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帶娃有多不靠譜”

的話題引發了全網討論,

媽媽們紛紛吐槽爸爸帶娃時

常讓人擔驚受怕。

1

熊爸爸!

孩子嘔吐了四五天,

都沒發現他吞了個硬幣!

1歲的寶寶把硬幣放在嘴裏玩耍,一不小心竟吞了下去,偏偏粗心的家長又沒留意。讓寶寶連續嘔吐,難受了四五天,還以爲是腸胃不舒服。

近日,南方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耳鼻喉科就接到了兒科轉診過來的這樣一位小患兒,所幸專家成功把硬幣取出,纔沒釀成大禍。

從食道中取出的硬幣

寶寶不慎吞下硬幣

小軒軒今年只有1歲。近日,一向活潑好動的他,突然間變得哭哭鬧鬧,食慾不振,一吃東西就嘔吐。起初,鄺先生和他家人都以爲孩子只是腸胃不舒服,沒有太在意,就帶孩子到診所看病,開點藥吃。然而四五天過去了,孩子的狀況沒有好轉,讓鄺先生一家非常發愁。

萬分焦慮中,鄺先生突然想起幾天前女兒對他說的一句話:“弟弟吞吃了硬幣。”

當時鄺先生以爲這只是孩子的一番戲言,沒有理會。“糟糕!看來真有這樣的可能啊!”鄺先生猛地拍打自己的大腿,十分懊惱自責。

影像檢查照出

食管有圓形金屬片

鄺先生急匆匆地帶孩子來到南方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兒科就診。經過胸片、腹部平片檢查,考慮爲食道異物,於是轉診到耳鼻喉科。耳鼻喉科主任歐陽紹基詳細詢問小孩的情況,通過認真體查和閱片,發現小軒軒的食管內有個圓形金屬異物。

影像檢查“照出”食管圓形金屬片。

這個圓形的金屬異物在小孩的食管內已經有四五天了,情況十分危險。”歐陽紹基說,“因爲異物的摩擦和壓迫很容易引起食道感染和食道穿孔,所以要立刻把異物取出來。”

內鏡下手術巧取食管異物

小軒軒的食道直徑大約1.5釐米,最小的硬幣也約有2釐米,硬幣在食道管內卡住,情況實在危急。考慮到小軒軒年齡太小,他的食道管腔也小,術中暴露十分困難,而且圓形異物比較圓滑,在手術中要防止異物滑落到胃內,造成消化道的梗阻。所以,歐陽紹基與科內醫護人員進行討論研究後,決定用內鏡下手術方式把異物取出。

對於1歲的孩子來說,這樣的手術必須在全麻醉下進行,但是小孩對藥物敏感性不確定,在手術過程中容易出現喉痙攣,存在一定的麻醉風險。在經過麻醉科仔細會診評估後,決定對小軒軒全身麻醉,同時實行全程監護。

專家手術取出異物

最終,歐陽紹基爲小軒軒實行了內鏡下食道異物取出術,首先經過食道插入導尿管繞過異物,打氣囊固定異物,避免其下滑,再置入食管鏡,發現異物是一枚硬幣,在小軒軒的食道入口2釐米左右,並且大於內鏡管腔。爲了方便把異物夾出來,醫護人員在術中經過多次調整異物位置,最後連同內鏡一起退鏡,取出了五角錢硬幣。經過詳細檢查,小軒軒的食道沒有明顯損傷,在場的醫護人員都長舒一口氣。

“太好了,終於取出來了,謝謝醫生,謝謝護士!” 鄺先生一家人激動地握着醫生的手,連番鞠躬感謝。“以後,我們一定會小心照顧好寶寶,不會再這麼粗心大意了。”目前,小軒軒身體已沒什麼大礙,在術後的第一天,就可以正常進食了。

提醒:發現異常及時就診

據瞭解,南方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耳鼻喉科每年大約接收20名食道異物病人,取出的異物包括有棗核、雞骨、鴨骨、魚骨和電池等。歐陽紹基提醒,家中有寶寶的家長,一定要將家中的硬幣、釦子等小件物品擺放好。由於寶寶缺乏一定的辨識能力以及對“食物”的好奇心,很容易誤食此類物品。平時一定要多注意觀察寶寶,如果發現有什麼異常反應,要儘快到醫院諮詢和就診,以免延誤治療。

2

爸爸看手機 1歲半女兒走丟了!

記者昨日下午從佛山市順德區公安局獲悉,順德樂從鎮一父親在逛超市時把1歲半的女兒走丟了,原因竟是在看手機,經派出所發動警力,在遊戲機室將走失幼童尋回。

4月1日20時30分,樂從派出所接歐先生報稱其在樂從鎮某超市走丟了自己的女兒。樂從派出所接報後馬上派出附近區域巡邏的民警與治安員前往瞭解情況,據歐先生陳述,其於20時與1歲半的女兒來到超市購物,結賬準備離開時,歐先生由於專注着看手機,回頭一看,本來應該左手拖着的女兒不翼而飛。歐先生着急的四處尋找,但還是難覓女兒的蹤影,只得報警求助。

在樂從鎮面巡邏的治安隊員李建生率先來到了現場,向父親瞭解情況並上報後,因爲走失的時間短,判斷幼童仍未走遠。於是民警與李建生及其他治安隊員在附近分散尋找,20分鐘後在該超市隔壁的遊戲機室,李建生髮現了幼童的鞋子,於是他馬上入內尋找。讓人哭笑不得的是,當他找到幼童時,她正在遊戲機玩得不亦樂乎,絲毫察覺不到父母已不在身旁多時。

找到女兒後,父母連連致謝樂從派出所民警和治安隊員辦事迅速。經民警教育後,其表示以後外出會對女兒嚴加看管,以防悲劇再次發生。

來源:廣州日報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周潔瑩、曾毅 通訊員秦新立、庹鵬、馮文傑

編輯:廣州日報全媒體陸凱聲

你家爸爸帶娃的情況呢?

歡迎留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