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王港是一條長沙的小河,名字很神奇。起初我以爲,因爲只要是活水,都是龍王的港口,後來才弄明白, “龍王港”是唯一的,“龍王”是“濚灣”的音訛,而“濚”是“瀠”的形訛,口音和手筆造成獨特的水名與地名,龍王港,濚灣鎮,同是水流回旋處,小河連大河的地方。

  大河是湘江,北去,經洞庭轉長江東去,匯入東海。如果有大洋彼岸的人相問,我似乎也可以說:我住在龍王的港口邊,風水很好。

  鹹嘉湖暮色。

  湘江晨霧。

  湘江晨霧。

  春天連日陰雨,3月10日,星期天,終於有了大太陽,我午後出門,在龍王港河堤上往湘江邊溜達,龍王港漲水了,由西向東流着,陽光把河水照亮,也把河面曬寬,春天真的來了。

  太陽下的攝像頭。

  曬太陽的衣服。

  曬太陽的衣服。

  曬太陽的衣服。

  曬太陽的鞋子。

  曬太陽的牀單。

  愈近龍王港入湘江處,釣魚的人愈多,看釣魚的人也多,畢竟是春水,又是河口,對魚對人都有吸引力了。

  龍王港河口有兩座橋,一老一新,老橋僅供步行。過了老橋,走一段隧道頂上的路,下龍王港河岸,我要去象鼻山真正的山腳,那裏有離河口最遠的一個釣魚人。

  此岸斜坡無石階,雜草藏着溼土,腳下打滑,到了坡底好走一些,釣魚的人早已踩出一條泥巴小路,延伸至半邊路底下的兩排柱子間,無奈泥巴越來越稀,越來越爛,我悵然止步。

  回頭往高處走,貿然到了半邊路下一人多高的角落,有點進入石洞的感覺了,腳下已是水泥地,平整,乾淨,無疑是人清掃過的,一眼掃去,地上有家俬錯落有致,哪裏會料到,此處有人煙。

  走動着細看,六根矮柱和三道橫樑,將路底下亦即橋底下隔成了三開間,廚房、客廳、臥室,更讓我驚異的是樑柱上塗滿彩畫,圖像紛繁,色彩斑斕,顯然費了不少顏料和時間,是怎樣的人,有着怎樣的寂寞和耐心,才慢慢把洞穴畫成宮殿?

  彩畫中有一個人,駕着木排四處撒網,如果排出順序,他的身影先是出現在山間激流,然後換了地方,是流經城市的大河,從畫中景象可以判斷,就是長沙和湘江,再換地方,他的模樣清晰了,是個中年男人,戴着草帽,畫中的背景也清晰了,有個排水閘,一看便知是此處眼前的龍王港,我相信,畫中人就是畫畫的人,他畫的就是他自己。

  三彩畫,柱上的塔,樑上的橋。

  彩畫,豬八戒、女人、牛。一張帶二維碼的小廣告貼在豬八戒手邊:缺錢找我們,我們更專業。

  柱子上的豬八戒。

  柱子上的豬八戒。

  彩畫,回頭的貓。

  彩畫,湘江和嶽麓山。

  彩畫,龍王港的捕魚人。

  樑上的大字咒語:你家全死。旁邊有小字詩句:如果未遍屬各個地點,我便不知何處是我情感的歸處,但覆山淚水回望,原本所在纔是我靈魂的歸處。

  掛在柱上的衣服和毛巾。樑上有字:紅成(塵)有愛,人無情。

  一鍋、一竈、一凳……

  ——完——

  艾華,居長沙。小說、隨筆見於《收穫》《書屋》等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