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共產黨宣言》第一章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階級鬥爭、資本主義產生、發展和歷史作用、兩個絕大多數、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階級鬥爭、兩個必然等基本觀點。本章基本內容為後三章內容提供了科學的事實依據,並由此論證了共產黨的性質、階級屬性、「消滅私有制」的最高綱領和兩個決裂、無產階級專政、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無產者聯合起來等基本思想,同時也是批判形形色的歪曲、污衊共產主義的種種謬論、批判形形色色的封建的、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的、空想的社會主義的理論和事實依據。第一章基本內容對《宣言》之後的馬克思、恩格斯及列寧、毛澤東的影響極大。馬克思《資本論》、恩格斯《反杜林論》、列寧《論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發展的最高階段》、毛澤東《中國社會各階級分析》、《中國革命與中國共產黨》等許多著作都是延續了《宣言》第一章對資本主義發展現狀、對本國國情和階級狀況進行科學研究和深化的結果。沒有這種對現實的真正研究和對社會主義、資本主義根本對立的階級鬥爭狀況的揭示,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毛澤東就不可能形成和制定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的路線、方針、鬥爭策略和方法。第一章的基本內容及思維方法對當今中國共產黨人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一是堅持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根本對立仍然是我們認識、觀察當今世界和中國問題的最主要最根本的指導思想。二是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實踐第一的唯物主義認識論。三是必須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科學的歷史觀和科學的思維方法。

今年5月5日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也是馬克思恩格斯的最重要的代表作《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在當今整個世界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思想體系、兩種勢力、兩條發展道路仍然極其尖銳激烈的歷史時代,學習研究馬克思主義著作特別是《共產黨宣言》仍然具有極其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共產黨宣言》包括七篇序言、一個引言、四章內容。其各個部分之間有極其重要的內在邏輯聯繫。本文不準備對該書內容及其內在邏輯聯繫做全面的研究,只是著重揭示第一章的基本內容、邏輯聯繫及其與其它章節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繫,實際就是第一章的基本內容在《宣言》全書中的理論地位,同時還揭示第一章內容在整個馬克思主義學說中的理論地位。研究這一問題對於我們真正認識馬克思主義全部學說的本質特徵,把握馬克思主義的精髓,理解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及其理論貢獻和實踐意義是極其巨大的。本文較長,分為六部分即:

一、《宣言》第一章基本內容、邏輯聯繫和哲學依據

二、《宣言》第一章在整個全書中的理論地位

三、《宣言》第一章對《宣言》之後馬克思恩格斯理論研究的影響

四、《宣言》第一章對列寧及列寧主義的影響

五、《宣言》第一章對毛澤東及毛澤東思想的影響

六、《宣言》第一章基本思想、方法論及其影響的當代現實意義

這裡發表第三部分即「三、《宣言》第一章對《宣言》之後馬克思恩格斯理論研究的影響」。

三、《宣言》第一章對《宣言》之後馬克思恩格斯理論研究的影響

《宣言》第一章內容不僅在整個《宣言》中而且在整個馬克思主義學說體系中也佔有極其重要的理論地位。《宣言》第一章與其它章節的關係用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理論解釋,就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關係。這種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關係同樣貫穿於馬克思主義的全部過程中包括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的發展中。沒有對社會現狀的客觀認識,就不可能正確制定無產階級政黨的路線、方針、政策。

1、《宣言》第一章內容對《宣言》之後的馬克思理論研究的影響

《宣言》第一章的內容實質是對資本主義本質和發展規律的認識。《宣言》發表之後,馬克思恩格斯是否對資本主義本質及其客觀規律的認識終結了嗎?顯然是否定的。《宣言》發表之後,馬克思很快認識到,他對資本主義本身的特殊的經濟發展規律特別是對資本家剝削工人的秘密並沒有完全揭示出來,他要繼續《宣言》第一章中對資本主義經濟運行規律的認識。所以50年代之後,馬克思幾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對資本主義經濟關係的認識中。為此,他一方面精讀英國古典經濟家亞當·斯密、李嘉圖等人的經濟學著作,批判其糟粕,汲取其精華,另一方面就是集中收集歐洲特別是資本主義發展的典型國家英國的經濟、政治、文化、歷史和現狀的大量資料,撰寫出真正揭示資本主義經濟運行規律特別是剩餘價值規律的經濟學巨著《資本論》。該書的完成和出版實質是馬克思在《宣言》第一章基礎上對資本主義本質及其特殊運行規律的繼續、深化和拓展。進一步深入論證了資本主義正是由於其內在的特殊的經濟運行規律決定了其滅亡和為社會主義取代的歷史必然性。這就為《宣言》中所闡明的共產黨人消滅私有制和實現兩個決裂提供更加堅實的事實和客觀依據。

馬克思不僅對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現象,而且對資本主義社會階級鬥爭現象也進行了深入研究。《宣言》發表之後,歐洲爆發了兩次大規模的社會革命:一次是1848年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一次是1871年的巴黎公社起義。馬克思對這兩次革命都進行了深入研究。就1848年歐洲革命,馬克思撰寫了《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的階級鬥爭》等一系列文章和著作。馬克思認為,1848年歐洲革命的性質實質是「兩個社會之間的衝突,具有政治形式的社會衝突。——這是舊的封建官僚社會和現代資產階級社會之間的鬥爭,是自由競爭的社會與行會制度的社會之間的鬥爭,是土地佔有的社會和工業的社會之間的鬥爭,是信仰的社會和知識的社會之間的鬥爭。」(《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301頁)這次鬥爭中,新興的無產階級已經登上歷史舞台,給這次資產階級革命打上自己階級的烙印。馬克思通過對這次階級鬥爭的概括總結,進一步深入闡發《宣言》第一章中的馬克思主義的階級鬥爭思想。如「(1)階級的存在僅僅同生產發展的一定歷史階段相聯繫;(2)階級鬥爭必然要導致無產階級專政;(3這個專政不過是達到消滅一切階級和進入無階級社會的過渡……」(《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7頁)階級鬥爭是歷史發展的基本動力,革命是歷史的火車頭等基本思想。同時,馬克思在總結歐洲革命的經驗時還得出結論:無產階級革命不應該簡單地掌握現成的國家機器,而應該把它打碎。1871年的巴黎公社實踐,證實了馬克思的科學預見。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不僅摧毀了舊政權的物質權力的工具如軍隊、警察、法庭等,而且也摧毀了舊政權的精神鴉片的工具即僧侶勢力等。並且實行一系列具有重大意義的原則即國際主義原則,人民當家做主的原則,社會公僕的原則、民主共和政體的原則,官員薪金不超過工人工資的原則,官員由選舉產生、受人民監督、隨時可以撤換的原則等等。這是對《宣言》第一章中「炸毀官方的整個上層」、「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而建立自己的統治」思想的深化、發展。

1878年,德國俾斯麥政府公布「反社會黨人非常法」,加緊對工人鬥爭的鎮壓迫害,德國黨內有些人驚慌失措,猶豫不決,其中三個人糾結在一起,在一個刊物上發表一篇極端錯誤的文章,主張投降主義路線,改變黨的無產階級性質,同時把「階級鬥爭」看做令人不快的社會「粗野」現象,主張用「真正的博愛」和關於「正義」的空話取而代之。馬克思恩格斯看後十分氣憤,轉年給德國黨的領導人倍倍爾、李卜克內西等人寫了一封信,對三人團的投降主義路線進行了徹底揭露和批判,闡明了他們在《宣言》第一章中闡述的一系列基本觀點,特別是馬克思主義的階級鬥爭觀點。其中一段非常著名的論述即:「將近40年來,我們一貫強調階級鬥爭,認為它是歷史的直接動力,特別是一貫強調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的階級鬥爭,認為它是現代社會變革的巨大槓桿;所以我們決不能和那些想把這個階級鬥爭從運動中勾銷的人們一道走。在創立國際時,我們明確地制定了一個戰鬥口號:工人階級的解放應當是工人階級自己的事情。所以,我們不能和那些公開說什麼工人太沒有教養,不能自己解放自己,因而必須由仁愛的大小資產者從上面來解放的人們一道走。如果黨的新機關報將採取符合這些先生們的觀點的立場,即採取資產階級的而不是無產階級的立場,那麼很遺憾,我們就沒有別的路可走,而只好公開對此表示反對,並結束我們一向代表德國黨的時候所表現出來的和你們的團結一致。」(《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85—686頁)這就說明馬克思恩格斯晚年始終堅持他們《宣言》特別是第一章的基本思想,始終沒有倒退半步。借口馬恩晚年形勢的某些變化鼓吹馬恩放棄了《宣言》中的階級鬥爭觀點是完全錯誤的。

2、《宣言》第一章對《宣言》之後的恩格斯理論研究的影響

恩格斯同馬克思一樣,在哲學上也是從唯心主義轉向唯物主義又轉向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過程。他接受了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觀點之後,自覺地把唯物主義觀點轉變為研究社會現實的唯物主義方法。1842年11月到1844年8月,他對英國的資本主義發展狀況和工人階級鬥爭狀況進行了全方位、立體式的調查研究。他在1845年出版的《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一書的《序言》中指出:「工人階級的狀況是當代一切社會運動的真正基礎和出發點,因為它是我們目前社會一切災難的最尖銳最露骨的表現。……所以,為了給社會主義理論,同時給那些認為社會主義理論有權存在的見解提供堅實的基礎,為了肅清社會主義理論的一切空想和臆造,研究無產階級的境況是十分必要的。」(《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78頁)馬克思對恩格斯的這一思想及其這部著作十分欣賞和讚揚。這本書也實際成為他們兩人合寫《宣言》的思想來源,也是《宣言》第一章與其它章節內在邏輯關係的指導思想。

《宣言》之後,由於馬克思幾乎全部精力放在《資本論》的研究上,而自身又沒有生活來源。因此恩格斯犧牲自己,把主要時間放在經商上,用來資助馬克思理論研究工作。70年代以後,恩格斯又開始了獨立的理論研究工作,特別是對自然辯證法的研究。70年代中葉,德國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者杜林跳了出來,在哲學、經濟學、社會主義學說方面向馬克思主義發起了全面而猖狂的進攻,並標榜自己在各個領域都有「創新」的成果。馬克思要求恩格斯承擔批判杜林的任務,恩格斯雖不情願,但最終接受了這一任務。從1877年到1878年兩年時間在刊物上發表了數十篇論文,後以《反杜林論》為書名公開出版。杜林在哲學、經濟學和社會主義方面有許多荒謬的觀點。但最主要的荒謬觀點就是他的哲學觀。他認為,哲學都是由原則構成的,這些原則如同數學中的公理、化學中的元素。其它人類全部知識都是由原則推導構成的。以往任何哲學家都沒有發現哲學的這些真正原則,他杜林發現了這些原則,因此就可以構成他的經濟學、社會主義等所有學說。恩格斯批判杜林的這種哲學觀的錯誤的實質,並闡發了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原則不是研究的出發點,而是它的最終結果;這些原則不是被應用於自然界和人類歷史,而是從它們中抽象出來的;不是自然界和人類去適應原則,而是原則只有在符合自然界和歷史的情況下才是正確的。這是對事物的唯一唯物主義的觀點,而杜林先生的相反的觀點是唯心主義的」。(《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4頁)同時,哲學原則與具體知識的關係不是部分整體的關係、元素和化合物的關係、數學公理與數學公式、定理的關係,而是一般與個別的關係,是指導和被指導的關係。恩格斯認為,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社會主義學說確實要以科學的哲學思想做指導,但所有的經濟學和社會主義理論歸根結底都是研究的結果。所以恩格斯在《反杜林論》「概論」中第一句話就明確指出,科學社會主義「就其內容來說,首先是對現代社會中普遍存在的有財產者和無財產者之間、資本家和僱傭工人之間的階級對立以及生產中普遍存在的無政府狀態這兩個方面進行考察的結果。」(《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5頁)恩格斯這句話直接的含義就是指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科學社會主義的物質根源就是資本主義的生產發展狀況和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階級鬥爭狀況。實際就是《宣言》中第一章與其它章節之間的內在邏輯關係。同樣在《概論》中,恩格斯批判空想社會主義的的發展過程特別是具有傑出成就的三大空想社會主義者的繼承者們把空想社會主義變成不倫不類的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因時,就是因為這種空想社會主義沒有真正對資本主義發展的現狀及階級矛盾進行科學的研究。因此恩格斯說:「為了使社會主義變為科學,就必須首先把它置於現實的基礎之上。」(《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8頁)

恩格斯在《反杜林論》第三編「社會主義」部分中繼續深入批判杜林社會主義的唯心主義的思維方式,同時繼續闡明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資本主義現狀的關係。他在第二章「理論」部分中說:「一切社會變遷和政治變革的終極原因,不應當到人們的頭腦中,到人們對永恆的真理和正義的日益增進的認識中去尋找,而應當到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的變更中去尋找;不應當到有關時代的哲學中去尋找,而應當到有關時代的經濟中去尋找。」(《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7——618頁)然後恩格斯就具體揭示和考察了伴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逐步確立和發展之後,其與飛速發展的生產力的矛盾衝突越來越尖銳的狀況。他說:「賦予新的生產方式以資本主義性質的這一矛盾,已經包含著現代的一切衝突的萌芽。」(《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21頁)這種衝突具體表現在:「社會的生產和資本主義佔有的不相容性,也必然越加鮮明地表現出來。」(《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21頁)「社會的生產和資本主義佔有之間的矛盾表現為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對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22頁)「社會的生產和資本主義佔有之間的矛盾表現為個別工廠中的生產組織性和整個社會中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之間的對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24頁)「生產方式起來反對交換方式,生產力起來反對已經被它超過的生產方式。」(《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27頁)「一方面,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暴露出自己無能繼續駕馭這種生產力。另一方面,這種生產力本身一日益增長的威力要求消除這種矛盾,要求擺脫它作為資本的的那種屬性,要求在事實上承認它作為社會生產力的那種性質。」恩格斯在這一章結尾做出結論:「一旦社會佔有了生產資料,商品生產就將被消除。而產品對生產者的統治也將隨之消除。社會生產內部的無政府狀態將為有計劃的自覺的組織所代替。個體生存鬥爭停止了。於是,人在一定意義上才最終脫離了動物界,從動物的生存條件進入真正人的生存條件。人們周圍的、至今統治著人們的生活條件,現在受人們的支配和控制,人們第一次成為自然界的自覺的和真正的主人。因為他們已經成為自身的社會結合的主人了,人們自己的社會行動的規律,這些一直作為異己的、支配著人們的自然規律而同人們相對立的規律,那時就將被人們熟練地運用,因而將聽從人們的支配。人們自身的社會結合一直是作為自然界和歷史強加於他們的東西而同他們相對立的,現在則變為他們自己的自由行動了。至今一直統治著歷史的客觀的異己的力量,現在處於人們自己的控制之下了。只是從這時起,人們才完全自覺地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只是從這時起,由人們使之起作用的社會原因才大部分並且越來越多地達到他們所預期的結果。這是人類從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的飛躍。」(《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3—634頁)上述對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及其必然趨勢的論述不正是《宣言》第一章內容的再現和深化嗎?

恩格斯也正是再次客觀地考察了資本主義的現狀及其為社會主義所代替的歷史趨勢,在第二章最後一段中進一步揭示了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和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基本任務。他說:「完成這一解放世界的事業,是現代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深入考察這一事業的歷史條件以及這一事業的性質本身,從而使負有使命完成這一事業的今天受壓迫的階級認識到自己的行動的條件和性質,這就是無產階級運動的理論表現即科學社會主義的任務。」這一段不正是《宣言》第一章內容的壓縮、深化和高度凝練嗎?

作者:郝貴生。本文為激流網首發,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