友的面容,以色列、中國、日本、韓國、土耳其、泰國、印度、尼泊爾、斯里蘭卡、澳洲、紐西蘭、印尼、緬甸、菲律賓、喬治亞、土庫曼、哈薩克、越南、新加坡……,或許不是每個國家都有認識的人,能夠快速深交的好友也只有幾個,但就是這些不但聰明而且深具熱情的夥伴們,才能夠一起組成這麼棒的第六屆亞洲科學營。

  營後一天主辦單位好心為留下的國家代表隊安排了一點活動,早上到猶太人大屠殺博物館憑弔二戰期間不幸罹難的人們,也了解到從建築就告訴我們的道理──不能夠忘記的是那些過去扯裂民族關係的可怕犯行和可恥意識,但應該展望的是那逐漸走出光明的未來,邁向人類的和平,才不會再有人被如此血腥的對待和殘暴的傷害,也才能夠一同留住這得來不易的生活品質,並努力營造世世代代永存的幸福。

  下午我們國家全隊請單位派車把我們載到了猶太人聚集的傳統市集,那邊的觀光客不多,我們正好能深刻體驗當地人真真切切的生活方式和風土民情,我們不只買了一些要帶回家鄉的禮物,也帶走了一些難忘的回憶和體驗,為自己贏得許多無價的經歷體悟。又是星期六的安息日,下午五點前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又開始要休息了,趕上最後幾班的輕軌車,回到飯店吃晚飯後,就用新學到的紙牌遊戲度過剩下的這天。

  終於到了這趟旅程的尾聲,不願白白度過最後在以色列的時光,我們租車到了著名的死海,今日風光明媚,安息日的猶太人們也都進行著傳統的休憩儀式,於是我們可以痛快的在死海邊(其實是湖畔)奔跑、「浮水」以及塗海泥,過去一直是地理教科書上的畫面,如今就在眼前展開,鹹到爆的湖水不能夠碰到眼口鼻,在這前提下就可以沾得滿身是美白泥巴,或著輕飄在水面上看著自己的腳背,向後滑行,非常特殊的體驗,算是沒有遺憾的終曲。途中,我們也摸了駱駝,逛了商店(瘋狂殺價的記憶),並在世界上海拔最低而且宣稱是全球最早開發的城市照了像,留下一些回憶,非常值得未來一次次的提及,回味。

  沖過澡、吃過晚餐,在以色列遊蕩的時辰已盡,我們該上飛機再次體驗十幾小時的睡眠和飛機餐了,行李廂又重了許多,來這趟科學營實在有太多的收穫和心得難以一一呈現,多的不只是紀念品和筆記,更多的是對這片土地上一切的感情,以及對亞洲各國朋友們的想念,和那些永遠無法忘懷的一周時光。

  或許無法再參加明年在東京的ASC,但我已經十分感激國家和主辦單位的所有支持及協助,能讓我們有這個機會走過這趟美滿的旅程。最後要做的,只是前往香港轉機,載著滿到溢出的不捨之情,朝著目的地,一如我們朝著更多未來的目標和想望,為了有朝一日能有緣再見到那些故事、那些人,努力展翅翱翔。

佑詳 (Yu-Hsiang)   寫于耶路撒冷RAMADA飯店  2012/9/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