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和二戰是完全不同的,貝當雖然能在一戰中擊敗德軍,但是面對二戰中德軍的各種新型戰術,其已經無法有效的組織法軍進行反擊了,最終導致法國戰敗,並向德國投降。

一戰中主要是陣地戰,雙方憑藉的就是足夠的火力,以及後勤補充能力等來作戰。比如凡爾登戰役中,後期就是因為德軍實力跟不上,最終導致不得不撤退,法軍因此取得了凡爾登戰役的勝利。

而在二戰中,則主要是運動戰為主,大規模機械化部隊作戰已經成為了主要樣式。在戰術上,當時德軍已經是練就了強悍的多兵種聯合作戰能力,並且創造了閃電戰這種威力極強的作戰樣式,裝甲兵、空降兵、航空兵等多個兵種協同作戰。而像裝甲兵,則被集中起來,用於突破敵軍防禦打開缺口。

與此同時,法軍則依然是一戰的作戰思想,寄希望於通過建立防禦來防禦德軍的進攻。對機械化部隊、裝甲兵、航空兵等新兵種的使用也很不到位。當時法軍的技術裝備水平並不弱於德軍,甚至還要比德軍先進,但是使用卻很失敗。比如法軍的坦克依然是扮演著步兵移動火力點的角色,負責伴隨步兵作戰提供火力支援,沒有集中起來使用,難以發揮強大的戰鬥力,很容易被德軍各個擊破予以擊毀。

最終,法軍節節敗退,其較小的戰略縱深也容不得這樣的失敗,最終法國戰敗。


要知道一點,德國在一戰種雖然是戰敗國,但是如果要看德國與英法的戰爭損失的話,實際上英法的損失要大的多。一戰後的英法,青壯年人口銳減,很多貴族莊園面臨著喪失繼承人的窘境。反觀德國就沒有這個問題,到二戰開始時,德國總人口是英法的綜合而且青壯年人口更多。而在工業產能上,此時的德國也強於英法。

除開實力上的差距,法國國內執政黨也缺乏對德戰爭的動機。

一方面是法國在當時國內已經是共產黨抬頭,同時30年代綏靖政策的實施使得各派系之間有很大的矛盾,也沒有任何一派勢力能夠完全控制法國。甚至有不少派系正希望通過與德國的休戰來獲取政治資本。

最後,馬奇諾防線被繞開後,整個法軍在戰略部署上面臨著非常被動的局面,如果再打下去,法國的青壯年人口會比一戰死的更多,這是最後促成法國國內各派達成停戰共識的很重要的一點。


原因很多,硬要寫的話,寫一本書都寫不完。硬實力的差距是一個,但是單說實力不會敗亡的那麼快。1、戰略失敗是致命的,以為依靠馬奇諾防線就能抵擋,誰知人家從荷蘭、比利時繞過來了。重兵把守的防線成了擺設。2、軍事思想太陳舊,以為還像一戰那種塹壕戰,慢節奏,打消耗。(類似Dota,你還想著打四保一戰術,選個猴子大後期,拖一小時打團。誰知人家推線流,十五分鐘破高地。)3、戰鬥意志的差距。德國人一戰過後,被盤剝,被侮辱,早就憋著一股子勁兒等報仇。法國人這種紙醉金迷的不行。4、我想說法國人打戰從最開始根本就不行,除了拿破崙時代,一戰已經是法國表現最好的一次了。以前英法百年戰爭,法國國力比英國強多了,但是還是被英國壓著打,普法戰爭,被普魯士爆出翔,連我們腐敗無能的清政府都沒打贏,在廣西鎮南關,被七十多歲的老將馮子材擊敗。這些都是法國綜合實力佔優還被打敗的戰爭,別的就不談了,原因多了去了。反正我覺得法國人打戰歷來不怎麼行,偶爾高光罷了。


一戰時期主要是塹壕戰,堅固的工事,足夠的軍火儲備,密集的火力,這是陣地戰的特點。二戰法國仍然沿用這一作戰理念,依賴馬其諾防線。可是,時代進步了,科技先進了,軍隊裝備先進了,德國人首創的閃電戰術在對波蘭的戰爭中巳經顯示了它的威力,可貝當還抱著陳舊的作戰理念不放,德國人不從正面攻擊馬其諾防線,繞道比利時,輕鬆拿下法國,貝當焉然不敗。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