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馬卡龍的3個普遍性誤會

1 人贊了文章

掐指一算,小歐好像有段時間沒跟小夥伴們聊甜點了,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重溫下聊甜點的小時光吧,順便看看一直以來,人們都對馬卡龍存有些什麼誤會。

關於起源地

很多人在介紹馬卡龍時都會說,這是一種起源於法國的甜點。

確實,馬卡龍之所以能紅遍全球都是法國的功勞。

但是馬卡龍並非起源於法國。

關於它的起源地多種說法,但認可度較高的是,它起源於法國的鄰居義大利。

在義大利,最原始的馬卡龍叫做「Macaroni」(翻譯作:精緻的小麵糰)。

其實義大利的馬卡龍除了口味精緻外,外形和今天的馬卡龍相比真的稱不上是精緻。義大利的馬卡龍表皮存有裂紋,現在市面上表皮平整的馬卡龍,全是經法國改進後的。所以至今在馬卡龍界還存在著意式和法式兩種不同做法。

看到這裡,也許有小夥伴要問了,既然這樣,那馬卡龍是怎麼傳到法國的?

馬卡龍能入住法國,這完全要歸功於凱瑟琳·美第奇皇后。她是法國國王亨利二世的妻子。她來自於義大利的美第奇家族。(在這裡插句嘴,因為美第奇是歐洲有名的四大家族之一,是那種家大業大的名門望族,所以凱瑟琳才能夠跨國嫁給亨利二世。)

再說回到馬卡龍上來,凱瑟琳隨行糕點師流傳出了馬卡龍的製作方法,於是從宮廷和上流社會開始,馬卡龍這種美味的甜點開始在法國慢慢地普及開來,名字也從最開始的Macaroni變成了Macaron(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馬卡龍)。

馬卡龍的浪漫稱謂??

相信不少小夥伴在看馬卡龍介紹時,經常看到這麼一段話:在法國,馬卡龍又被稱為「少女的酥胸」,是法國人對馬卡龍的浪漫昵稱這個說法很快就流傳開了。

馬卡龍甜得要死?!

有過DIY馬卡龍經歷的小夥伴都知道,雖然製作馬卡龍的材料只有3種而已,可是製作的失敗率卻是出奇地高。市面上售賣的馬卡龍也是口感各異,甚至有不少小夥伴反饋說吃完感覺要被甜死了。於是馬卡龍甜得要死的這個說法傳遍了大江南北,直接導致很多還沒吃過馬卡龍的小夥伴,放棄了嘗試一下的想法。馬卡龍甜是不爭的事實,但是甜得要死這個鍋馬卡龍不背。決定馬卡龍到底是甜得要死,還是甜而不膩的是甜點師的手藝。馬卡龍之所以貴,除了好材料本身貴以外,還有就是它真的非常考驗甜點師的手藝。一款嚴格意義上成功的馬卡龍不但外形好看,而且口感上一定是甜而不膩的。

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了,看到這裡小夥伴們有沒有對馬卡龍有一個新的認識呢?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內容,別忘了給小歐點贊、收藏或轉發作為鼓勵哦。那麼我們下篇文章見~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