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也看過一些大佬的回答,但是普遍是推薦surface go;ipad這兩類,當前只準備看文獻和網課,在平板上做筆記屬於可以有但沒必要的狀態,有大佬能幫忙推薦一下嗎,順便提一下推薦原因(因為之前真的沒怎麼接觸過平板)謝謝了!


看到大家很多推薦小米平板4,作為一個窮逼我決定當一股清流推薦小米平板1。畢竟300塊錢比1099真的是省了好多錢啊!


統一回復一下,小米平板1到手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刷神盾系統,root許可權,黑域/冰箱安上,如果不這樣做直接到手就玩遊戲再開幾個應用是不是覺得有時候卡卡的?卡那就對了,用原版系統只有那2g內存,又不殺後台,怎麼可能不卡。不要覺得「我是小白,我不會刷系統」而放棄這一套操作,大家都是小白過來的,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三百塊錢都花了,再花一下午時間弄這個獲得質的飛躍的體驗不好嗎?

懶得/不會刷系統的三條明路:

1.直接購買前主人已經刷好系統調教好的板1

2.某寶/鹹魚10塊錢買刷系統教程,讓別人一步一步教你

3.上小米論壇的小米平板1板塊,有詳細的教程刷系統

再次忠告:

強調刷系統的重要性

小米平板1要刷系統,管理後台,才能發揮出我下面所說的性能。不然他就是個三百塊錢的看b站都小卡卡的平板。


之前我那部ipad2實在是卡的不行了,解析度也只有1024×768,b站視頻開1080p都閃退,其他什麼遊戲直接閃退,沒話講了,三百塊賣掉了。賣掉了之後就純粹預算在300塊想買一個純粹為了看網課的,所謂置換反應嘛,所以鹹魚入了小米平板1,價位:300包郵解君愁。

小米平板1官方放棄治療了,買來就放棄4.4.4的原版miui了,那系統發揮不出性能的。

這板1可玩性還是挺高的,刷了基於Shield Tablet內核的LineageOS14.1(俗稱刷神盾),披上這層殼Play商店就可以把米板1當成盾板,性能發揮出來,很多獨佔遊戲也可以順利安裝上了。其實比較新的基於安卓8.1的LineageOS15.1也可以刷,但盾板無緣安卓8.1,所以換不了內核,跑獨佔遊戲還得改機型就會麻煩些。ROOT在REC里刷完LOS的時候刷入,開發者選項里直接開啟,最後再裝個黑域和冰箱管理一下後台,還是很強大的。內核調教平時cpu 全開gpu 低開,遊戲gpu高開,完美。

板1採用夏普友達的2048*1536屏幕,2k解析度,色域72%ntsc,平均δE=1.3,毫無疑問是最優秀的此規格屏幕(比iPadmini2mini3上的45%ntsc色域,色准同樣優秀,非全貼合屏幕要強不少),而小米平板4是丟人的1920×1200屏幕,1080p解析度,反而越活越回去了。

電池6700mah,網課看五六個小時還是可以的,而且講道理就算沒電了充電寶續著伺候就好了嘛。

小米平板1採用當年初剛剛發布的tegra k1處理器,28nm hpm工藝,4+1 A15核心@2.22G,超強的gpu,調教好了,跑分14萬+,居然吊打小米平板4你敢信?

所以,300價位段,我覺得這個板子用來看網課學習綽綽有餘了,能吊打同價位所有的平板(三百塊還要什麼自行車)。你看三百能對位的基本也就ipad2(卡到你閃退你懷疑人生),kindle hdx7(比較流暢,但某種時刻有小卡頓,而且性能決定了打不了遊戲)

不過需要一定的會玩安卓的能力才能發揮它的能力,在不刷系統,不root管理後台的情況下,安卓4.4.4,2+16的內存和儲存始終是被時代拋棄了。直接原版拿來用和kindle hdx7的使用感覺差不多。只是只要你會玩,板1的潛力巨大。


相信很多人點開也是為了看學慣用平板。那麼我說一句,為了 學習和工作 ,讓我個人選(聲明三個系統的平板我都曾擁有過並使用過很長時間),我不會選iPad。不會選surface。 我選安卓平板:待選項 華為m6(10.8/8.4) 港版三星s4,港版三星s5e,平價的小米3,平價的亞馬遜hdx8.9, 小米4(10.1)。

我買平板為了閱讀電腦里躺著的各種word和pdf文檔和網課視頻。伸著脖子看電腦上word pdf太難受了。

第一,ipad的文件管理能力約等於零,首先槍斃,我要迅速的讀取一下u盤裡的文件或者某些格式的視頻在ipad上約等於不可能。第二,apple pencil記筆記固然爽,但作為文具控鋼筆黨鉛筆黨的我還是更喜歡實實在在的筆尖觸在紙張上的摩擦快感。而且iPad記了的筆記和紙張上的筆記就像手機相冊的照片和相框、畫冊里的照片一樣,一個被忘記,一個經常拿起。

surface平板的windows桌面系統雖然強大,但和電腦一模一樣,不適合手指操作,pass掉。

再回到安卓,開放,otg讀取U盤,外插tf卡,想存多少視頻存多少。文件管理特別方便,想查看哪個文件就調取哪個文件。我網上下載的雅思托福學習禮包文件夾(word,pdf,mp3,mp4大亂燉的那種)可以直接存直接看。迅雷下載。 解壓縮包。 不需要煩人的iTunes。 安卓平板真的是接地氣。

極力推薦Ipad的同學們,我們的 剛需 可能不一樣,不必激動。不必想著羅列ipad多麼強大的性能參數和豐富的app來說服我,我都懂,我用過ipad。

所以,最後,問問你自己買了平板要做什麼?你的剛需是什麼? 把它們列出來。然後再決定。


2019年4月16日更新

先說結論:非藝術類我推薦surface go,藝術類我推薦ipad 2018,ipad mini5,ipad Air,iPad pro 10.5,安卓不推薦,預算非常多上surface pro6或者new surface pro,華為MateBook E等,ipad pro 2018太貴並且體驗基本上和ipad2018,mini5,2019air一樣不推薦。

(答主目前設備sp6+2018 ipad pro+台電寨板)

我看了下已經有的幾個回答,結合自己的使用體驗無論是推薦的ipad 2018還是其他的什麼安卓平板,都存在著一個很很很很嚴重的問題——他們都不是專門為了學習或者工作而設計出來的!

就比如說ipad和安卓平板,稍微逛一逛app store或者什麼應用商店就能很快發現它們能運行的絕大多數軟體都是娛樂性的,無論是各種視頻應用,還是各種遊戲,還是各種其他的什麼。

提問者問的是有什麼平板是適合學慣用的,那麼既然是為了學習,那就要有兩點一定要注意:1,這台平板電腦的設計初衷是否是商務或者學慣用的平板。2,學習的最大天敵就是在學習時時不時的被干擾,所以買電腦的時候要考慮它會不會在學習之餘帶來額外干擾。

說數據是一個很枯燥的活,所以我在這裡會用一個巧妙的方式對題主問的幾個型號的電腦進行比對,這裡我選擇對比的直觀方式就是相關產品的天貓商家介紹,畢竟商家介紹是店家宣傳商品最直觀的方式,既然是直觀的,那麼介紹的的肯定都是這個產品所擅長的。

首先請出ipad 2018的店家推薦截圖(某寧易購)

從介紹來看,可以總結出這台ipad平板電腦適合以下場景:

工作學習的場景:一個非常不錯的屏幕使得其適合創意類的生產活動,攜帶型課堂筆記本,自習室的超酷炫視頻課播放器。

娛樂時候的場景:ios的全部生態體驗,包括全部遊戲,全部精品應用。。。(這個就不贅述)

然後就是安卓平板

先拿小米平板舉個例子

這些都是官方的廣告內容,看看文字介紹的我不用多說什麼了吧,買這樣的平板電腦用來學習無異於異想天開。

然後是另一款安卓平板電腦,華為M5

可以看出華為平板M5除了主要的娛樂功能以外,它的產品定位也包括了簡單的辦公或者學習。

下面我們來看surface go

emmmmmm,通篇理工科男氣質的產品介紹,就是在告訴你,拿我學習辦公想怎麼搞就怎麼搞,但是想拿我玩遊戲娛樂,沒門!

工作學習的場景:能寫文檔,能記筆記,能跑得起來一切除了大型遊戲以外的絕大多數常規Windows軟體。敲得了代碼,畫得了cad,Adobe全家桶隨便用,甚至還想刷個ubuntu。

遊戲娛樂的場景:一個解析度不優秀的小屏幕以及一枚古董級別的奔騰cpu——也許可以流暢玩玩4399小遊戲。

對比結果

ipad2018:適合已經有高配筆記本或台式機的需要常到處走動(比如說上課,自習)的學生學習使用,不過因為其娛樂屬性強大,課堂自習攜帶有分心隱患。

ipad pro,air:同上

ipad mini5:不適合學習

小米平板:不適合學習

華為平板安卓:基本不適合學習

華為MATEBOOK E:覺得surface go配置太差,surface pro太貴的可以考慮

surface go:適合高中生,各類大大學生攜帶使用,其幾乎沒有娛樂屬性,無論是課堂還是自習室都可以隨便攜帶。

surface pro系列以及各種戴爾惠普類似的板子:有錢就上,早買早享受。

寨板:早買早遭罪,不要買。

至於surface pro,我現在使用的是死貴的八代i7+16G運存+512G固態的暴力配裝,因為我需要一台能帶著到處跑跑各種重型工程軟體以應對殘酷的研究生打工生活,所以在這個學習板推薦對比中沒有任何可比性,不過surface pro的低配版使用體驗和高配版是一模一樣的:超清大屏,硬朗的結構,逼格上天的田標(sgo也有)以及4096壓感筆,誰用誰爽,如果你買的是surface go 128G版,那麼就可以考慮多花幾百塊錢買個new surface pro M3版。

(當然,surface pro也是基本玩不了遊戲的,我那種配置的小黑板只能跑跑群星這種ppt遊戲)

總結:經過多年的發展,ios強大的生態圈加持之下的ipad在娛樂方面可以說是完全碾壓所有對手,穩定的系統,強大的生態圈,極好的品控和使用體驗使得其適應除了工作學習之外的絕大多數環境。近幾年蘋果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各種新應用的推出使得ipad具備了作為學習或者生產力工具的一部分能力,但是這種能力也僅僅體現在藝術創作或者代替紙質書寫物上面。當然,surface go包括surface pro也存在著不少問題,首先就是品控問題,然後就是使用體驗,這兩者微軟做的都不怎麼好。另外surface系列的電腦相對其他的筆記本還是比較嬌貴的,如果特別重度使用24小時不關機或者當台式機蹂躪,加上並不佳的品控,這機子想都不要想肯定會栽,不信你看等會評論區肯定會有人對著這玩意破口大罵然後mac book pro真香什麼的。。。不過題主既然要買個東西用來學習了,那麼你買的這個平板就勢必和枯燥且艱苦的學習本身一樣,功能強大,任勞任怨,從不干擾你但是用起來無聊至極。

=====分割線=====

應其他回答和部分回復內容,補上彩蛋:

學習千萬條,靜心第一條;

眼見心不靜,成績兩行淚。

最後用我那隻任勞任怨的田牌大黑鎮帖

———————分割線———————

sp6用了半年了,目前來看性能穩定,同時運行Intellij IDEA+HBuilder+Chrome+photoshop+Axure+Navicat+Xshell後順便部署tomcat伺服器和mysql輕輕鬆鬆,況且這玩意塞背包里掏出來就能幹活。目前體驗不好的地方,就是你用這玩意敲代碼會被老闆看到,然後隨時隨地加班警告23333333。(壁紙是我自己畫的)


強推ipad加pencil

以前覺得平板不就是大一號的手機嗎,買來就是為了看網課的,所以買了國產平板,結果現實狠狠地打了我的臉。

在試玩了同學的ipad的之後毫無猶豫的又去買了ipad2018

心疼自己,國產平板的花唄還沒還完就又買了新的平板

這也是我一直反對平價替代的原因,事實上一分錢一分貨,除非你一輩子用平價替代沒用過好的,否則你一旦用了好的就會產生我當時為什麼不買好的的悔恨心情,以及咬牙買了好的之後平價替代又浪費了。悔恨心情乘2了呢!

ipad一定要買筆!

有了ipad之前的平板都是渣渣(﹁"﹁)渣渣都不如

看網課其實只是ipad的眾多功能中的小小一角,也就一丟丟吧。

ipad功能強大在記錄整理上

想一想,當你把題圖片導入到平板中,然後另起一頁把錯題直接截下來拖到這一頁,直接拿筆寫下改正方法,是不是就成了一個錯題本。

當你直接把題圖片導入goodnote然後在上面直接寫的話,它又成了一本習題集,可以想做幾遍就做幾遍

當你把專業課文檔圖片導入之後,它又成了你的一個課本

而且goodnote是可以整理分類的,也就是說,上述幾本書互不干擾,井然有序

且可以導出列印

一個goodnote就如此強大,更不用說上面還有別的成千上萬的學習軟體了

至於那些用平板玩遊戲的人。

emmm,請恕我不能理解,平板那麼重,為啥不用手機玩呢

自從有了平板之後,我用平板學習,用手機玩遊戲,如果逼著自己學習把手機鎖起來就好啦

至於用平板追劇,可能我是一個不怎麼喜歡看電視劇的人吧

所以,平板對我來說,好像只有學習了呢。。。

為啥用平板不用電腦,因為電腦比平板沉好多,且它下面的鍵盤很妨礙我一邊看網課一邊記筆記。

貼幾張圖來更新一下

數三1800題錯題本集

各類學科分類

手機拍平板拍不清楚,圖太渣了,只是拍一下我的補分筆記來佐證一下觀點,裡面內容就不用仔細看了。


這裡推薦4款:

低價小米平板,中低價iPad 2018,中價 iPad mini5,iPad Air 2019。

小米平板4 Plus,(1899元-64G;2099元-128G) 10.1寸屏幕;

iPad 2018(32G-2288元左右),9.7寸屏幕.

這兩款平板都能夠 分屏,看文獻或者網課會更方便.

同時我還會著重推薦iPad相關的配件和APP;

我自己用的是iPad 2018.

如果你的電腦是Windows ,手機是安卓,完全可以選擇小米平板4 Plus,

這款平板能支持內存卡,這樣就可以存更多的網課和文獻.

小米的平板完全可以完成你的要求. 我之前用過MoboPlayer ,能夠倍速播放視頻.

小米這個平板是Type-C介面,如果使用 Type-C U盤,還能很方便地和電腦、手機傳文獻和網課,比如閃迪這款,一頭Type-C,一頭 USB 的A口.

如果你的有Mac電腦,其實推薦你使用iPad 2018:因為iCloud

你在Mac 上的文獻,文檔,可以直接通過iCloud同iPad進行同步.很快的。

iPad的屏幕效果也要比小米平板要好.

iPad也可以使用專門的U盤來拷貝文獻和網課.比如這貨:閃迪的蘋果U盤,我就是用它來拷貝視頻等資料到iPad上看的,特別方便.

搭配這個U盤,看視頻網課的話,可以使用nPlayer,我嘗試了好多個視頻APP,這個是即能倍速播放,又能識別閃迪蘋果U盤的,最好用的一個APP.

閱讀PDF文件,或者 word等文檔,推薦使用 Documents by Readdle.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