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3 19:41

〔記者蘇金鳳/台中報導〕為了讓孩子們從小就知道粒粒皆辛苦的米飯是如何產生,烏日區農會與「華德福大地實驗教育學校」合作,安排小朋友舉辦」我是小小農夫食農教育體驗活動」,小朋友在體驗後,都表示」我以後絕對不會浪費糧食」。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為讓小朋友體會到此首憫農詩,農夫辛苦的情境,烏日區農會四健會與「華德福大地實驗教育學校」合作,辦理「田裡有腳印作業組,我是小小農夫食農教育」體驗活動,讓小朋友當小小農夫,體驗插秧、除草、病蟲害防治、割稻,最後在田裡面享受米食料理,從產地到餐桌一連串的零距離體驗活動,取代枯燥乏味的課堂及書本講解。

雖然天氣炎熱,「日頭赤炎炎」,但小小農夫不畏炎熱,頭戴斗笠、腳踩爛泥,小朋友感受到汗滴禾下土,當吃到米飯時,真切的感受到「 粒粒皆辛苦」,眾人都說,「原來米飯是這樣來的」、「原來阿公阿嬤這麼辛苦」、「我以後絕對不會浪費糧食」,透過體驗,小朋友對農夫種田印象深刻,感觸直達心底。

  • 烏日區農會安排小朋友當小小農夫,體會汗滴禾下土的辛苦。(記者蘇金鳳翻攝)

    烏日區農會安排小朋友當小小農夫,體會汗滴禾下土的辛苦。(記者蘇金鳳翻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