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基會董事長游開雄(右)、副秘書長徐則鈺(左),說明調查暑期夏令營規定結果。(記者鄭瑋奇攝)

2018-08-03 16:11

〔記者鄭瑋奇/台北報導〕每年暑假都是學生最期盼的假期,許多家長都會安排小孩,參加一些不同於學校教育的夏令營。消基會特別隨機挑選10項暑期營隊行程,針對消費者關心的退費、保險事項進行調查,發現7家業者退費較嚴苛,活動開始前3天,消費者因故無法參加,都完全無法退費,相較之下對消費者更不合理、友善,消費者可以主張顯失公平,無效條款。

目前營隊主管機關是教育部,針對營隊管理,105年7月12日已預告高中以下學生參加營隊的應記載與不得記載契約草案,消基會表示,離草案預告已2年多過去,該草案仍是草案,沒有法規足以規範業者、保障消費者,實難謂善盡主管機關管理責任。消基會董事長游開雄表示,消基會暑假期間接獲書面投訴案共6件,電話諮詢權益約10~20件,更曾接獲消費者提早2個月告知業者要退費,業者態度強硬堅持不肯退費,類似案件可說是慢慢增多,政府不能忽視營隊本身可能產生的消費糾紛,應盡速制訂有規範的法規。

消基會這次調查的暑期營隊活動,包含編號1號「擊劍夏令營」、編號2號「2018小勇士全方位極限運動體驗營」、編號3號「2018美語生活體驗營Around the World」、編號4號「故事島的奇幻旅程」、編號5號「LEGO樂高積木機器人」、編號6號「盔甲武士甲蟲營」、編號7號「自然科學夢幻營」、編號8號「漢諾威小騎士馬術夏令營」、編號9號「夏日食農挑戰營」、編號10號「玩自然.看山營2018暑期營隊」。

消基會副秘書長徐則鈺表示,這次是依照已預告的草案,去檢視業者相關規範,雖不能說業者違法,但可以此跟業者爭取改善規定。草案中規定活動開始前第2天至20天,消費者要解約,需賠償業者30%活動費用;不過這次調查中,除編號5、7、8外,其餘7家在活動開始前3天,不參加均全完不可退費。

在活動開始後,消費者因故無法參加全程,草案中有規定可剩餘營隊日數,依比例退還一定費用,不過調查中有6家業者完全不給退費;僅編號8可折抵成等值商品給消費者,編號2、3、6則是沒有相關說明。若營隊開始後,遇到颱風等天災因素,僅3號業者提到因天災提前結束活動,每減少1日可退1000元外,其餘9家業者均未提到相關規定。

參加營隊時,若不幸發生意外,恐不是單一業者財力可以賠償消費者,所以在保險方面,草案也有要求須投保責任保險,且對投保資訊,包含體傷、事故、財損等細項都有詳細規定,像是每個學生體傷責任險500萬元等。徐則鈺表示,調查中有2家業者完全沒有提到有無投保,8家業者雖說有投保,但無投保險種與金額,建議業者一定要投保責任保險,並告知消費者險種、保險金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