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年8月即將上路的12年國教新課綱,審議進度時間緊迫,爭議較大的社會科已完成分組審議,但尚未送至課審大會,教育部國教署今天表示,已另行規畫社會科的教科書受理審定期程,將學校選書時間延後至明年6月,造成高中端選書時間相當緊迫。

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第二天,教育部國教署說明「新課綱審議情形、教科書審查規畫」。

新課綱將於108學年度起實施,目前新課綱審議進度落後,目前仍在課審大會審議中的有自然3份、科技2份、綜合活動2份、藝術2份、機械群1份、動力機械群1份、化工群1份;尚未送進課審大會的包括:社會3份、技高群科11份、特殊教育課綱、藝術才能班實施規範等等。

國教署副署長戴淑芬表示,107年3月7日公告教科用書分3階段受理審理,且可分學期用書送審,提供出版社送審的彈性。

戴淑芬指出,配合社會領綱及技高15專業群科課綱的審議進度,另行規畫教科用書的受理審定期路間,並向學校宣導社會教科用書延後至6月選用,以讓出版社有更充裕作業時間。另外,高中健康與護理、體育、資訊科技、生活科技、家政及全民國防教育等6科的教科用書,可同時適用普高和技高。

戴淑芬表示,高中國語文的中華文化基本教材,不是獨立的送審科目;經審定的國語文教科用書,其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內容可以與國語文分開裝訂,但不得分開提供學校選用。

另外,課綱上路後,考招制度配合調整,增加「學生學習歷程檔案」,108年升高一的學生,111年申請大學時,學習歷程檔案將占最高50%的高比例。國教署表示,目前系統已逐步完成建置,其中「校內學生學習歷程檔案紀錄模組」已選定12所學校試行測試系統。

108年升高一的學生開始使用學習歷程檔案,以利111年升學使用,由學生自主勾選送大學審查。關於學生學習歷程檔案的參採及運用,教育部高教司表示,學習歷程檔案包括「課程學習成果」,每學期最多上傳3份,且需由任課老師認證,以讓大學更信任高中學習過程。另外還有「多元學習表現」,每學年上傳最多10份,包含校內外表現、志工服務、競賽成果、幹部經歷等等。

高教司表示,為了讓權責畫分更清楚,並減輕教師負擔,校外舉辦的競賽等校內產出的成果,是由學校教師傳,但學生自行在校外參加的比賽或課外撰寫的小論文、實驗,則是學生自行上傳。另外,包括參加全民英檢、多益考試等等校外檢定成績,未來會透過資料庫的介接,由國教署委託的暨南大學直接跟辦理單位聯繫,通過的得獎名冊會直接匯入國教署資料庫,以提升資料可信度,也不需要由學生自行上傳。

另外,高教司表示,大學各學系參採課程學習成果至多3項,多元學習表現參採至少10項,外加學生綜整心得一份,文字至多800字,圖片最多3張,「在精不在多」。

111年的大考命題將強調素養,高教司說,大考中心今年會公布評分原則、範例例題,108年公布考試說明,109年公布第一版參考試卷,110年公布第二版參考試卷。

教育部長葉俊榮到彰化參加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 記者馮靖惠/攝影
教育部長葉俊榮到彰化參加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 記者馮靖惠/攝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