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4 13:12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極端氣候為全球帶來威脅,台灣也面臨一下乾旱、一下洪水的嚴厲挑戰,水利署今表示,整體治水工作是長期性的,10多年來也已有初步成果,不僅排水設施大幅改善、淹水面積明顯降低,出流管制及逕流分擔修法也提早1年半完成,在缺水方面也透過推動水資源工程、適時調度備援、加強清淤等化解,未來將更加速前瞻及相關計畫,逐步務實進行整體治水作業。

水利署表示,自95年推動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103年接續辦理流域綜合治理計畫,及後續進行前瞻計畫等水利建設,這是長期性的工作,除要有全面的整體規劃,也需要中央與地方政府共同推動,一棒接一棒執行治水工作來持續努力改善。

水利署舉例,以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及流域綜合治理計畫來說,截至目前為止,已完成約1007條排水及33條河川綜合治水規劃,整體計畫截至上個月底止執行率為98.17%,至少已完成縣、市管河川及區域排水整治199公里,雨水下水道施設82.47公里,農田排水設施改善68.32公里,農糧作物及水產養殖保護面積135.13平方公里,控制土砂產量931.8萬立方公尺,改善淹水面積達226平方公里。

而相關作為在這2年也發揮效果,水利署說,如彰化縣洋子厝排水系統從93年七二水災淹水面積254公頃,今年0702豪雨淹水面積減為12公頃;而雲林縣馬公厝排水系統在97年卡玫基颱風淹水面積826公頃,去年0601豪雨淹水面積減為250公頃,下游沿海已完成治理渠段幾乎無淹水;又如高雄市旗山區新光、鯤洲抽水站改建工程,於今年0823豪雨期間,旗山站最大24小時降雨量達540毫米,高雄市政府水利局協調施工廠商提前運轉抽水機組,發揮排洪功能,有效減緩淹水災情。

在缺水因應方面,水利署說,中庄調整池、湖山水庫、曾文加高及鳳山溪再生水等水資源工程均已完成,加上積極推動自來水減漏工作,已可增加每日約73萬噸水量,後續計畫執行完成後還可增加每日519萬噸水源,確保120年水資源供應無虞。此外,水庫清淤量也達到歷年平均1.7倍,估計120年以前能達成淤積零成長的目標。

在法規方面,水利署說,流域綜合治理計畫推動之出流管制及逕流分擔工作,已經提早1年半修法完成。未來也將配合物聯網、大數據分析、人工智慧等新科技運用,建構智慧防汛網及決策支援系統,並將加速執行流域綜合治理計畫及前瞻水環境建設計畫。

  • 水利署報政績,指淹水面積明顯降低改善。圖為高雄永安北溝排水淹水情況。(資料照)

    水利署報政績,指淹水面積明顯降低改善。圖為高雄永安北溝排水淹水情況。(資料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