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先來看看這則阿凡提爲皇帝解夢的故事。皇帝做了個夢,夢見有人把他的牙齒全都拔光了。從夢中驚醒後,皇帝再沒睡好。第二天,皇帝把夢講給羣臣聽,問有沒有人能解。丞相道:“陛下全家將比陛下先死。”皇帝聽了勃然大怒,下令重罰丞相。這時,阿凡提來到皇宮。皇帝又把夢對阿凡提說了一遍,問他主何吉凶。阿凡提回答說:“陛下將比你所有的家屬都長壽。”皇帝聽了很是高興,賜給阿凡提一件錦袍。阿凡提的話與丞相的話其實是一個意思,但死是個令人忌諱的字眼,而“長壽”則是令人高興的字眼,換個字眼效果大不一樣。

  這樣的說話技巧,其實是洞悉了邏輯自身的特點,站在別人的立場上說話,由此成爲人際交往中的必勝招數。類似這樣的故事在生活中還有許多。

  英國有一則嘲笑吝嗇鬼的笑話,叫做“給”與“拿”。喬治有一位愛錢如命的朋友,有進無出,從不給人一點東西。一天,喬治約他和幾個朋友在河邊散步,誰知吝嗇鬼突然滑進河裏了。朋友們都跑過去救他,其中有一個人跪在地上,伸出手並大聲喊道:“把你的手給我,我拉你上來。”可是,雖然己經被水淹得兩眼發白,吝嗇鬼還是不肯將手伸出來。

  這時,喬治走過來喊道:“拿着我的手,我拉你上來。”吝嗇鬼一聽,立刻就伸出手,喬治跟大家也就將他拉出了水面。“你們不瞭解我這位朋友。”事後,喬治對衆人說,“如果你對他說‘給’,他便無動於衷;要是你對他說‘拿’,他就來勁了。”

  說話的方式在外交場合中尤爲重要。人們往住會使用一些委婉的語詞避免發生正面衝突,以利於那些尖銳問題的討論,同時又能表達己方的態度與看法。

  1984年底,歐洲小國盧森堡忽然向法國提出鉅額賠款的要求。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早在1797年,拿破崙將軍曾偕夫人一同參觀盧森堡的第一國立小學。在辭別的時候,拿破崙慷慨地向該校校長送上一束價格昂貴的玫瑰花,並承諾:“爲了答謝貴校的盛情款待,我不僅今天呈上一束玫瑰花,並且在未來的日子裏只要我們偉大的法蘭西國家存在一天,每年的今天我將親自派人送給貴校一束同樣價值的政瑰花,作爲法蘭西與盧森堡友誼的象徵。”然而,隨着拿破崙遭遇滑鐵盧慘敗,法國人便逐漸淡忘了這件事。

  盧森堡提出賠償要求時,法國政府出於維護國家信譽認爲這筆賠償是一件區區小事,但是,當財政部官員看到從電子計算機裏輸出的數據時,不禁面面相覷,叫苦不迭,因爲本息竟高達100多萬法郎。

  苦思冥想之後,機智、狡黠的法國人終於藉助如下的措詞取得了盧森堡人的諒解:“今後,不管在精神還是物質上,法國將始終不渝地對盧森堡大公國的中小學教育事業予以支持與贊助,來兌現我們的拿破崙將軍那一諾千金的‘玫瑰花’諾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