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自製腐乳最大的風險就是容易腐敗,想要避免這樣的意外有三點需要注意:

1.放置豆腐塊的容器需要徹底消毒乾淨,可以用開水燙煮一下,然後用高度白酒擦拭。

2.發酵好的豆腐塊在蘸料之前先浸泡一下白酒。


16年時候,新聞媒體曾經報道過兩起在家自製腐乳釀成的慘劇。一起是四川某母親自製豆腐乳,沒想到吃了之後自己和老公以及懷孕的女兒均中毒,最後一人因為病情過於危重只好放棄治療,而另外兩人經過一個多月的治療也還沒有完全康復。另一起是北京一家吃自製臭豆腐中毒,在307醫院花了40萬。

兩起事件中導致中毒的罪魁禍首都叫做「肉毒素」。這種毒素是肉毒桿菌分泌的,毒性比砒霜和氰化鉀還要高得多。

肉毒桿菌在自然界中天然存在,它會產生能夠耐熱的孢子。孢子很頑強,通常的加熱煮沸並不足以殺死。在無氧和室溫下,孢子長成細菌,就能產生毒素。一般而言,中毒癥狀在12至36個小時之間出現,不過也有短至4個小時,或長達8天之後才出現癥狀的。

肉毒素中毒後,會出現視力模糊、看見雙影、眼瞼下垂、吞咽困難、口齒不清、肌肉無力等癥狀。如果不能及時確診對對症治療,可能導致死亡。即使確診救治,也需要注射抗毒素並進行重症監護,所以開銷很大。

如何防範肉毒素中毒?

肉毒素中毒後果很嚴重,不過好在防範並不算困難。肉毒桿菌的孢子要產生毒素,需要兩個條件:

1、 隔絕氧氣。

2、 常溫(一般在15到57 °C之間)。

防範肉毒素中毒,有以下手段:

1、如果把食物及時保存在冰箱中,那麼即使是有肉毒桿菌孢子,也不會產生肉毒素。

2、在常溫下保存的食物,如果是酸度高(pH在4.6以下),肉毒桿菌孢子也不能存活。所以,如果食物的pH值低於4.6並經過煮沸,再密封保存,也不會產生肉毒素。

3、中性或者低酸性的食物,那麼即使煮沸也不能完全殺滅孢子。這樣的食物想要室溫保存,需要密封並且在在高壓鍋里加熱到120 °C以上,並且保持20~30分鐘的時間。

哪些食物容易出現肉毒素?

雖然名字里有「肉」,但肉毒素並不是僅僅出現在肉中。只要有孢子,溫度適合、氧氣稀薄,它們就能夠產生肉毒素。新聞中的「自製腐乳」,是中性的,也沒有經過殺菌,在密封發酵過程中,肉毒桿菌也就如魚得水大肆產毒了。

根據統計,低酸腌漬蔬菜(如青豆、菠菜、蘑菇和甜菜)、魚類(包括罐裝金槍魚、發酵魚製品、鹹魚和熏魚)和肉製品(如火腿和香腸)中,也都發現過肉毒素。這是因為,腌制或發酵食品往往需要在常溫下密封發酵。開始時食品的酸度不高,如果污染了肉毒柑橘,它們就能產生毒素——即使後來發酵使得食物的酸性增加,能夠抑制肉毒桿菌,但它們此前產生的毒素並不會被破壞。

好在,肉毒素不耐熱,煮沸可以有效地破壞它們。所以,那些腌漬蔬菜和發酵的魚類,除了製作過程注意滅菌和衛生,食用前充分加熱也可以增加一道保險。

最後,總結強調一下:

肉毒桿菌污染和肉毒素產生,只是食物中可能產生的「天然毒」中的一種。不同的致病細菌和毒素,生長特性和毒素性質各不相同。防範這些「天然毒素」,需要在食物的製作保存中遵循科學指導下的衛生操作,不要以為「自製的食品就安全」。尤其是涉及發酵、腌制的食品,很容易出現污染,如果缺乏科學指導,或者不熟悉長期經驗形成的製作工藝,就不要想當然地去嘗試。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helloerya123


好處:

效:腐乳富含植物蛋白質,經過發酵後,蛋白質分解為各種氨基酸,又產生了酵母等物質,故能增進食慾,幫助消化。此外,腐乳還含有鈣、磷等礦物質。

壞處:

但值得注意的是臭腐乳發酵後,容易被微生物污染。如果吃太多的臭腐乳,將對人體產生不良作用。另外,腐乳含鹽和嘌呤量普遍較高,高血壓、心血管病、痛風、腎病患者及消化道潰瘍患者,宜少吃或不吃,以免加重病情。

豆腐乳製作方法:

主料:

  豆腐十斤

輔料:

  稻草紙箱一個

  鹽薑末

  辣椒粉花椒粉

  白酒半瓶

做法步驟:

  1.十斤老豆腐,方方正正好切。

  2.切厚點,切大塊。

  3.上鍋蒸。

  4.3至5分鐘,蒸的時間越長豆腐里的水分越少,做出來的豆腐乳越硬。

  5.箱子里鋪稻草,最下面一層鋪厚點,免得粘箱子。

  6.繼續鋪,豆腐之間要留有間隙,否則一發霉就粘一起了。

  7.鋪完把紙箱蓋好,放到暖和的地方,讓它靜靜地待上兩周。

  8.打開箱子,豆腐已經發霉。  

9.再來一張慘狀。

  10.花椒粉。

  11.加辣椒粉,中途換盤子了。

  12.加鹽。

  13.拌勻。

  14.白酒,這是剛才裝花椒粉的盤子,不要在意,這點酒是不夠的,用完再加。

  15.豆腐君,出來洗洗澡吧!四周都要沾上白酒。

  16.在調料里打個滾。

  17.醬紙。

  18.玻璃瓶里碼放整齊,等待一個月。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