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no no!

出身寒門的人,最容易相信什麼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之類的話。我當然不是說這類話沒有可取之處,但是把這些話奉為金科玉律,認為一個人要成功就是要 「魔鬼式」 地苦學,那無疑是本末倒置。


很多人都喜歡感動自己。比如:「我今天又學習到了深夜,我那麼辛苦,將來一定會成功!」 「我今天又背了 100 個單詞,效率好高啊!」 但實際上,這些感動往往是毫無用處的。

努力本身是一個門檻很低的行為。這世界上從來都不缺乏努力的人。

高考狀元們會說,我平時很努力,所以取得的成績是應得的。

可是,那些考上大專的人,有些也很努力啊!他們很多也學習認真,挑燈夜讀,但最終還是只能進入大專。

企業的CEO們會說,我創業那會兒,非常勤奮,好多天就住在公司里,連續工作十幾天。

可是,那些富士康流水線上的工人們,他們也很努力啊!每天起早貪黑,勞動十幾小時,可還是拿著微薄的薪水。

問題到底在哪裡呢?問題在於:努力本身,並不能給你帶來差異化的競爭力。

很多人喜歡美化努力的作用,但實際上,他們只是在用戰術上的勤奮,來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一個人想要變得優秀,最忌諱 自下而上的思考方式,而是應該開始執行 自上而下的思考方式。

成功不是努力的結果,而是有條不紊執行計劃的產物。想要成功,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 「想成功」 上,而是應該想清楚自己的終點究竟在哪裡,然後把它化作一個個可以被量化的目標,接著再去拆解和細化。

首先,要想清楚自己到底想過什麼樣的生活。

然後,去想想自己怎樣才能達到這個目標。

問自己幾個問題:

  1. 要過上我想要過的生活(即成功),那些職業可以滿足?

  2. 我喜歡做什麼?我又擅長做什麼?這兩部分的交集是什麼?

  3. 我喜歡而擅長的職業,它的上限在哪裡,這個上限可以滿足我對成功的定義嗎?

  4. 要達到這個上限,需要花多少年的時間?我能給自己幾年來做到?

定下目標以後,再去分階段拆解它。

比如,我想數據分析專家,目標是在十二年左右的時間當上頂級公司的總監。

那麼,

  • 在第一個四年,我就要從菜鳥分析師,成為一個資深分析師,最好能開始帶領團隊。

  • 在第二個四年,我要開始思考數據分析團隊目標和框架,並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

  • 在第三個四年,我要成為一個資深管理者,思考如何用自己手頭的資源最大程度上地幫助公司。

這就是目標拆解。

拆解完目標後,針對每一個階段的目標,去對標那個級別的人,多向他請教。

比如,我的第一個四年是想成為資深分析師,那麼就應該去找一些資深分析師,問他們怎麼才能做好自己的工作。總結他們的經驗和教訓 ,找到共性。

做完了這所有的準備工作,然後再去思考題主所說的:思想、觀念、習慣、知識、意志、人際;

相信你對這些東西的思考不會浮於表面,而是心裡有底得多。


寒門為什麼難出貴子?

人們經常熱衷於討論寒門子弟如果在思想,觀念,行動,意志上做出改變,靠努力能否跨越上一輩的階級,成功逆襲上流社會。

我相信真正能做到以上改變並且堅持努力,只要有一點點契機是可以翻身逆襲的,可是現實這樣的例子卻不多見,為什麼呢?就是因為寒門子弟往往做不到這一點!

什麼是寒門子弟,統一指那些家境貧寒的下一代。

家境不好意味著父輩的失敗,一個經濟不好,自身能力低下的父母,我們能指望他的孩子具有逆襲的能力和條件嗎?在我看來想做到這一點也只能靠基因突變了。

家境不好,對下一代的影響最大的不是物質上的,往大了說是思想和格局。往小了說就是性格。這類孩子普遍自卑,怕被別人看不起,當時往往越是在意別人目光的人就越難成事。

除了性格,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人,格局這種東西也不是靠所謂的魔鬼式訓練就可以改變的,舉個大家都懂的例子,當一個人掙到了百來萬,原本和他在一起的窮人會怎麼評價他呢?大部分都是抱著懷疑的態度:「他肯定是坑蒙拐騙來的」「家裡才去了吧」「找了個富婆了吧」。。。其實這也是格局的體現,窮人的觀念之中,只要是掙到錢的人,大部分都是靠坑蒙拐騙,對於富人的評價都是尖酸刻薄的。能指望這樣的原生家庭能教育出充滿正能量的孩子嗎?

我之前開過教育機構,有接觸過一批95後的高中生,家裡參差不齊,和他們相處的那段時間中我更加的肯定了,寒門真的難出貴子,能靠讀書混到中產階級就已經是萬幸中的萬幸了。不為什麼,就是因為有錢人家的孩子,真的比沒錢的孩子更努力,更吃苦。這是我親眼所見的,殘酷且真實。

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全能的小樣

不定期分享自己的人生感悟,聚財心得。同時歡迎私信各類問題,無償提供自己的見解和幫助。


我覺得是可行的。

這種方法也不只適用於寒門子弟吧,每一個想改變命運的人都得做到這些。

當然,對於寒門子弟來說,因為資源人脈和起點眼界格局的不同,改變起來更為吃力。

根深在思想中的一些守舊理念,會讓一些人有認命的想法。但是如果你的自我意識已經覺醒的話,成長為真正的自己,那你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

這樣你也才能有像問題中那樣的行為,和一顆徹底改變的決心。

就拿我自己來說吧,在世俗的眼中,我就是屬於寒門子弟。生長在陝南的小山村,是村裡第三個大學生。

我一直都無比慶幸我的父母不惜一切,辛苦供我和弟弟念書,願意讓我讀大學。

大學四年,對我影響非常大。這種影響不只來自知識的獲取和對現實的認知,也不僅僅是看見自己和他人的差距,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改變。

好像聽起來思想上的改變很簡單,但是這個改變我用了四年,也只是有一點點的覺悟。而這一點點的覺悟已經讓我受益匪淺。

大二的時候開始讀心理學相關的書,然後開啟自我認知這條路。大三不斷的學習,大四不斷思考和覺察,終於讓我自己的力量有一點點成長。

以前我總是對我的父母很內疚,覺得我很不懂事,他們那麼辛苦我卻沒辦法幫他們分擔,有時候多花錢了,或者貪玩覺得自己在享受生活我都會特別自責,像是犯了很大錯一樣。

總覺得,父母那麼辛苦,自己卻這麼不孝順。大學畢業面臨就業選擇,我想去大城市闖闖,父母想讓我回家,如果不回去他們好像就會覺得我不懂事不聽話,不孝順,會給我施加道德上的壓力。

如果在以前,那我肯定非常自責,然後壓抑我自己的想法,然後聽從他們的安排。可是,當我看了很多書,做了思考,開始改變,自我意識覺醒後,我就覺得!

我的人生是為我自己負責的。

所以在面對他們的任何語言,我都會默默的或者開玩笑似的說,你們說的都對但是我不聽你們的。

然後堅定我的想法,也理解他們。更加的努力讓自己過的更好,因為他們想的也是讓我過的更好更輕鬆一點。

呃,我好像偏題了。

不過說來說去,我都是一個意思,理都是對的,最重要的是要去實踐。如果題主覺得你的想法是對的,那麼就是做吧,堅持很重要,如果真的能做到像你說的那樣,那麼你就已經開始改變命運了。


謝邀。「寒門出貴子」這句話沿襲千年流傳下來,有一定的可信度,但是在如今這個社會裡這句話的底氣明顯不足。那麼寒門子弟要如何改變命運呢?

1、「知識改變命運」是亘古不變的真理,寒門要想逆襲這無非是一條最簡易也是最可行的路。在求知的路途中光擁有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在職場上知識也不是取得成功的唯一法寶,都說好的人際關係能夠使人們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少走彎路。

誠然,好的人際關係是很重要的,再加上自己努力獲得的知識,無疑在成功路上就多了一份底氣。

2、「個性決定人生」也是很常見的一句話,性格在人的一生中非常重要,改變性格能夠使寒門改變命運不如說是品質能夠改變命運,一個好的性格無疑是發展好人際關係很重要的方面,但品質絕對是保持人際關係常青的決定項。

不管一個人有多成功,不忘初心者最受人尊重,一個寒門擁有好的品質,能夠不忘初心,那在改變命運的過程里絕對是一抹亮色。

3、當然,成功絕對離不開努力,其實就我個人而言魔鬼訓練比不上有計劃的高效學習,拼死拼活不如坦然面對,不過,該付出努力一分都不能少。

好的性格使人擁有好的人際關係,好的人際關係為成功鋪路,高效有計劃的學習為成功奠定基礎,而不忘初心則是一個寒門子弟在改變命運之路最重要的品質。


在三年前有一個資深的銀行HR,他退休之後寫了一篇文章《寒門再難出貴子》,裡面主要講述了為什麼現在這個社會農村的孩子很難出人頭地,是社會的原因,還是農村人沒有能力去出人頭地。這篇文章出來之後引起了廣泛的討論,有的人說這很現實,而有的人這說太過消極了。我們農村的孩子估計有幾個異常出名的,比如劉強東和俞敏洪。他們都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小時候家境貧寒,父母也並不能給予他什麼。唯一能做的就是養育他們儘可能多的給他們以教育,教給他們一些做人的方式和準則。

北大才女劉媛媛曾經在《我是演說家》的舞台上演講,她在開場前做了一個調查,問到有誰認為自己可以依靠父母不用拼搏的,結果好多人都認為只有自己努力才可以為自己贏得更好的人生。也就是說好多人都是寒門子弟。英國廣播電視台做了一個錄製《人生七年》,他們調查跟蹤拍攝200個孩子七年,影片的最後發現,窮人的孩子依然是窮人,富人的孩子依然是窮人。但是有一個叫蒂姆的孩子成為了大學教授,可見命運的手掌里是有漏網之魚的。

在八九十年代,我們農村的孩子相信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現在不行了,一套房子的價可能是你一輩子的工資甚至兩輩子也付不起的。所以爆發了大量的讀書無用論。

寒門子弟應該首先明白的是什麼才叫改變命運,難道一定走出農村,在城市裡面有房有車嗎?我覺得從社會上來講,一個人為社會做出多少貢獻是衡量其成功的標準,而不是自己錢的多少。從個人來看,應該是是否遵從了自己的本心並且為之而奮鬥。

我們現在把改變命運的希望大多寄托在高考上,我想說高考是可以改變命運,但沒有事情是絕對的。高考的政策制定,命題方向都是由城市人制定的,當然對城裡的孩子較為有利。同時從另外一方面來看,農村孩子去高考僅僅憑的是自己一代人的努力,而城市孩子可能是兩代人或者三代。為什麼這樣說呢?農村孩子的父母都外出打工去了,很少有能夠留在孩子身邊的,他們大多都是留守兒童,他們一旦染上壞的習慣,僅僅靠老師監督很難改正的。他們與城市孩子差距在多種因素下就會拉的越來越大。

從上面來看,大家也許會感覺到我對寒門出貴子有些消極。我是想告訴大家,我們已經與城市孩子有了很大的差距,要想趕超是很困難的但絕對是有可能的,如果沒有足夠的努力,你連跟他們走在同一起跑線的資格也沒有。我給出三點建議,第一不斷改變自己,第二看書不要斷斷續續,一直堅持。第三敢為天下先,挑戰不可能。

你會發現以上三點做到了,你的性格和談吐一切都會隨之改變,那麼寒門出貴子一定有可能。


從你的描述來看,你的武功練得太雜了。思想,觀念,習慣,知識,意志,人際,還要進行魔鬼式訓練。給人的感覺有點象搞傳銷,希望自己能通過努力,迅速變得成功。我個人感覺你很焦慮,希望成功,但找不到途徑。這裡送你幾個我個人的觀點。

  • 人若要成功,沒目標一定不行。這句話我們聽爛了,但有幾個人願意多問幾個為什麼嗎?

雞湯灌多了,讓我們很難定位自己,先問自己

a) 你認為的成功怎麼定義?怎麼用具體數據來定義?

  • 繼續問為什麼?用名來定義成功,還是用利來定義成功?

  • 繼續問為什麼?用利來定義,那麼月入萬元算成功?還是月入3萬算成功,還是月入10萬算成功?用名來定義,那麼象大V那樣算成功,還是象羅胖那樣算成功,還是象郭德綱那樣才算成功?

b) 如果你的目標無法用具體數據表達,說明你的目標過於宏大,需要分解,怎麼分解?

c) 達到你認為的每個小目標各需要幾個步驟?

d) 你願意花多少時間去踐行你的願望?1年,10年,一輩子?

e) 你的能力如何量化?

f) 你的意志力如何量化?

2. 自律是通向自由的必經之路。這句話我們也聽爛了,但也還是少人多問幾個為什麼。

a) 自律是2個中文字,你知道什麼樣的具體行為才是自律嗎?

b) 自律與習慣在定義上有什麼區別嗎?哪些行為叫習慣,哪些行為叫自律

c) 為什麼有些人非常自律,但他們也沒成功,自律需要量變到什麼程度才能讓自律產生質變,從而在可觀察角度衡量自律的效果?

3. 知行合一,我們也知道。還是沒人問為什麼。

名言是這樣說的:知道很多大道理,卻做不到,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因為你書讀得太多,行動得太少。

但是這也是前半句。很多人不知道的後半句是:所有你做不到的事情,不是因為你知道得太多,而是因為你知道的不夠多。

因為你沒能從思維模式、個人能力、適用情境等各個方面真正深入透徹地理解一件事情。你沒有理解到極致的事情,怎麼可能做得到呢?這也是王陽明先生所說:「知到極處便是行,行到極處便是知」。

每個人都說「知道那麼多大道理,卻仍然過不好一生」,反過來想想,也許正是因為我們知道的大道理既不夠多、也不夠深,才讓我們無法在思想中融會貫通,形成一套自己的思維習慣和行為習慣,從而在自相矛盾的道理中無法前行。

舉例說明:你知道自己應該早起,需要早起。然後你訂了一個5點起床的計劃,無法執行。於是你很難過。一個透徹地知道早起的人,應該深入細緻地了解自己的睡眠習慣,了解自己的常態睡眠方式,然後深刻地了解自己怎麼樣一步一步地把起床時間慢慢向前撥,更重要的是配合分析自己24小時中的精力狀況,飲食、運動和情緒狀況,才能找到真正適合自己又能保證精力充沛的5點起床方案。想一想,這中間需要投入多少知識,和多少努力,才能做到?

每當我們責怪自己執行力不佳的時候,我們其實就掉入了「用蠻幹代替策略」的思維模式。大多數相對複雜的事情,都得靠順著每個人不同的個性及能力的策略來,而不是一蹴而就地蠻幹就能成功的。任何需要比較複雜的認知系統的事情,都不是光靠執行力實現的。當你覺得自己執行力不足的時候,一定要反過來思考——明白道理只是第一步,後面兩步叫作:認識客觀規律、優化執行方式。在「知道」這件事情上,別偷懶。


謝謝邀請:寒門想改變命運不是不可以,但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可能比較漫長,甚至要幾代人的不懈猛力才可以實現。本人倒是不建議可著一代人造,不然他們所承擔的壓力太大,甚至會起到拔苗助長、適得其反的效果,這樣就得不償失了。

倒是可以嘗試遵循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如果家庭條件允許,可以連續幾代人都從小做起,比如從上幼兒園開始到高中,都讓他們進所在地最好的幼兒園、學校學習,最好是全托的那種,這樣累積兩代人也許可以沉澱一些改變命運的底蘊,也可以創造一些以後改變命運的機會!

個人觀點僅供交流!


讀書,或者說上學。我們生活在一個打大好的時代,這個時代雖然有不足與不公,但是他給我們提供了很多改變命運的機會,在這樣的時代裡面如果你給自己定一個合適的方向,然後認認真真、腳踏實地朝著方向努力,終究會取得一定的成績。寒門子弟要想改變命運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上學讀書,朝著這個方向認認真真、踏踏實實,高考上個好一點的本科,畢業後踏踏實實做事,終究會改變自己的命運。不知你眼中的「改變命運」,我是否可以理解為成功,個人覺得成功標準不好定義,也不好衡量什麼可以稱之為成功。如果只是單純改變命運,與以前相比,自己過得更好了,我覺得就是踏踏實實,全力以赴朝著自己擬定的方向努力。當下特別是在農村流行讀書無用論,這種言論簡直就是胡說八道。本人就是通過讀書改變命運的例證。本人才一歲時父親以為過世,兩歲時母親改嫁,奶奶把我養大。我奶奶是個思想比較特別的人,當時我母親要把我帶走,她死活不同意。90年代,家裡窮,叔叔、伯伯都不同意奶奶送我讀書,但是她堅決要送我上學,甚至要求叔叔、伯伯在我沒有學費時,還要出錢,當然最後也只有個別叔叔出錢。在我讀小學六年級時,我奶奶就被我幺叔接到他家給他帶小孩了,我一個人在一邊生活,六年級上學的一年裡,生活很苦啊!我一邊上學一邊還一邊還要養雞,養羊,當然我奶奶走時家裡留了不少稻穀、玉米,雞、羊都有,還要我不要把它們搞丟了。早上起床之後把雞放出去,讓後去上學。中午回家之後,先自己做飯吃,吃完飯再把羊放到山去,再去上學。下午放學了,首先上山把羊找回家,再做飯吃,然後餵雞,把雞關好,再做飯吃,然後做作業。賣雞以後,用錢買衣服、筆墨紙硯,及籌集學費。日復一日的過,當時我對自己的人生思考了很多,自己得出一條結論,就是要想改變命運就得努力讀書。我要努力學習把成績搞好,同時一定要改變自己的脾氣,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不能對著我叔叔、伯伯,特別是嬸嬸、伯娘發脾氣,甚至還要討好嬸嬸、伯娘。要讓他們覺得送我上學,是有前途,是值得的。我堅持這種想法,很努力的讀書,因為自己努力,初中三年,成績一直是全校前三名,高中成績不怎麼樣,大學裡面年年拿獎學金。正是因為自己努力,成績一直都還不錯,所以有三位叔叔都在我很困難時給了我不少幫助。畢業之後也應叔叔伯伯的想法考了小縣城的公務員,如今已經工作了五年了,現在調到了市委辦公室工作,在他們眼裡我就是他們的驕傲,當然如今公務員也已經沒什麼了不起。當是他們也很高興,覺得我能有如今的工作,完完全全是我自己能吃苦換來的,我覺得也對。過去的苦與累,都埋在了回憶中。寒門子弟,改變命運的直接途徑就是上學讀書。


寒門,與之相對的是另一個詞-豪門(貴族也可以)。寒門先不做解釋,單純拿豪門來說,僅僅有錢就是豪門么?不盡然吧,如果有錢就是豪門,那麼就不會有暴發戶,土大款,土豪這些詞了。我相信大家都能明白豪門和這些詞的區別。那麼再回到寒門來,僅僅窮就是寒門么?不可否認,一定程度上是因為窮,但是,更多的是因為窮而導致的其他一些因素才決定你是寒門,比如心胸狹隘,小家子氣,斤斤計較,做事縮手縮腳,考慮問題不周全,易衝動等等,如果現在給你不少的錢,讓你脫離貧困,這些性格上的缺點能改進?肯定不能吧。所以,寒門、豪門,這都是幾代人積累的結果。如果想跳出寒門,至少要三代人才可以。我出生在農民家庭,我現在在985大學讀碩士,但是,我畢業後就能成為城裡人么?不,只能是我的下一代甚至下下代才有可能完全成為城裡人(這裡不是對城裡和農村區別看待,只是舉一個例子)


寒門,是一個標籤,藏在背後的,是一套「寒門」的思維及行事方式。

性格改變困難,因為自身的思考方式與性格密切相關,而已經穩定的價值觀(也就是思考方式)難以被改變,如果要改變,勢必要否定掉一些自己曾經深信不疑的思考方向,這不僅需要智慧,而且需要勇氣和心理能量。

此外,改變不是口頭上說說那麼簡單,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麼困難。改變是從生活的方方面面著手的,也就是說,哪怕是一次全新的嘗試,也可以在某個方面上引發我們認識的改變、行為的改變,進而牽動其他方面的轉變,實現「命運」的改變。

所以,最為簡單的方法,就是去嘗試你自己曾經因為內心的某種原因沒有去做的事(前提是合法合乎道德),這樣便可以從挑戰自己原有的「寒門」思想的一些邊角料著手,通過蝴蝶效應慢慢發生質的改變。

道理很簡單,但你要衝破自己,才可能去行動,嘗試新的途徑,所以,還是會有些挑戰的。最後,送你一句話,沒有試過就因為自己的各種設想而放棄某事,這會讓自己失去很多。祝你成功~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