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紀英國建築師Owen Jones在1856年出版的的不朽名作《裝飾基本原理》(The Grammar of Ornament),內容是裝飾紋樣的整理以及研究,瓊斯說,野蠻民族的裝飾是出於自然的本能,忠實於裝飾的功能,而文明的民族這種本能不斷削弱,我們應該擺脫一切學來的東西和一切人造的東西,回到自然本能的狀態再加以發展。瓊斯認為人不應該直接模仿自然,而是要模仿自然的法則,比如擴散和細分。當時人們從自然的角度尋找突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達爾文學說的影響,這種影響甚至波及到今天,你仍可以不是看到一些復古式的插畫或裝飾,畫的就是自然和鳥類等動物。

裝飾基本原理(The Grammar of Ornament) 還被稱為《裝飾的文法》、《裝飾法則》和《世界裝飾經典圖鑑》,這是一本裝飾大典,收集了各個歷史時期以及國家的裝飾,以「法則」(Grammar)命名,是因為瓊斯提出了37條裝飾基本法則。在這37條基本法則的,有的依然可以讓我們醍醐灌頂。「美來自心智感到的安詳,當眼睛、智力和情感知足於無欲。」「結構需被裝飾,裝飾不可有目的的組建,美是真,真須美。」「形的美來自一條線從另一條線中徐徐有起伏地長出,沒有多餘,沒有任何東西可以移除讓設計更完美。」「任何裝飾都要基於幾何結構之上。」說到裝飾需要像建築一樣有良好的比例時,瓊斯提到了一點說:「這個比例在眼睛很難察覺的時候是最美的,所以雙矩形(double square)的比例比如4比8與5比8相比就不美了,3比6同3比7,3比9同3比8,3比4同3比5,都如此。」「任何裝飾,無論都遠,都能被追蹤到它的枝幹和根。」「花和其他自然物不應該作為裝飾物(指寫實),裝飾圖案身上傳統的代表意義(指符號性)可以潛移默化地將意象傳到意識中,而不會破壞被裝飾物的整體性。

《裝飾基本原理》是一本非常漂亮的書,歐文·瓊斯後來還再整理過中國的裝飾出版書名叫做 Examples of Chinese ornament selected from objects in the South Kensington Museum and other collections,上圖即來自這本書。看著裡面的紋飾,你就覺得自己即使作為看客,看到現在的裝飾比如牆紙的圖案,也會感到羞愧。《裝飾基本原理》這本書神奇的是,最後一章是「自然中的葉子和花卉」,這一章的插圖就是和植物學書籍裡面的插畫一樣,這章文字主要是展望將要到來的改變。而這些插圖是能引發人思考的尤其與前面的圖案作比較,在絕大多數的裝飾中,沒有寫實的圖案,自然中可沒有如此生長方式的植物,可我們看上去,它是沒有違背植物這個概念的,我們仍然認為它是這種植物或者那種植物,至少在以前是不會模稜兩可的(現代人可是隨便擺弄,只追求是植物不是動物這個層次),這也是「藝術不必真實,而是創造真實的表象。」,也是上面瓊斯說的這些圖案可以潛移默化地讓人形成意象,在這一張瓊斯寫道:「真正的藝術存在於理念化而非拷貝自然形式。」理念化是基於觀察的,不像如今是基於應付的。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