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用幽默生趣的口吻,與大家分享:輿情的歷史由來,以及在古代,當局如何管控輿情?以此講歷史故事的方式,希望能對當今的產品設計工作中祈禱一定的啓發作用。

古代版輿情管控:“堵”大於“疏”

老衲在輿情圈子摸爬滾打十幾年,你當我是小學生,來這裏給我上語文課?

還真的不好意思,可能小學老師也不清楚“輿情”這個詞背後的那些故事。

相信有同學會問,你不是吃飽撐着了吧,爲何花那麼多精力和大家講解“輿情”的含義和由來?

這我就要好好開導開導你了,魯迅曾說過:“歷史就是我們的一切。”

馬克思:“咳咳,魯迅,你再說一遍試試?”

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期間流傳與發生過很多出名的歷史故事。筆者上大學時雖然很少逃課,但遇到無聊的老師講課時,會偷偷拿一本喜歡的古籍打發時間(雖然很多古籍生澀難懂)。寫這篇文章目的,其實就是想找回青春的回憶,順便用簡單好玩兒的表述方式,和大家分享那些已有千百年歷史的,平時不曾被大家所聽聞,卻對產品工作有啓發的故事。

一 、“輿情”的含義及由來

大部分人都會問問度娘,百度百科收錄的是天津社會科學院輿情研究所所長王來華在《網絡輿情研究概論》中的定義。

輿情:是指在一定的社會空間內,圍繞中介性社會事件的發生、發展和變化,作爲主體的民衆對作爲客體的社會管理者、企業、個人及其他各類組織及其政治、社會、道德等方面的取向產生和持有的社會態度。

好奇的寶寶們,請大聲告訴我,你們真的看懂百度百科對這個詞的解釋麼?

什麼是“社會空間”、“中介性”、“主體客體”?

讀完是不是和我一樣一臉懵逼,學了這麼多年的小學語文都還給了老師。

咳咳,同學們老師要開始講課了~

據記載:甲骨文中已有“輿”字,學者們解讀此象形是“車”的左右圍繞着兩個人。

《左傳》記載:“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皁,皁臣輿,輿臣隸,隸臣僚,僚臣僕,僕臣臺,馬有囤,牛有牧,以待百事。”

這裏的“輿”指造車的人。大致意思就是:拿十天干對比,劃分十個社會等級,爲了維護統治。

讀不懂?

沒關係,會數數就行——一二三四五六,“輿”排在了第六位,可見在古代社會階層當中屬於下等人。

歷經漢代,歷史文獻中“輿人”與“庶人”一樣,成爲普通百姓的代名詞。

在唐代之後的歷史文獻中,“輿情”一詞出現的頻率逐漸增加。除了唐昭宗在他的詔書常用,《延禧攻略》中由“大豬蹄子”乾隆主持審查,紀昀等高官學者編撰的《四庫全書》在“經”、“史”、“子”、“集”就出現了近百次之多。

而在今日《新華字典》中,則被解釋爲:羣衆的態度和意見。

通過以上例子,相信大家已大致瞭解“輿情”的基本含義——“輿”即爲民衆,“情”即爲情緒的意思,結合在一起即爲民衆的情緒、意願、態度和意見等。

二 、“輿情”的重要意義及主要收集方式

前面介紹了那麼多故事,可見:歷朝歷代封建社會的執政者,無論出於穩定政權,還是發展經濟等其他方面原因,或多或少都會採取一定的方式收集輿情,對消極的輿情進行收集和控制。

那麼,收集的方式有哪些呢?

1. 采詩觀風

采詩觀風是上古時期流傳下來的。

史籍記載最早在周朝:有一種職位雖小,卻能夠公費遊歷全國的官員叫“風人”。他們的職責就是一年四季去各地收集老百姓或貴族文人所作“詩歌”,放在現在就是民謠(聽着像是超級嗨的職業,工作吃喝玩四不誤)。經後人整理爲《詩經》,內容被分爲三部分《風》、《雅》、《頌》。

《雅》多爲貴族祭司之歌,《頌》多爲宗廟祭司之歌,不接地氣,咱們來講講忠厚老實老百姓的《風》篇。

那時的老百姓要是能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給執政者聽,甭提有多(T)激(M)動(D)了,所以,大部分是委婉表達被壓迫的哀怨與憤怒,當然也少不了對愛情的嚮往。

有一篇講的是小夥子正值壯年,春風習習的夜晚,寂寥無人,在牀上輾轉反側,腦海中念念不忘的是藍天白雲下,在河邊光着腳丫採摘荇菜的“窈窕淑女”。

鋼鐵直男們,想起來了麼?

這就是高中時候特別難背的《關雎》啊!

2. 諫

“諫”是古代從下至上的一種進言形式。

《戰國策》記載齊威王曾懸賞求諫:“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意思是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們,能夠當面批評我的過錯的人,給予上等獎賞;上書直言規勸我的人,給予中等獎賞;能夠在衆人集聚的公共場所指責議論我的過失,並傳到我耳朵裏的人,給予下等獎賞。此令一出,羣臣進諫,齊國政通人和,他國爭相模仿。”

還有一個故事,簡直是體現了我國古代刑法的至高“人權”。

《漢書》記載:一個未成年的少女提縈因爲她的父親犯罪要被肉刑,她上書文帝願意入官府做官婢,以抵贖她父親該受的肉刑。文帝很憐憫和同情緹縈的孝心,最終下詔書廢除。

(注:肉刑是一種極其恐怖的刑罰,分爲指括黥(刺面並着墨)、劓(割鼻子)、刖(斬足)、宮(男的割小JJ,女的***)、大辟(死刑),這裏就不展開講了,感興趣的同學自己研究。)

3. 朝議

也就是在朝廷上官員們對政治和輿情的議論。

東漢時期有百官會殿,上朝官員多達百人,那時各州郡長官都會把政績、民間疾苦彙報上來,叫“舉謠言”,類似於我國現在每五年開一次黨的全國代表大會。

4. 官員巡察

難道是由俠義小說《康熙私訪》改編,由張國立老師導演的,小時候最愛看的《康熙微服私訪記》那種(不小心暴露了年齡)?

大家不要被這部劇給矇騙了!

一個皇帝怎麼可能只帶着一個和尚、一個太監、一位嬪妃和一名宮女,就跑到百姓中,喝粗茶,吃淡飯,坐驢車,還到處惹事,文武百官上朝和奏摺都把他累的夠嗆了。

康熙六次南巡,從《康熙南巡圖》第一卷就能看出那規模是有多大了。車駕從北京的永定門道京郊的南苑——也就是現在北京的豐臺到大興。想象下,從城內護送的軍隊到了南六環——用《小崔說事》小品中,宋丹丹一段臺詞就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紅旗招展,人山人海”。

以上四種方式,構成了一套以勸諫機制爲核心的輿情收集系統,但這種輿情收集系統存在着諸多問題。

當地的長官可以直接或間接編造利於自己的民謠來瞞天過海。執政者雖表面上不會不歡迎進諫,那如果你諫言影響到皇帝或大臣宗室們的私利,或言辭不當,就會招來殺身之禍。

朝議雖然可以瞭解民情,但最終的決策權還是在皇帝手中,皇帝有時也會固執己見。老百姓上書過程中障礙頗多,離得遠的光路費就是個問題,即使到了京城,說不定哪個大臣就把他拿下了(是不是像現在因爲某開發商強拆,拆遷戶羣衆上訪到北京這種感覺?)。

因此,儘管歷朝歷代有采取一定措施對輿情進行收集,但下情上達的途徑仍然不夠暢通,存在大量反饋渠道受阻的現象。

三 、“輿情”的管控方式

輿情體現出來的意識是不同思想、信仰、文化背景下的不同價值取向。

當一個社會熱點出現時,每個人有自己評判的角度和觀點。然而,在高度集權與君主專制下的封建社會,執政者爲維護國家完全的統一,消除混亂,就會採取一些方法管控。

1. 毀

  • 從源頭上銷燬不同意識的書籍。
  • 秦朝丞相李斯,此人師從荀子,荀子思想爲帝王之術,強調“法制”。他建議:燒燬除秦記以外的史書及《詩》、《書》、等百家書記——也就是“焚書坑儒”事件
  • 漢朝國相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意思是把法家那一套廢棄,將孔子之術升格爲整個社會的指導思想。

2. 禁

禁止討論政治等敏感話題。

  • 漢朝末年就曾發生過禁“黨人之議”。
  • 魏晉南北朝禁止知識分子議論時政,違者終身不能做官,陶淵明看透了官場中的爾虞我詐乾脆辭官回老家種田,寫出“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千古名句。

3.賞罰

  • 宋朝議論時政要置以重典,或刺配,或遷邊,或斬首。宋哲宗還厚賞檢舉“妄語者”。
  • 元朝規定:“諸公事非當言而言,拳其耳;再犯,笞;三犯,杖;四犯,論死。”

以上四種管控方式大概構成了我國古代執政者對輿情管理的主要管控系統,可用 《荀子》中一句話來總結:“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若把“輿情”比作水,執政者比作舟,從大量的史實可以得出,歷朝歷代對輿情的管控往往是堵大於疏,但衆多老百姓的輿情彙集成一片汪洋,豈是一片舟所能夠阻擋?

看完後相信同學們腦海裏充滿着好奇,那近現代“輿情”發展歷程如何?

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我國政府都有哪些收集和管控的方法?

得嘞,且聽下回分解~

本文由 @起暱稱真難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