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by Echo on 2013-11-01 01:18 | Tagged as: 共筆文章, 政治
作者:Echo   http://blackrain.skycity.cc/2013/11/01/14829.html

​跟剛剛讀完蔡曉林在想想論壇一篇很棒的文章『灰燼之後:《日落真相》背後的罪惡與正義』,裡面提到一個很值得深思的話題:正義與復仇。我很有感觸,寫回應不小心寫多了,現在蒐集在這裡,有點零碎。讀者不妨先讀讀​蔡曉林的本文。




​蔡曉林這篇文章讓我想到邱吉爾在思考二次大戰發生的原因的時候,提到一次大戰之後,戰勝國對德國進行報復求償,遠超出德國經濟所能負擔的,已經到了侮辱的程度,讓德國人感到極端羞辱,而這個被羞辱的情感,碰到希特勒的『發揚普魯士榮光』的宣傳,剛好火上加油,是希特勒的對外侵略能夠得到德國人盲目支持的遠因。也就是說,戰勝國對於一次大戰後的求償報復,成為二次大戰的導火線之一。因此邱吉爾在二戰中跟羅斯福、史達林等商討戰後賠償問題時,是有把『必須讓德國人好好的活下去』列入考慮的。

像邱吉爾、以及蔡文中提到的費勒將軍、麥克阿瑟將軍、西鄉隆盛等這些站在歷史關鍵上的偉大人物,對這個問題顯然看得比一般人都清楚。

這些歷史事件讓我們了解:進行究責的時候,不宜趕盡殺絕。畢竟你把一群人逼到絕境的時候,反撲是常態,而反撲的程度可能造成新的災難。

若以小規模的政治操作來看,台灣的綠營,每每在藍營分裂的時候就立刻要一步做到罷免倒閣,結果把對方逼到絕境而團結起來,不正是這種因為報復心態而給自己帶來災難的寫照?

蔡:【近衛指出,要算清罪惡,沒有人可以逃離,誰為天皇定罪,誰又為過去的殖民主義者西班牙、葡萄牙、大英帝國與美國定罪?】

『被定罪』是戰敗者的命運,戰勝者是不會被定罪的,畢竟歷史的詮釋權是由戰勝者在掌控。近衛講的雖然是事實,可是,在歷史上,一個戰敗的國家是很難跟人家講道理的,更何況日本是戰爭的發動者。

講到這裡又想到台灣的綠營。我們每每看到綠營喜歡搞一些『重創對手威信』這種情緒發洩的舉動,但對真正能戰勝的關鍵(譬如說,在藍營分裂的時候拉攏藍委)卻毫不在意,因而讓自己永遠處在『戰敗者』的位階,那即使再怎麼謾罵指責,對已成的歷史又能有絲毫的撼動?

蔡:【戰爭之後迎接我們的是虛偽的回歸與另一段漫長的政治壓迫,但是在我們當今面對歷史時,始終無法真正落實一個真正正義時代的來臨,令我想起了片中費勒將軍道出了一句令人省思的話:「正義與復仇不能劃上等號。」在臺灣,正義又該如何被伸張呢?】

其實並不難。對歷史事件尋求正義,必須在歷史的架構上解決。以台灣的問題來說,就是必須糾正過去錯誤的歷史定位。譬如說,228 事件的元兇蔣介石,在台灣的正式歷史記載中,必須還原他的獨裁者、殺人屠夫的本來面目。也就是說,在歷史上正式讓他得到應有的評價。

這是伸張歷史正義的最重要的一步。只有把蔣介石的神話色彩正式拆穿,才能斬斷台灣跟過去的錯誤歷史的糾葛。

但是在台灣很少看得到這個關鍵,反而把重心放在『報復』上 — 綠營以前的『把外省人全部趕出台灣』的說法就是一種盲目的報復手段。現在雖然已經沒有那麼極端,但是各種行為與思考,還是著重在對同時代的人尋求報復的心態。我們也可以說,綠營比較在乎報復的爽快感,而不在乎歷史的定位問題。

蔡文提到的美國如何處置日本天皇的例子,還有之前提到的邱吉爾如何避免在追求正義的過程中墜入報復的五谷深淵,都相當明智地避免了歷史的惡性循環。台灣目前似乎還沒有到那個階段。人民還缺乏那樣的共識,而那些代表台灣尋求正義的人身上也看不到這樣的視野。

這樣的背景,更加顯示了蔡曉林這篇文章的珍貴。

———-

註1:灰燼之後:《日落真相》背後的罪惡與正義 / 蔡曉林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articles/view/1377

註2:我把蔡文中提到的費勒將軍的令人省思的話:「正義與復仇不能劃上等號」改成「復仇與正義不能劃上等號」當作本文標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