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君

雖然現在很少看見以前測重量的桿秤,然而秤砣人人皆知,可是您是否聽說過秤錘樹?什麼,竟然有這種名字的樹?估計很多人都沒聽說過,因為這種樹分布地比較狹窄,雖然有不少植物園培育,然而一則了解的人不多,再則能夠辨識的人也在少數,再加上少有報道,於是,秤錘樹便「養在深閨人未識」,難免很多人詫異。秤錘樹(學名:Sinojackiaxylocarpa Hu),又名秤砣樹(捷克木就算了,當時音譯太奇怪。),屬於安息香科、秤錘樹屬落葉小喬木或灌木,高3-7米;胸徑達10厘米;嫩枝密被星狀短柔毛,灰褐色,成長後紅褐色而無毛,表皮常呈纖維狀脫落;葉紙質,倒卵形或橢圓形;總狀聚傘花序生於側枝頂端,有花3~5朵,花白色;花梗柔弱而下垂,疏被星狀短柔毛,花冠裂片長圓狀橢圓形,雄蕊10~14枚,淡黃色;果實卵形,紅褐色,有淺棕色的皮孔,無毛,頂端具圓錐狀的喙,外果皮木質,不開裂,內果皮木質,堅硬;種子1顆,長圓狀線形,栗褐色。花期3~4月,果期7~9月。提起秤錘樹,也是我們國家植物學研究的驕傲,因為秤錘樹屬是中國植物學家發表並命名的第一個新種屬,具有標誌性的意義。秤錘樹標本在1927年被植物分類學家秦仁昌先生在南京幕府山採集,1928年由植物學家胡先驌先生髮表,因為秤錘樹的果實頗似桿秤的秤錘而命名。於是,植物學便第一次增加了一個中國特有的種屬:秤錘樹屬(Sinojackia Hu)。註:長果秤錘樹分類地位有所變動,現已獨立成為長果安息香屬。秤錘樹是我國特有的物種,從1927年發現以來,80年間陸續在我國發現了8種1變種(如上圖),其中長果秤錘樹於1995年被獨立為長果安息香屬(Changiostyrax C.T.Chen)。下面我們簡單介紹一下這幾種秤錘樹的主要特徵以及分布現狀。秤錘樹(Sinojackiaxylocarpa Hu):1928年被發現。果實卵形,連喙長2~2.5厘米,寬1-1.3厘米。原野生分布於南京市鼓樓區幕府山、燕子磯、浦口區老山及句容市寶華山,70年代調查和最新調查(2005年)發現,由於經濟開發開山採石,原生地野生秤錘樹已經滅絕,現在都為人工種植,分布在少數省份的植物園。狹果秤錘樹(Sinojackiarehderiana Hu ):又稱江西秤錘樹,1930年被發現。果實連喙長2-2.5厘米,寬10-12毫米。分布於西(南昌)、湖南(宜章)和廣東(乳源),2005年調查,南昌開發區建設,狹果秤錘樹滅絕;湖南也沒發現;另在江西永修縣、湖南祁東縣發現有分布。棱果秤錘樹(Sinojackiahenryi):1937年被發現。果實長橢圓形,稍彎,連圓錐狀喙長3-4厘米,寬4-6毫米,有8-12棱。分布在四川(康定)、湖北(武漢)、湖南(宜章)和廣東(樂昌),2005年調查在湖南宜章和廣東樂昌並未找到,另外四川和湖北並未採集到標本。長果秤錘樹(Sinojackiadolichocarpa C. J. Qi):1981年被發現。果實倒圓錐形,連喙長4.2-7.5厘米,中部寬8-11毫米,具8條縱脊。僅產湖南石門縣壺瓶山及桑植縣,最新調查,種群稀少,零星分布,總量不超過700株。肉果秤錘樹(Sinojackiasarcocarpa L.Q.Luo):1992年被發現。果實肉質、較大、較重,較紅,皮孔不明顯,特別是以肉質果實與該屬其它種明顯區別。僅分布四川樂山,成年樹及幼株不到10株。細果秤錘樹(Sinojackiamicrocarpa):1997年被發現。果實呈細梭形,長1.5—3厘米,徑2.5—4毫米。分布在浙江省建德、桐廬、富陽、臨安和義烏,2005年調查從原來1000餘株下降到600餘株。懷化秤錘樹(Sinojackiaoblongicarpa Tao Chen & T. R. Cao):1998年被發現。該種和肉果秤錘樹相似,區別在於花小和果實長橢圓形。僅分布在湖南懷化,2005先調查不足30株。樂山秤錘樹(SinojackiaXylocarpa Hu var.leshanensis L.Q.Luo):2005年被發現。果實紅褐色,密布乳頭狀突起,無白褐色斑紋。分布在四川樂山烏尤山,數量不詳。黃梅秤錘樹(Sinojackiahuangmeiensis):2007年被發現。和長果秤錘樹比較相似,黃梅秤錘樹的花瓣稍微要狹長一點兒,但成熟的果實又不像長果秤錘樹那麼瘦長,而是稍微圓潤一些。具體資料不詳。分布在湖北黃梅縣,數量不足200株。以上就是我國現有發現的8種1變種秤錘樹的特徵以及分布現狀。可以看出,這些秤錘樹都面臨著環境問題,處於瀕危或者滅絕狀態。1998年,秤錘樹被列入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級別瀕危EN);1999年秤錘樹和長果秤錘樹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第一批),保護級別為Ⅱ級;第二批討論稿列入肉果秤錘樹。然從實際調查來看,秤錘樹屬和長果安息香屬都是我國特有的珍稀物種,而且都面臨著瀕危,因此都應該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的野生瀕危植物。秤錘樹面臨瀕危的原因有多方面,1、種群方面:植物分布狹窄,種群之間基因交流受阻,更新能力差;2、果實原因:秤錘樹結果率較高,然而由於果皮堅硬,野生情況下需要2、3年才能萌發;3、人為因素:由於秤錘樹分布地的經濟開發,人們缺乏對自然資源的保護,導致亂砍亂伐,這是秤錘樹瀕危的最大原因。秤錘樹具有較高的觀賞性,植株大多不高,樹榦斑駁,古樸蒼勁,枝繁葉茂,色澤青翠,初夏開花,花色潔白,聖潔高雅,花蕊淡黃,倩麗優雅,花朵下垂,猶如玲瓏,隨風飄拂,宛然可愛,遠望一樹雪白,靜雅婉約,更加有趣的是秋天果實下垂,宛如秤錘,又恰似古代樂器編鐘,累累垂垂,隨風擺動,猶如奏響了秋天的樂章,極富浪漫情趣,因而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是園林庭院觀賞樹種的優美樹種,如今不少植物園皆有栽培,說不定什麼時候您在遊覽的時候,就會發現這些玲瓏小錘在樹上向您敲響豐收的鐘聲。欣喜地是,秤錘樹的人工栽培頗見成效,如今大面積的種苗基地已經開始栽培,不久的將來,秤錘樹將會走向千家萬戶。2019-5-12易花得木(資料匱乏,配圖很難準確,以實際為準)更多精彩文章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易花得木(yihuademu)(服務號)宜花得木(yihua-demu)(閱讀號)家Ⅱ級保護瀕危珍稀植物:秤錘樹

花木君

雖然現在很少看見以前測重量的桿秤,然而秤砣人人皆知,可是您是否聽說過秤錘樹?什麼,竟然有這種名字的樹?估計很多人都沒聽說過,因為這種樹分布地比較狹窄,雖然有不少植物園培育,然而一則了解的人不多,再則能夠辨識的人也在少數,再加上少有報道,於是,秤錘樹便「養在深閨人未識」,難免很多人詫異。

秤錘樹(學名:Sinojackiaxylocarpa Hu),又名秤砣樹(捷克木就算了,當時音譯太奇怪。),屬於安息香科、秤錘樹屬落葉小喬木或灌木,高3-7米;胸徑達10厘米;嫩枝密被星狀短柔毛,灰褐色,成長後紅褐色而無毛,表皮常呈纖維狀脫落;葉紙質,倒卵形或橢圓形;總狀聚傘花序生於側枝頂端,有花3~5朵,花白色;花梗柔弱而下垂,疏被星狀短柔毛,花冠裂片長圓狀橢圓形,雄蕊10~14枚,淡黃色;果實卵形,紅褐色,有淺棕色的皮孔,無毛,頂端具圓錐狀的喙,外果皮木質,不開裂,內果皮木質,堅硬;種子1顆,長圓狀線形,栗褐色。花期3~4月,果期7~9月。

提起秤錘樹,也是我們國家植物學研究的驕傲,因為秤錘樹屬是中國植物學家發表並命名的第一個新種屬,具有標誌性的意義。秤錘樹標本在1927年被植物分類學家秦仁昌先生在南京幕府山採集,1928年由植物學家胡先驌先生髮表,因為秤錘樹的果實頗似桿秤的秤錘而命名。於是,植物學便第一次增加了一個中國特有的種屬:秤錘樹屬(Sinojackia Hu)

註:長果秤錘樹分類地位有所變動,現已獨立成為長果安息香屬。

秤錘樹是我國特有的物種,從1927年發現以來,80年間陸續在我國發現了8種1變種(如上圖),其中長果秤錘樹於1995年被獨立為長果安息香屬(Changiostyrax C.T.Chen)。下面我們簡單介紹一下這幾種秤錘樹的主要特徵以及分布現狀。

秤錘樹(Sinojackiaxylocarpa Hu):1928年被發現。果實卵形,連喙長2~2.5厘米,寬1-1.3厘米。原野生分布於南京市鼓樓區幕府山、燕子磯、浦口區老山及句容市寶華山,70年代調查和最新調查(2005年)發現,由於經濟開發開山採石,原生地野生秤錘樹已經滅絕,現在都為人工種植,分布在少數省份的植物園。

狹果秤錘樹(Sinojackiarehderiana Hu ):又稱江西秤錘樹,1930年被發現。果實連喙長2-2.5厘米,寬10-12毫米。分布於西(南昌)、湖南(宜章)和廣東(乳源),2005年調查,南昌開發區建設,狹果秤錘樹滅絕;湖南也沒發現;另在江西永修縣、湖南祁東縣發現有分布。

棱果秤錘樹(Sinojackiahenryi):1937年被發現。果實長橢圓形,稍彎,連圓錐狀喙長3-4厘米,寬4-6毫米,有8-12棱。分布在四川(康定)、湖北(武漢)、湖南(宜章)和廣東(樂昌),2005年調查在湖南宜章和廣東樂昌並未找到,另外四川和湖北並未採集到標本。

長果秤錘樹(Sinojackiadolichocarpa C. J. Qi):1981年被發現。果實倒圓錐形,連喙長4.2-7.5厘米,中部寬8-11毫米,具8條縱脊。僅產湖南石門縣壺瓶山及桑植縣,最新調查,種群稀少,零星分布,總量不超過700株。

肉果秤錘樹(Sinojackiasarcocarpa L.Q.Luo):1992年被發現。果實肉質、較大、較重,較紅,皮孔不明顯,特別是以肉質果實與該屬其它種明顯區別。僅分布四川樂山,成年樹及幼株不到10株。

細果秤錘樹(Sinojackiamicrocarpa):1997年被發現。果實呈細梭形,長1.5—3厘米,徑2.5—4毫米。分布在浙江省建德、桐廬、富陽、臨安和義烏,2005年調查從原來1000餘株下降到600餘株。

懷化秤錘樹(Sinojackiaoblongicarpa Tao Chen & T. R. Cao):1998年被發現。該種和肉果秤錘樹相似,區別在於花小和果實長橢圓形。僅分布在湖南懷化,2005先調查不足30株。

樂山秤錘樹(SinojackiaXylocarpa Hu var.leshanensis L.Q.Luo):2005年被發現。果實紅褐色,密布乳頭狀突起,無白褐色斑紋。分布在四川樂山烏尤山,數量不詳。

黃梅秤錘樹(Sinojackiahuangmeiensis):2007年被發現。和長果秤錘樹比較相似,黃梅秤錘樹的花瓣稍微要狹長一點兒,但成熟的果實又不像長果秤錘樹那麼瘦長,而是稍微圓潤一些。具體資料不詳。分布在湖北黃梅縣,數量不足200株。

以上就是我國現有發現的8種1變種秤錘樹的特徵以及分布現狀。可以看出,這些秤錘樹都面臨著環境問題,處於瀕危或者滅絕狀態。1998年,秤錘樹被列入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級別瀕危EN);1999年秤錘樹和長果秤錘樹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第一批),保護級別為Ⅱ級;第二批討論稿列入肉果秤錘樹。然從實際調查來看,秤錘樹屬和長果安息香屬都是我國特有的珍稀物種,而且都面臨著瀕危,因此都應該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的野生瀕危植物。

秤錘樹面臨瀕危的原因有多方面,1、種群方面:植物分布狹窄,種群之間基因交流受阻,更新能力差;2、果實原因:秤錘樹結果率較高,然而由於果皮堅硬,野生情況下需要2、3年才能萌發;3、人為因素:由於秤錘樹分布地的經濟開發,人們缺乏對自然資源的保護,導致亂砍亂伐,這是秤錘樹瀕危的最大原因。

秤錘樹具有較高的觀賞性,植株大多不高,樹榦斑駁,古樸蒼勁,枝繁葉茂,色澤青翠,初夏開花,花色潔白,聖潔高雅,花蕊淡黃,倩麗優雅,花朵下垂,猶如玲瓏,隨風飄拂,宛然可愛,遠望一樹雪白,靜雅婉約,更加有趣的是秋天果實下垂,宛如秤錘,又恰似古代樂器編鐘,累累垂垂,隨風擺動,猶如奏響了秋天的樂章,極富浪漫情趣,因而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是園林庭院觀賞樹種的優美樹種,如今不少植物園皆有栽培,說不定什麼時候您在遊覽的時候,就會發現這些玲瓏小錘在樹上向您敲響豐收的鐘聲。

欣喜地是,秤錘樹的人工栽培頗見成效,如今大面積的種苗基地已經開始栽培,不久的將來,秤錘樹將會走向千家萬戶。

2019-5-12易花得木(資料匱乏,配圖很難準確,以實際為準)

更多精彩文章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易花得木(yihuademu)(服務號)

宜花得木(yihua-demu)(閱讀號)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