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號角音箱的魅力

來自專欄 HIFI很容易6 人贊了文章

好久沒有寫器材了,今天這篇短文其實跟「HIFI很容易」有點背道而馳,介紹的系統是需要比較折騰才能出好聲音的,不過確實聲音蠻有特色,是我在尋找桌面HIFI體系搭配時無意發現的組合,覺得可以分享一下。

現在玩大口徑號角音箱算是比較少見的,大部分傳統發燒友,還是喜歡英國聲搭配的居多,然後往線條感強的歐陸、北歐風走,到了美國、瑞士的器材就已經是比較高階了,這裡面會有小部分燒友迷上號角音箱,例如JBL、西湖乃至古董EV這些,價格都不便宜。

號角音箱的聲音開揚、寬鬆,聲音有強烈的擠壓感,非常濃烈,特點鮮明。號角本來是不太適合小面積家用的,但喜歡的人多了,有了點市場,就有不少廠家針對HIFI而做了優化,這裡面JBL 4429就獲得不少玩家喜愛,國內很多號角燒友就是從4429入坑的。今天要介紹的LALS雷爾斯Classical One音箱,也是針對家庭使用而開發的號角音箱,口徑是6.5寸,價格也不超過一萬,是比較容易負擔得起的號角音箱了。

雷爾斯是台灣品牌,跟其它行業一樣也是靠代工起家,原本是日本TAD的代工廠(TAD是日本PIONEER面向美國電影錄音工業的監聽音箱子品牌,產品非常昂貴,定位比JBL、西湖更高),掌握了很多號角音箱的know how,這是非常寶貴的財富,說實話號角、變壓器這些古老的音頻技術是挺深奧的。現在的雷爾斯已經能夠自己研發喇叭單元、號角、箱體及分頻器,要知道現在絕大多數的音箱品牌都是在做「組裝」,能夠做單元的非常少見。

很多人都知道我是推薦初燒者使用有源監聽音箱的,省卻許多搭配、音色走向上的煩惱,NuPrime DAC-9解碼前級加上一對真力G3,是相當多朋友認可的一套組合。當然,這個世界是豐富多彩的,許多音樂愛好者希望有音樂色彩更豐富的選擇,我也經常嘗試用NuPrime入門級的合併功放去搭配各種書架箱,而雷爾斯Classical One這是無心插柳之舉,給我帶來很大的驚喜,這也是玩音響的樂趣所在哈。

新派在開發器材時的參考音箱主要就是JBL4系列大傢伙,美國總代也常常搭配天朗的西敏寺,新興的D類功放搭配古老的號角音箱看似違和,其實仔細想想是非常合理的。膽機推號角,取的是對味;新派的D類是全頻帶高阻尼,低頻乾淨、下潛深之餘,更能凸顯高頻的號角特色,獨特的A+D技術帶來些許甲類的韻味。新派的用家、經銷商已經有ST-10後級搭配德國布魯門賀夫H10、JBL 4367等大號角的例子,我們在廣州音響展上用新旗艦推布魯門賀夫F3的音效非常不錯,恰好雷爾斯的展房就在對面,也就想到入門級功放推入門級號角書架箱的嘗試。

雷爾斯Classical One採用經典的圓木號角,驅動單元是軟球頂,低音單元不是傳統紙盆布折邊,而是自家開發的碳纖音盆單元,是傳統與現代結合的新型號角音箱。搭配新派IDA-8解碼合併功放,音源是小白羊座數播,在數十平的空闊商業空間開聲,一開始是常規書架箱的擺位,低頻明顯有凹陷,聲音也蠻奇怪的,想想要把Classical One當做號角音箱來看待,於是把音箱挪近後牆,稍作調整後,寬鬆、大器的號角之聲充滿整個空間,非常驚艷的整體表現。

龐大的聲場、充沛的低頻、寬鬆的音色,是這套系統的聲音特點,播放爵士樂、交響樂、電影音樂等最令人欣賞,最能突出這套系統的長處,相對於整套器材的造價,聲音可以說是很超值,也不像是書架箱在發聲。應該說,這種聲音是有明顯音染的,號角對中高頻有強烈的擠壓,造成令人一聽難忘的染色。特別需要說明的是,這套體系並不適合初燒,除了聲染色外,擺位、線材的調整也頗考玩家,應該說是典型的「HIFI不容易」,不過,音響的世界是這麼的豐富多彩,靜電音箱、屏風音箱、障板音箱、各種經典名器,有機會體驗的話也是多麼美妙的事情!這一套NuPrime IDA-8/LALS Classical One的系統,只是入門級的價格,但聲音已經具備號角音箱寬鬆大器的特色,喜歡這種走向的發燒友不妨留意。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