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武俠風盛行的時候應該是八九十年代,那個時候金庸老先生的作品被拍成了各種形式的武俠劇,深受大家的喜愛。對於那時候的年輕人來說,幾乎每個人都有一個大俠夢,幻想著仗劍天涯,除暴安良。

武俠劇的風靡同時也造就了武俠曲風的黃金時代。黃霑老前輩作為武俠配樂的扛鼎人物,創作了許多經典的武俠樂曲,大家最耳熟能詳的《滄海一聲笑》。黃霑老前輩的詞曲都非常大氣磅礴,沒有舞文弄墨和細事雕琢,就是純粹的江湖氣。

黃霑老前輩去世後,也許武俠配樂的巔峰已經不在,但是也不乏一些後起之秀,作為黃霑老前輩徒弟的雷頌德就是其中一位。

雷頌德在武俠曲風配樂的作品比較少一些,比較知名的就是他給徐克導演的電影《青蛇》中的配樂了。這首樂曲叫《人間魔域》,當時甚至連黃霑老前輩都非常讚賞,稱之為「詭異的極有創意」。

現今雖然武俠劇不像以前那麼盛行了,但是也還是有許多翻拍的版本,所以在配樂方面依然會有人繼續繼承著老一輩人的武俠夢。但是要說能超越黃霑老前輩的人,現在還沒有這種跡象,估計以後也很難出現了。要說下一個武俠曲風大師,如果從年輕一代看的話,作為徒弟的雷頌德可能性更大一些。


黃霑西遊去唯留金曲聲,經典金曲歷歷在耳,《誓要入刀山》、《倚天屠龍記》、《鱷魚淚》

《獅子山下》《射鵰英雄傳》《一生有意義》《世間始終你好》《桃花開》《千愁記舊情》《肯去承擔愛》《四張機》

《黎明不要來》和《倩女幽魂》、《道》,《笑傲江湖》《滄海一聲笑》《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主題曲《男兒當自強》

確實難以超越誰能接替,看機緣吧,目前還沒有發現。


感謝邀請。首先武俠是中國特色的文化和藝術形式,是對中國上下五千年文明傳統文明的延續。

武俠神曲的出現也是伴隨著相應的經典武俠神劇才會有的。新中國剛成立到上一輩的武俠小說作者,這是一個時代的過度。這個過度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延續了幾千年的傳統文化,但也受到西方文化的衝擊。

為什麼上個世紀有很多的經典武俠和經典的武俠神曲出現?小編覺得是因為在這個文化過度時期,一方面是因為大部分人剛接觸網路,之前了解武俠和信息的方式還是書籍和報紙,那個年代武俠剛開始以影視的形式推廣,所以那個時候的武俠神劇和神曲未必是最好的,但是確實影響幾代人。所以現在很多人喜歡看老武俠劇,聽老的武俠神曲也是有更多的個人情愫在裡面。

另一方面,那個時候不管演員還是武俠作家,沒有那麼浮躁,用心做好作品是那個時代普遍的特性,所以儘管那個時候的技術不夠先進,但是因為人的盡心,所以很多人都可以從不同角度從武俠裡面找到自己的夢想和心靈的歸屬。

第三方面就是那個時代的作家音樂家從事的作品,更多的是追求從內心從社會實際出發寫作品,簡單來講,更接地氣,因為更接地氣所以更普遍更容易被記憶和傳播。

也正是因為上個世紀是過度的時期,現在很多的年輕人以及年輕作家,也不在重視中國傳統文化,記得之前抖音出過一首生僻字歌,很多人連古文字都認識不全,所以也很難寫出像之前一樣走心的小說和歌曲了。

總的來講,小抄覺得以後很難有太多超越之前的經典存在。或者換個角度來講,經典會有,但是不再是以708090後想像的方式呈現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