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銀杏樹,就更是如此了,銀杏有「公種樹而孫得食」之意,因此又被民間稱為公孫樹。

天童寺早年的僧人們,當他們在寺前種下銀杏樹時,他們怎麼也不會想到,若干年後,這些銀杏樹會讓天童寺火起來。

近年的每個深秋,天童寺是寧波名符其實的網紅地。

無心插柳柳成蔭。天童寺的銀杏就是如此。

天童寺,位於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東吳鎮的太白山麓,群山懷抱中,安靜閑適。

「群峰抱一寺,一寺鎮群峰」,說的就是天童寺。

天童寺三面環山,唯獨正面一片平原,一條四季常青的萬松大道,恭迎各地賓客朝山進香。

天童寺始建於西晉永康元年,即公元300年,至今1700多年了,號稱「東南佛國」。

公元300年,僧人義興,雲遊至此,因愛其山水,遂在此結茅修持。

據民間傳說,當時山谷附近尚無人煙,卻有一位童子,每天前來送薪水。

不久精舍建成,童子對義興大師說:我是太白金星,因為大師篤於道行,感動玉帝,命我化為童子前來護持左右。如今大功告成,特此告辭。言訖童子不見。

因此,所建之寺,名叫天童寺,寺後之山,名叫太白山。

1700多年來,天童寺屢廢屢修,規模不斷擴大,終成現在之規模。

寺前種植的銀杏樹,生生不息,與寺相伴。

每年深秋,天童寺的銀杏樹,葉黃如金,禪意瀰漫,成為寧波的網紅地。

各地遊人遠道而來,寺前銀杏樹下,攝影寫真拍視頻,賞秋如看戲。

那一日 閉目在經殿香霧中

驀然聽見 是你頌經中的真言

那一夜 搖動所有的經筒

不為超度 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長頭匍匐在山路

不為覲見 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 轉山轉水轉佛塔

不為來世 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銀杏樹,因其葉子的形狀像鴨腳,所以最早叫鴨腳樹,宋朝時,其果實成為貢品,改稱為銀杏,又叫白果。

著名的藥物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道:銀杏「原生江南,葉似鴨掌,因名鴨腳。宋初始入貢,改呼銀杏,因其形似小杏而核白色,今名白果」。 這就是銀杏又名白果的原因。

從天童寺出來,如果還有時間,可以去東錢湖邊的銀杏林看看。

東錢湖南岸,環湖南路,東錢湖水上樂園斜對面,有一片銀杏林,時下葉黃養眼,也成了寧波的一處賞秋好去處。

東錢湖銀杏林,寧波的又一處網紅地,天氣晴好時,各地遊人遠道而來,攝影寫真,流連銀杏林下。

銀杏林的東錢湖邊上,紅楓,水杉等各種樹,紛紛變色,湖畔水岸,相依成景,漫遊休閑好去處。

東錢湖,又稱錢湖、萬金湖,由穀子湖、梅湖和外湖三部分組成,湖域面積是西湖的3倍,郭沫若譽其為「西湖風光,太湖氣魄」,被譽為寧波的後花園,怎麼著都看不夠。

天童寺交通攻略:自駕導航天童寺即可。

地鐵或公交:乘坐軌道交通一號線,寶幢站下車,轉乘微55路公交車可到天童寺,也可以乘坐從寧波汽車東站方向出發的162路公交車,直達天童寺,約10-15分鐘一班。

東錢湖銀杏林交通攻略:自駕導航東錢湖水上樂園即可。

公交:途經東錢湖水上樂園的公交車有:603路、620路、654路、660路、665路、667路、692路、906路和960路,可以就近選擇乘坐。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