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本文的場景使用前提是:

理光GR2回手掏,咔擦一拍,jpg直出,手機app調色,朋友圈分享~

因為這是我也是大多數攝影愛好者的日常,當你不準備拿理光GR2當主力相機的時候,當你只是想便捷的捕捉日常的美好,快速分享朋友圈的時候,那我下面的內容,你會感興趣。

GR2的優點我不贅述了,它可以是很個性化的攝影工具。

為什麼這麼說?不會後期的人手裡,它可以幫你拍出寬容度友好的照片,尤其在夜晚。

會後期的人手裡,有了寬容度做保障,什麼風格都可以任由發揮。

在同等體積的卡片機里,GR的寬容度無疑是最優秀的。

有人會說適馬DP系列,但注意我說的是同等體積,攜帶的便捷性條件下,除理光之外真的沒有選擇了。

ok,下面放一些之前用GR2拍的照片,有風景,也有人文。

我比較喜歡調膠片感的後期,不是說加了顆粒塵埃,搞個邊框就是膠片了。

如何為調色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呢?

首先,你需要調整一系列的參數來滿足你後期的前提,足夠準確的曝光和盡量高的寬容度。

有幾個方面的參數可以調整

1、照片的大小,盡量選擇大文件方便後期裁剪。

有的時候可能第一眼覺得是廢片的裁剪了之後也許會不一樣。充足的前期準備和儘可能確定的構圖是必須的,但也要給自己留後路。

2、對比度。

將照片的對比度拉低,亮區和暗區的細節會主動出現。

3、色彩飽和度。

為什麼要將色彩飽和度也拉低一檔?如果是正常的飽和度拍出來,後期若涉及對比度和氛圍調整,一些色彩會溢出,看著很假,當然你仍可以後期去降低這個飽和度。但我個人習慣前期就把飽和度拉低,這樣更加方便後期的調整。

看幾張我個人挺喜歡的風景照片,這些都是在動車內抓拍的窗外風景,設置理光GR2的快拍模式,焦距調到無限遠距離,即便在轉瞬的時間內,也可以捕捉到相對清楚的畫面。

(我用手機端看了下上傳的照片有壓縮,可能電腦上看會更清楚一點)

記住這是只有1600w像素的理光GR2拍攝出來的照片,雖然有些許玻璃的反光,可是依然賞心悅目,除了顆粒感和塵埃,更讓人產生膠片錯覺的其實每一個彩色像素的沉澱。

你可以清晰的看到灌木叢,田野,石子路,麥田,船隻,工廠的紋理細節,這樣的像素帶著色彩完全的厚重沉澱感才是讓你產生膠片的錯覺,不是嗎?

而為了保證這個前提,你需要自己摸索出參數調整方法或照著我剛開始說的試一試。

插播幾張貓片~

忘了說手機後期主要用到了幾乎人人都熟知的app:snapseed

接著是一些旅遊拍的片子,橫店,臨海這些地方。

出門玩,女生只背一個小包的話,理光GR2或者GR3對我們來說真的是回手掏了。

咳咳,回手,掏!快門一開,手裡拍,走位~走位。。。喲舒服哦~

好啦以上就是和各位分享的理光GR2出片的某種可能性探索吧。

雖然5年過去才等到的GR3,2400w的像素又為後期的處理多了保障,但是GR2其實完全夠用,並且有GR3沒有的閃光燈,要知道,很多攝影師用理光加閃光燈也拍出了很多好看的片子。

所以如果你正猶豫,聽到別人說數碼產品買新不買舊,看完我這篇介紹,相信也許你會有自己的判斷。買一百個好機子,不如去一百個地方。再好的機子,宅在家裡意淫是沒有用的。

多出門採風吧~騷年你說是不是。

(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關注下哦,有疑問歡迎留言)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