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大理去,去哪裡?


淡季來,一個人,穿平底鞋,踏青石板路,看白牆灰瓦,看滿牆的炸彈花與三角梅。然後找一個露天的咖啡館,聽聽音樂,晒晒太陽,喝杯咖啡,靜靜地等待愛的降臨與撫摸。再到洋人街和人民路逛逛,嘗一嘗烤餌塊,喝一杯鮮榨果汁,吃一份玫瑰花炒蛋。又或者,獨坐在老城牆,仰望蒼山,發起幽思來,看落日餘暉灑遍曾經的南詔古國。

當然,別忘了再去附近的村子裡轉轉,只有在哪裡,你才有可能真正體會到當地白族人是怎麼樣生活的!如果恰巧你也厭倦於城市玻璃高樓林立,車水馬龍不息的生活,想要在這裡尋覓一處或大或小的庭院、低矮瓦房,短暫的讓自己的身跟心在這古老、有故事的建築面前,慢下來、沉下來、停下來,有個地兒可以推薦你去瞧一瞧——位於蒼山洱海間的大理張家花園。

中國古典園林可以分成皇家園林、私家園林、寺院園林和自然郊野園林這四類。皇家園林因其地位顯赫、規模宏大又氣度非凡,私家花園偏個人喜好,風格獨特,這兩種園林藝術相互交織和影響,擦出了不一樣的火花。張家花園「園起」於唐時南詔、宋時大理國御用禮賓合院式皇家建築,由五個三坊一照壁,一個四合五天井和大理獨有的後花園組合而成,同時它又內設了36間最具大理文化特色的民居客房,可以說是二十一世紀夢幻白族民居中的獨一份。

園前有茶馬古道北穿葉榆古城、旅遊泊車廣場,園居呈六院一園之勢,三橫三縱格局,走馬轉閣見庭院深深。園中的「六院一園」分別是海棠春院、西洋紅院、彩雲南院、瑞接三坊院、四合惠風院、鶴鹿同春院和霽雪園。「六合同春」是白族民居歷史上最大的建築單元,由兩個院落前後相連,每幢樓房之間,以及樓上樓下,都有走廊全部連通,並以金鹿與白鶴為祥瑞象徵,表達了人們企求國泰民安的良好願望。

張家花園歷經八年建成,於2008年8月開園迎客,其中傾注了建造者的無數心血與熱情。那,究竟是誰建造了這樣一座夢幻般的花園,又是什麼理由可以支撐他不畏十二年光陰酷暑,親手繪就藍圖、傾盡全力投資,經八年夜以繼日嘔心瀝血的精心雕琢呢?


園主張建春,大理張家花園的締造者,自幼喜好大理的白族民居建築藝術的唐風宋韻。他曾經自學過中國繪畫技法,有過民間建築彩畫工的閱歷,也精通飛檐走壁的白族民居建築施工及操作技術,是一個一步一個腳印從工匠走向建造師、設計師的白族建築巨匠。

在他看來,張家花園還是他的一個「夢」,一個穿越了唐風宋雨,匯聚世界文化的建築藝術的美夢。建張家花園,是為了弘揚中國傳統建築文化和大理優秀文化遺產,復興文獻民邦古都文化。「六合同春」,大理又稱「鶴鹿同春」,雖然在歷史的長河中已經毀壞,但在大理民間代代傳說至今,是大理白族人民的民居夢想之家。張家花園把優秀古老的白族建築藝術與姓氏文化融合,在妙香古寺「觀音塘」北旁,相映成輝,組合成為天上人間的大理美妙勝景。


現在,在張家花園裡不僅可以觀白族民居建築藝術,體驗白家純樸的民俗,品「三道茶」看民俗鄉土歌舞表演,還可以住獨具特色的文化民居客房,拍電影,電視劇等,60年國慶獻禮片「金風花開」己在園中拍攝完成。住在這蒼山洱海間,每日里來東觀雞山的日出,北看玉龍隱仙,南瞻彩雲南現,西仰蒼山瑞雪,風花雪月四時常春相伴左右,藍藍的天下有露天咖啡廳、茶館,品咖啡看蒼洱大觀,喝普洱茶看高天上流雲。甚至連發獃吧!也還可以聽到寺院晨鐘,盡情享受這妙香佛國,與靈性藝術空間吧!

對了,忘了說,因為園中大有可觀,來的人無一不留戀往返。如今,張家花園已經名副其實的成為大理旅遊「激動」的代名詞,被來賓和知名人士稱為「大理藝術王宮」,被認為是中國最漂亮的民居之一。如果你不信我的話,那麼美景第一個就會辜負你!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